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庭池

作品数:124 被引量:530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31篇虫草
  • 19篇培养基
  • 17篇蛹虫草
  • 14篇发酵
  • 12篇液体发酵
  • 12篇内生真菌
  • 11篇虫草素
  • 10篇栽培
  • 10篇真菌
  • 8篇生产种
  • 8篇活性
  • 8篇艾片
  • 6篇食用
  • 6篇食用菌
  • 6篇食用菌技术
  • 6篇菌丝
  • 6篇菌株
  • 5篇抑菌
  • 5篇植物
  • 5篇拟青霉

机构

  • 123篇贵州大学
  • 10篇教育部
  • 10篇淮北师范大学
  • 10篇贵州师范学院
  • 10篇贵州省生化工...
  • 8篇贵州省农业生...
  • 6篇贵州科学院
  • 3篇贵阳学院
  • 3篇海南大学
  • 3篇贵州省烟草科...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凯里学院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淮北市天一中...
  • 2篇贵州省烟草公...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24篇文庭池
  • 83篇康冀川
  • 58篇雷帮星
  • 27篇何劲
  • 20篇钱一鑫
  • 12篇孟泽彬
  • 10篇查岭生
  • 9篇何珺
  • 8篇李光荣
  • 7篇康超
  • 6篇梁宗琦
  • 6篇吴兴亮
  • 4篇曾茜
  • 4篇陈旭
  • 3篇李世楠
  • 3篇邓春英
  • 3篇李波
  • 3篇曾祥羽
  • 3篇魏成熙
  • 3篇徐彦军

