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建成

作品数:91 被引量:69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天文地球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9篇遥感
  • 27篇土壤
  • 25篇反演
  • 24篇被动微波
  • 23篇水分
  • 23篇土壤水
  • 23篇土壤水分
  • 20篇AMSR-E
  • 19篇微波遥感
  • 12篇地表
  • 9篇辐射计
  • 9篇被动微波遥感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7篇雷达
  • 7篇MODIS
  • 6篇地表温度
  • 6篇微波
  • 6篇反演算法
  • 6篇L波段

机构

  • 70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遥...
  • 7篇国家卫星气象...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加利福尼亚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1篇施建成
  • 22篇蒋玲梅
  • 9篇张立新
  • 9篇杜今阳
  • 9篇王永前
  • 7篇毛克彪
  • 6篇邱玉宝
  • 6篇杨虎
  • 5篇覃志豪
  • 5篇郭英
  • 4篇柴琳娜
  • 4篇李震
  • 4篇冯文兰
  • 4篇王安琪
  • 4篇刘伟
  • 4篇刘柳松
  • 3篇柳钦火
  • 3篇郭华东
  • 3篇孙瑞静
  • 3篇刘志红

传媒

  • 13篇遥感学报
  • 7篇中国科学:地...
  • 5篇遥感技术与应...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国土资源遥感
  • 4篇遥感信息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2008海峡...
  • 2篇第五届海峡两...
  • 2篇第二届微波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9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微波辐射计AMSR-E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水汽反演被引量:10
2015年
发展了微波遥感水汽反演算法,对于裸露地表,通过极化差比值形式消除地表信息对大气水汽反演的干扰;针对非裸露地表,首先反演了地表发射率并对不同波段地表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建立了非裸露地表上空大气水汽的反演算法。本文算法的反演结果与GPS探测结果的对比显示均方根误差为7.4mm,与MODIS大气水汽产品空间分布特征的对比也显示了两者较高的区域一致性。最后对京津冀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的水汽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分析。
王永前施建成刘志红冯文兰
关键词:AMSR-E大气水汽
多源卫星大气CO_2产品内在一致性
2014年
O2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有多颗卫星用于大气CO2浓度的反演(包括AIRS,GOSAT,SCIAMACHY,IASI及将于2014年7月发射的OCO-2),然而其都工作在光学波段(〈16μm),受云影响较大.对任何单一传感器而言受本身观测方式、云等影响,能获得的有效CO2数量非常有限,从而大大限制了全球碳源、碳汇以及碳同化等相关研究.
王天星施建成荆莹莹谢彦辉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卫星一致性全球变暖问题传感器
L波段多角度裸露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土壤水分是气象预报、农情监测以及水文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获取土壤水分。欧空局(ESA)计划于2009年发射卫星SMOS(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全球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和海洋盐度变化。根据SMOS的设置情况,寻找精度较高的半经验模型以便为进一步的土壤水分反演提供简化模型。对于裸露地表,地表粗糙度、土壤介电常数等因素影响最终的微波发射率。运用Dobson半经验介电常数模型计算土壤的介电常数,将计算结果输入高级积分方程模型(AIEM)。通过AIEM模拟的数据库,利用回归关系建立了一个精度相对较高的L波段多角度半经验模型。
吴学睿施建成王芳
关键词:L波段
改进AMSR-E雪水当量算法研究(英文)
2007年
为了发展雪水当量物理反演算法,本文对不同散射阶模型——零阶、一阶、多次散射模型进行敏感性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必须在前向理论模型和反演模型中考虑多次散射作用。本文采用的多次散射积雪辐射理论模型——双矩阵法(Matrix Doubling)求解辐射传输方程,用致密介质理论模型(DMRT)模拟积雪发射和消光特性,用AIEM模型模拟地表辐射及作为辐射传输方程的边界条件。由于该多次散射积雪辐射理论模型的复杂性,拟发展出简单且高精度的积雪辐射参数化模型,以发展雪水当量物理反演算法。因此,在包括多次散射的积雪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针对AMSR-E传感器参数设置的积雪辐射模拟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各种可能的自然积雪和地表特性参数。从而在模拟数据库基础上,本文发展了针对AMSR-E的积雪参数化模型。
蒋玲梅施建成张立新
关键词:被动微波遥感参数化
一种便携式地表粗糙度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表粗糙度测量仪,其包括:水平旋转驱动器,与水平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并可以其为中心做水平旋转的径向移动臂;径向移动臂上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测距装置,用于测量其与其铅垂方...
柳钦火肖青施建成杨习荣孙刚闻建光黄华兵
文献传递
