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操海群

作品数:268 被引量:1,217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81篇专利
  • 4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理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2篇农药
  • 29篇色谱
  • 29篇相色谱
  • 22篇降解
  • 21篇杀虫
  • 21篇农药残留
  • 19篇活性
  • 18篇病原
  • 16篇杀菌剂
  • 16篇气相
  • 16篇气相色谱
  • 14篇土壤
  • 14篇菊酯
  • 13篇光化学
  • 12篇植物病原
  • 12篇内生真菌
  • 12篇光化学降解
  • 11篇植物源
  • 10篇苹果
  • 10篇害虫

机构

  • 257篇安徽农业大学
  • 47篇国际竹藤网络...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国际竹藤中心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莱阳农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安徽出入境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化工研...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蚌埠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67篇操海群
  • 142篇花日茂
  • 108篇汤锋
  • 84篇吴祥为
  • 79篇岳永德
  • 70篇李学德
  • 46篇唐俊
  • 46篇廖敏
  • 37篇施艳红
  • 20篇蒋兴川
  • 20篇高全
  • 13篇柏钰
  • 12篇吕献海
  • 12篇姚曦
  • 11篇王进
  • 10篇余林生
  • 10篇褚明杰
  • 8篇潘月敏
  • 8篇高倩
  • 8篇周丽君

传媒

  • 40篇安徽农业大学...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食品科学
  • 6篇农药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植物保护
  • 5篇农药学学报
  • 4篇食品安全的理...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2005安徽...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2篇2022
  • 18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20篇2017
  • 12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24篇2010
  • 17篇2009
  • 18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22篇2005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农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其组成被引量:5
2011年
以安徽省寿县等19个地区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分析了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DDE、pp'-DDD、α-硫丹和百菌清等8种有机氯农药(OCPs)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9个取样点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总含量范围为ND~23.75μg.kg-1,其中PP'-DDD、γ-HCH为主要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83和13.49μg.kg-1.与199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六六六平均值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国内外土壤相比,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六六六(HCHs)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OCPs、HCHs和pp'-DDD平均浓度分别为48.58、28.64和13.83μg.kg-1,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土壤质量标准(<50μg.kg-1),污染较轻.
王兴琴花日茂潘锦勇高倩李学德操海群吴祥为唐俊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
EFFECTS OF TRIAZINE HERBICIDES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ACETOCHLOR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acetochlor in water and on glass slide surface using triazine herbicides(atrazine,sime...
花日茂汤锋李学德李湘琼操海群吴祥为
文献传递
杀菌剂氯苯嘧啶醇的环境转归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杀菌剂氯苯嘧啶醇的环境转归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动物、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降解动态,并对其环境转归机理进行了总结。氯苯嘧啶醇在环境中化学降解主要以光化学降解为主,而水解和微生物降解较困难。
王丹军岳永德汤锋花日茂操海群
合肥市售中药材中重金属残留状况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解合肥市药店出售的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残留污染情况,测定了合肥市售的21种中药材中重金属镉(Cd)、铜(Cu)、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别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Cd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动物类Cd的含量均值是植物类的3倍多,植物类Cd的含量均值是矿物类的4倍多;Cu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动物类>矿物类>植物类,动物类Cu的含量均值是矿物类的4倍,矿物类与植物类中药材中Cu的含量比较接近;Pb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矿物类>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Pb的含量是植物类的近3倍,而植物类Pb的含量又是动物类的2倍多;同一类别不同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也很大。污染评价表明,在所检测的中药材中Cd的超标率最高,达到25.4%,Pb的超标率最低,为7.9%。
李学德陈盈花日茂汤锋操海群吴祥为唐俊
关键词:中药材重金属污染评价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土壤中高效氟吡甲禾灵
建立了高效氟吡甲禾灵在大豆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混合溶液提取,经苯液液萃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空白大豆植株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05~82.25%,变异系数为2.15~3.94%...
吴祥为操海群李学德唐俊花日茂张海云刘军
关键词:高效氟吡甲禾灵残留量大豆植株土壤环境
文献传递
甘蔗和玉米挥发物差异及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植物挥发物在昆虫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套作玉米Zea mays系统中植物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将为利用化学生态手段防治亚洲玉米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甘蔗分蘖期、玉米拔节期的叶片挥发物,并利用行为实验测定了20种化合物(5×10^(﹣3)、5×10^(﹣4)、5×10^(﹣5)、5×10^(﹣6) g/m L)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甘蔗和玉米的叶片挥发物成分存在差异,甘蔗分蘖期、玉米拔节期叶片中依次分离出49种、52种化合物,其中在甘蔗和玉米叶片中均存在的化合物有43种,甘蔗特有化合物有6种,而玉米特有化合物有9种。甘蔗和玉米的挥发物种类主要包括绿叶气味、萜类和脂肪族化合物(醛类、酮类、酸类、醇类、酯类、酰胺类和烃类),且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在甘蔗和玉米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均以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顺-罗勒烯、癸酸、二十七烷、二十九烷对初孵幼虫取食表现引诱活性,壬醛、壬酸、十四烷酸异丙酯、十六烷酸甲酯、二十四烷、二十八烷对初孵幼虫取食行为具有驱避作用。【结论】甘蔗和玉米的叶片挥发物成分存在差异,差异的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的取食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蒋兴川董文霞董文霞肖春陈斌严乃胜操海群
关键词:甘蔗玉米亚洲玉米螟植物挥发物取食行为
蔬果中残留农药的生物可给性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运用体外模拟方法从生物可给性方面评估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膳食摄入是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为主要的暴露途径,研究蔬果中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对其膳食暴露的作用规律是当前农药残留健康风险分析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重点综述了基于农药残留分析测定生物可给性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介绍了不同营养成分强化下蔬果中农药残留的生物可给性,着重总结了饮食习惯对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生物可给性评估蔬果中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并对其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施艳红刘玉莹肖金京丰荣鹏廖敏廖敏操海群
关键词:蔬果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
蔬菜、茶叶、中药材和水果中重要农药残留量检测新技术
花日茂岳永德汤峰吴坚操海群李学德汤婕张蓉梁睿吴祥为王进潘丹丹邓大鹏施艳红唐俊卞红正
该项目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常用农药为目标农药,研究建立了广泛萃取体系、高效薄层色谱、固相微萃取以及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并建立蔬菜、水果中唑螨酯、硫丹、氯苯嘧啶醇等四种农药残留分析国家标准方...
关键词:
关键词:国家标准方法
一种双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防治小菜蛾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通式:<Image file="DDA0000744467520000011.GIF" he="714"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
吕献海操海群任自立肖金京褚明杰
文献传递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10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多菌灵等10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乙酸乙腈涡旋振荡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N-丙基乙二胺(N-propylethylenediamine,PSA)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样品经BEH-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喷雾正离子(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模式下,通过多反应监测(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RM)模式测定,以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4;100种农药及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7.6%~11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28.9%,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葡萄中10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准确测定。
苏漪玲吴延灿戚传勇操海群檀根甲董玉平师焕芝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葡萄农药残留代谢物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