传媒

  • 12篇菌物学报
  • 9篇贵州科学
  • 7篇山地农业生物...
  • 6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Entomo...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菌物研究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食用菌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2012年中...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前体促进蛹虫草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虫草菌素的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研究了不同前体及营养物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产菌丝体和虫草菌素的影响,并优化了其添加条件。结果表明添加前体及营养物能大幅提高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及其中虫草菌素的含量,通过对9种供试前体及营养物进行筛选,确定能有效提高菌丝体及其中虫草菌素含量的物质是腺嘌呤、甘氨酸、腺苷、L-谷氨酰胺4种。2种前体及营养物能够通过协同互补作用提高虫草菌素产量,腺苷的组合添加效果明显高于腺嘌呤组,特别是2g/L腺苷和16g/LL-谷氨酰胺组合添加胞内虫草菌素含量达到了25.92mg/g(是原来的282.97%),菌丝体产量也达到28.5g/L(是原来的157.89%)。
文庭池雷帮星康冀川李光荣何劲
关键词:蛹虫草液体发酵前体菌丝体
中国药用真菌(子囊菌)多样性及其化学成分Ⅱ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作者们积多年的野外调查,搜集了大量的菌物标本和素材后,予以研究鉴定、整理出子囊菌150种。其中2012年《贵州科学》30卷2期已报道了中国药用子囊菌61种。本文续报中国药用子囊菌89种,并对其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用状况进行了简述。
吴兴亮卯晓岚宋斌文庭池李泰辉图力古尔赵友兴曾念开黄圣卓马海霞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化学成分
银杏黄酮苷元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银杏黄酮苷元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分散体是采用银杏黄酮苷元为活性成分,按照1∶(0.2~15)∶(0~5)∶(0.2~15)的比例加入高分子载体材料、抗氧剂和抗粘剂,采用熔融法,或共沉淀法,或溶剂分散法,或溶剂熔融法...
康冀川钱一鑫徐琳琳何珺文庭池
文献传递
培养方式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产核苷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考察了蛹虫草CM3,08Y1菌株在通过光照振荡、光照静置、黑暗振荡、黑暗静置四种培养方式和添加前体物质(腺嘌呤1 g/L+甘氨酸16 g/L),发酵60 d后,发酵液内虫草素和腺嘌呤含量变化。结果表明:CM3菌株在静止培养及添加前体时虫草素的含量达2 541.06 mg/L,腺嘌呤利用率达99.79%;08Y1菌株在光照静止培养及添加前体时虫草素的含量达2 875.71 mg/L,腺嘌呤利用率达99.75%,这为蛹虫草高产虫草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说明不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其代谢产物的量具有明显的差异。
文庭池康超雷帮星康冀川
关键词:蛹虫草虫草素前体物质
马铃薯早疫病拮抗菌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d213。生长速率法,检测该三株菌单菌发酵、混菌发酵对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e41、D1与hd213单菌发酵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发酵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发酵液浓度为4%时,其抑菌率分别为68.59%、62.12%和73.87%;与单菌株发酵相比,该三株菌混菌发酵无增效作用。菌株he41、D1与hd213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大的生物防治潜力。
韩龙康冀川雷帮星文庭池钱一鑫
关键词:拮抗细菌发酵混菌发酵
银杏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测定银杏黄酮苷元中3种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和摇瓶法,分别测定银杏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溶液的浓度。结果 25℃时,3种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均较小,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均为最大值,三者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7.16,32.48和1.13μg.ml-1,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平衡溶解度受溶剂pH影响较大,而异鼠李素的平衡溶解度受溶剂pH影响较小;3种黄酮苷元在不同的pH溶剂中各自的Log P差别不大,pH对3种黄酮苷元的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显著,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均较大。结论银杏黄酮苷元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
钱一鑫康冀川文庭池何珺卿晓红
关键词:银杏黄酮苷元平衡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业废弃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从土壤和有机肥样品中分离出微生物菌株,经滤纸崩溃实验和透明圈实验得到了3株高效的农业废弃秸秆降解菌,分别为SA2、MA6和HA4.经鉴定,菌株SA2和MA6均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HA4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经拮抗实验可知,菌株SA2和HA4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对复合菌系(SA2+HA4)的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SA2+HA4在pH=6、温度30℃、接种量3%的条件下培养3d产酶最优,产酶能力明显高于单一菌株,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分别达到了193.5、25.3和55.7U·mL-1.
李波魏成熙文庭池石俊雄董玲玲郭萍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复合菌产酶特性
粉被虫草静置发酵产N^6-(2-羟乙基)腺苷培养基组分及前体物的筛选被引量:7
2014年
在静置培养条件下,对粉被虫草cp菌株产N6‐(2‐羟乙基)腺苷(简称HEA)的培养基及其组分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以HPLC法对cp菌丝体中HEA进行检测,以HEA的产量为指标,结果表明查氏培养基有利于cp菌株产HEA,其产量是沙氏和PD培养基的3.7倍和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进行碳、氮源的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的是蔗糖和硝酸钠;在无机盐的筛选中,K2HPO4是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的无机盐,其HEA产量较CK增长了5 822.37%(提高了58.2倍);在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和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的能力,其中腺苷和次黄嘌呤能提高其产量60%以上;而组氨酸是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的氨基酸,产量达到(45.56±2.8)mg/L,较CK提高HEA产量251.68%,其次是L‐谷氨酸增产184.19%。
雷帮星曾祥羽李世楠康冀川何劲文庭池
关键词:前体物
四株虫生真菌的鉴定及其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明确4株虫生真菌在小菜蛾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其室内毒力,并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菌株GZU-BCECWC113对小菜蛾的毒力最强,在1.6×108孢子/mL浓度下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89.47%;半致死时间LT50值最小,为3.33天;感染8天时的LC50值最小,为0.45×105孢子/mL。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序列分析结果明确4株菌的分类地位,即GZU-BCECWC113为环链拟青霉Paecilomyces catenianulatus,GZU-BCECWQ16为玫烟色拟青霉P.fumosorosenus,GZU-BCECW122为蝉拟青霉P.cicadae,GZU-BCEC-WKKS2为细脚拟青霉P.tenuipes。
何劲康冀川雷帮星刘心怡文庭池
关键词:小菜蛾拟青霉毒力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7种野生红菇的形态与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野生红菇真菌资源状况,从保护区采集到7种野生红菇,基于其形态特征结合IT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的红菇属的同类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将其鉴定为厌味红菇Russula nauseosa、美红菇Russula puellaris、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菱红菇Russula vesca、以及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Russula faustiana、粉柄红菇Russula farinipes。
谯利军文庭池康冀川康超吴兴亮
关键词:野生红菇分子鉴定ITSRDNA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