基于AMSR-E的微波波段地表发射率反演——以青藏高原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特征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地表发射率对地表参数和大气参数的准确反演也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发展了青藏高原微波波段地表发射率的反演算法.首先通过辐射传输方程对地表发射率的反演算法进行了推导,并利用被动微波一维大气辐射模拟器的模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了较高的精度.接着结合微波辐射计AMSR-E的亮温数据和MODIS提供的大气廓线数据,利用本文发展的算法反演了青藏高原微波波段的地表发射率.最后,分析了青藏高原地表发射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空间特征上分析,反演结果的空间分布符合青藏高原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植被湖泊等可以在反演结果中很明显的显现;从时间特征上分析,在一个月的时间尺度上,发射率随时间变化并不明显,每天的变化值在0.01之内.另外通过对青藏高原裸露地表发射率的时间序列研究发现,地表发射率对降雨有非常敏感的响应.反演结果的合理性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可行性,可以利用该算法反演青藏高原的地表发射率并建立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发射率数据库,为青藏高原其他地球系统参数的遥感反演提供基础,为青藏高原的相关地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王永前施建成刘志红彭映杰刘文娟
关键词:青藏高原AMSR-EMODIS
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被引量:8
2016年
地球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冰雪圈、固体地球)尤其是人类活动等任何组成成份的变化,都会引起地球系统的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科学挑战之一是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复杂变化的地球系统,认识地球系统如何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认识地球系统未来变化趋势及如何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卫星独特的全球覆盖和日尺度的观测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所能探测到的多时空尺度上的物理动力过程,在全球范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挑战具有重要作用,揭开了地球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新纪元。以地球系统的视野,抓住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循环过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学循环),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长期稳定、准确性较高的卫星观测数据,以水循环为例,卫星遥感具备获取全球范围水循环关键参数能力,但是系统性综合观测能力不足,整体精确性受到综合化的可靠空间数据集的限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发展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sion),并寄希望以此为核心传感器发起全球分布式水循环观测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水循环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与领先能力。
施建成雷永荟
关键词:地球系统卫星观测
基于机载极化雷达技术的农作物覆盖区土壤水分估算被引量:12
2005年
从研究区辅助数据中获得植被覆盖区域农作物含水量,并对“水云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修改,从总的极化雷达后向散射中去除了植被影响;再应用简化的裸露地表模型和多极化数据特征消除了地表粗糙度的影响,从而能够通过多极化雷达数据得到地表土壤水分。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表明农作物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的估算算法还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反演精度,并探讨了应用极化雷达技术估算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的方法。
刘伟施建成余琴
关键词:多极化雷达土壤水分
利用遥感数据分析青藏高原水热条件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遥感数据,以异于传统的点分析方法分析水热条件对植被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年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轴上,叶面积指数和温度、土壤水分、降雨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叶面积指数和三者的相关性在大部分区域是呈良好的正相关,在部分区域呈现了弱相关和负相关,且分析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王永前施建成蒋玲梅杜今阳孙瑞静田帮森
关键词:青藏高原叶面积指数水热条件
极化分解技术在估算植被覆盖地区土壤水分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5年
地表植被覆盖是影响雷达遥感估算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将极化分解技术与植被覆盖地区的一阶散射模型结合估算土壤水分变化的方法。雷达数据经极化目标分解技术分解后得到的双次散射项和一阶植被散射模型的植被-地表的双次散射项一一对应,再利用多时相雷达数据消除植被层后向散射的影响,从而估算出地表土壤水分变化量。最后应用全极化机载雷达数据(AirSAR)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估算植被覆盖地表的土壤水分变化。
刘伟施建成王建明
关键词:土壤水分植被覆盖雷达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