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卫星

作品数:311 被引量:1,133H指数:1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82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208篇建筑科学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电气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8篇阻尼
  • 78篇阻尼器
  • 67篇隔震
  • 66篇振动
  • 57篇地震
  • 52篇调谐质量阻尼...
  • 52篇质量阻尼器
  • 40篇支座
  • 39篇抗震
  • 38篇建筑
  • 37篇振动台
  • 34篇减振
  • 27篇TMD
  • 24篇电涡流
  • 23篇振动台试验
  • 22篇地震反应
  • 22篇台试
  • 22篇减震
  • 19篇基础隔震
  • 17篇隔震装置

机构

  • 308篇同济大学
  • 23篇深圳市三奇科...
  • 1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电力学院
  • 7篇上海大学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华东建筑设计...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西北电力设计...
  • 3篇上海彭浦橡胶...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上海市房地产...
  • 2篇上海现代建筑...
  • 2篇华通开关厂

作者

  • 309篇施卫星
  • 30篇吕西林
  • 19篇李晓玮
  • 17篇周颖
  • 15篇汪洋
  • 15篇刘成清
  • 14篇鲁正
  • 14篇张全伍
  • 13篇曹加良
  • 11篇刘念
  • 10篇何斌
  • 10篇谢志行
  • 8篇盛涛
  • 8篇孙黄胜
  • 7篇王洪涛
  • 7篇翁大根
  • 7篇卢文胜
  • 7篇丁美
  • 6篇杨悦
  • 6篇李正升

传媒

  • 46篇结构工程师
  • 1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1篇工程力学
  • 8篇建筑结构学报
  • 8篇建筑结构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佳木斯大学学...
  • 6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工程抗震与加...
  • 4篇振动.测试与...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工业建筑
  • 3篇山西建筑
  • 3篇第七届全国防...
  • 3篇第八届全国结...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工程抗震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2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21篇2020
  • 15篇2019
  • 18篇2018
  • 34篇2017
  • 10篇2016
  • 21篇2015
  • 8篇2014
  • 21篇2013
  • 16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适应多重TMD在大跨楼板结构减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ultiple tuned mass damper,简称MTMD)常被用于大跨楼板结构的竖向振动舒适度控制中。为改善目前工程中使用的MTMD对频率调谐敏感和难以调频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aptive-passive MTMD,简称AP-MTMD)减振系统。该系统中的每个自适应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均具有可变质量的构造,以及由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和驱动装置组成的伺服控制系统。环境激励下,控制电路板采集置于主结构上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ation,简称WT)的频率识别方法识别得主结构的主导自振频率,然后自发地启动驱动装置改变TMD的质量以调谐自身频率至所识别得到的主结构频率。以某大跨楼板结构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现场实测修正有限元模型;其次,根据修正前的结构模型设计了一套自适应多重TMD系统,验证了其频率自适应调节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施加若干种人行荷载,对比了启动调节前后的MTMD系统对修正后模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自适应多重TMD能够自发地调谐自身频率,提高对楼板结构人致振动的减振效果。
王梁坤施卫星张全伍周颖
关键词:楼板结构
球型-铅芯阻尼钢支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型-铅芯阻尼钢支座,其特征在球型支座下方设置一底平面聚四氟乙烯板,核心区连接,不锈钢滑板和底板焊接,不锈钢滑板介于底平面聚四氟乙烯板和底板之间相互滑动,使钢支座产生水平位移。在钢支座两侧设置了铅芯阻尼...
施卫星吴德兴何斌赵君黎邢月英
文献传递
联合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简要概述了联合结构实际应用的意义,对联合结构减震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作了综合论述,并提出多结构联合减震体系领域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刘绍峰施卫星
关键词:减震控制
型钢框式托换法在砖混房屋改造中的优点及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既有砖混房屋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常常进行扩大空间改造,导致原结构荷载传递路线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加固改造设计。砖混房屋大空间改造设计往往采用托换法重新设计结构受力方案;面对诸多改造方案,如:双梁托换法、单梁托换法、型钢框式托换法,本文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阐述了型钢框式托换法在砖混房屋改造中的优越性。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型钢框式托换法应用在砖混房屋大空间改造中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点明了托梁换墙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指出了型钢框式托换法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相对简单、工期快捷等优点。可见,型钢框式托换法在加固改造领域中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为类似改造加固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或加固施工方法上提供参考。
刘成清曾欣赵世春施卫星
关键词:承重墙型钢框架托换
一种缓冲隔震系统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隔震系统及安装方法,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隔震系统使用橡胶等特殊材料无法实现同时具有良好的竖向隔震效果和横向隔震效果的问题。缓冲隔震系统包括竖向隔震单元、横向隔震单元和缓冲装置;横向隔震单元将隔...
施卫星朱辉施志国拜立岗朱培瑜温丹
文献传递
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按照相似原理制作了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的缩尺模型,并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能够有效阻隔地震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滞回环饱满、等效阻尼比大,具有良好的隔震及减震耗能能力。
施卫星刘凯雁王立志
关键词: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缩尺模型
主容器电感式钠液位计抗震性能研究
2023年
主容器内部各仪表设备等在地震作用下仍能保持正常使用功能的能力至关重要。对位于反应堆主容器内部的钠液位计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设计了满足刚度需求的框架,使得液位计边界处输入的反应谱满足设计需求。分别输入白噪声激励、5次运行基准荷载(SL1)和1次安全停堆地震(SL2)三向正交激励。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整体系统的水平自振频率为6 Hz,竖向频率为28.25 Hz,试验支架模型设计满足要求。液位计边界处加速度需求反应谱满足设计需求,同时功能监测仪表显示该液位计可在试验全过程中正常工作,液位计无损伤。
张全伍施卫星张涵修晟
关键词:液位计振动台试验
多向地面运动作用时铅芯橡胶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本文对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 ,分别对模型结构输入了单向、双向、三向地震动 ,对三种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模型的结构地震反应做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时主轴方向结构地震反应比单向输入时小 ,而三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主轴方向地震反应较单向输入时有明显增加 ,竖向与水平地面运动的相关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不能忽视。
朱玉华吕西林施卫星池永雅良冯德民三山刚史
关键词:铅芯橡胶支座模型试验地震反应隔震
基于COMSOL的板式电涡流阻尼器数值模拟分析
2023年
电涡流阻尼器具有无需与结构接触、无磨损的特点,不存在如黏滞阻尼器容易出现漏液等问题。为了研究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首先对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理论进行简述;然后基于电涡流阻尼系数测定试验,对采用COMSOL进行电涡流阻尼模拟方法和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最后采用COMSOL和验证后的模拟方法对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的导磁间隙、导体板厚度、导体板背铁厚度、磁铁背铁厚度等进行参数分析。验证板式电涡流阻尼基本符合黏滞阻尼理论的假定,也证明采用COMSOL进行阻尼系数模拟的结果是可信的;分析发现导磁间隙和导体板厚度均对阻尼系数影响较大,而导体板和磁铁背铁的厚度对阻尼几乎没有影响。
拜立岗施志国施卫星韩建平张啟乐
关键词:数值模拟试验验证
一种三维隔震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隔震系统,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隔震系统使用橡胶等特殊材料无法实现同时具有良好的竖向隔震效果和横向隔震效果的问题。三维隔震系统包括横向隔震单元和竖向隔震单元,竖向隔震单元位于横向隔震单元的下方,...
施卫星朱辉施志国朱培瑜拜立岗刘婷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