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穿刺
  • 3篇穿刺
  • 2篇液相
  • 2篇硬膜外腔
  • 2篇外腔
  • 2篇麻醉
  • 1篇性状
  • 1篇硬膜外穿刺置...
  • 1篇硬膜外造影
  • 1篇置管
  • 1篇特异
  • 1篇图像
  • 1篇节段
  • 1篇穿刺技术
  • 1篇穿刺置管

机构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4篇石海霞
  • 4篇龚玉华
  • 4篇拉布旦白拉
  • 3篇陈冬梅
  • 3篇武丽芳
  • 2篇钟海燕
  • 2篇韩志强
  • 2篇李利彪
  • 1篇寿琼华
  • 1篇吴洁

传媒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压力波形联合回流液相指导各节段硬膜外定位的效果被引量:5
2010年
硬膜外穿刺技术是麻醉与镇痛的重要手段,而临床上硬膜外穿刺置管仍普遍采用盲探性操作方法,依靠主观经验评判。即使采用硬膜外穿刺置管定位的辅助方法如超声、硬膜外造影等,临床实用性也较差。本研究拟评价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压力波形联合回流液相指导各节段硬膜外定位的效果,为建立可靠、易行的辅助方法提供参考。
龚玉华吴洁石海霞钟海燕李利彪拉布旦白拉寿琼华
关键词:硬膜外穿刺置管节段液相硬膜外造影穿刺技术
硬膜外腔特异压力波形用于硬膜外穿刺及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特异性压力波形与传统针刺测试麻醉平面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探讨特异性压力波形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0例,ASAI-Ⅲ级,年龄、体重、性别不限。根据特异性压力波形辅助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试验组(T9-10,T组)和对照组(T9-10,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正中人路进针,常规盲探突破法(阻力消失)进入硬膜外腔,两组均予以气泡盐水无压缩证实进入硬膜外腔,置管成功后C组按常规注入试验量5ml局麻药,T组连接压力监测装置,观察记录压力图像判断麻醉效果,直接予以初量10ml-12ml局麻药(不注试验量)。C组采用针刺法确定麻醉效果及平面。记录两组穿刺结束至手术开始时间、阻滞效果、各类副作用。T组记录观察分次注药后压力波形变化。结果两组穿刺结束至手术开始时间比较,T组明显缩短(P〈0.05)。T组压力持续12mmHg-25mmHg(1mmHg=0.133kPa),且为正弦波形,麻醉效果满意;压力值≥30mmHg,且波形为直线,麻醉效果差。压力波形特异性与麻醉效果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在保留传统硬膜外腔穿刺优点的同时,特异性压力波形可预知硬膜外麻醉效果,在注入试验量前可明确硬膜外麻醉成功与否,提高了硬膜外麻醉精确性。
石海霞龚玉华武丽芳韩志强拉布旦白拉陈冬梅
关键词:硬膜外腔
压力波形法与阻力消失法在硬膜外穿刺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压力波形法与阻力消失法在硬膜外穿刺术中的成功率。方法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拟行硬膜外麻醉患者400例,随机均分为压力波形组(P组)和阻力消失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直入法进针。P组在连续压力监测下施行穿刺;C组采用常规阻力消失法施行硬膜外穿刺。记录两组硬膜外穿刺时间、置管完成时间、穿刺成功率等,并记录压力波形变化。结果两组硬膜外穿刺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100%vs.94%,P<0.01)。P组在针尖突破黄韧带时压力波形出现直线返折,继而出现正弦波形,确认针尖进入硬膜外腔。结论硬膜外穿刺中采用压力波形监测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且不延长操作时间。
龚玉华石海霞武丽芳韩志强拉布旦白拉陈冬梅
关键词:硬膜外穿刺
压力图像与回流性状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腔定位麻醉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压力图像与回流液相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麻醉定位与监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患者1200例,ASAⅠ~Ⅲ级,年龄、体重、性别不限。根据硬膜外穿刺节段分为6组(每组200例):颈组(C4-5/C6-7,C组),胸Ⅰ组(T3-4/T4-5,T1组),胸Ⅱ组(T8-9/T9-10,T2组),胸Ⅲ组(T10-11/T11-12,T3组),腰Ⅰ组(T12~L1/L1-2,L1组),腰Ⅱ组(L2-3/L3-4,L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人法进针,固定至脊上韧带后,退出针芯,穿刺针经三通与ICP传感器连接,进针的同时观察不同层次压力数值与图像变化,当图像显示直线返折,继而曲线波形出现且数值形成落差时,经三通注入3ml气泡盐水无压缩,即可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头向置管15cm,退针后留管3cm,固定导管平卧,导管末端连接装有盐水的玻璃注射器。全程根据压力动态图像显示导管在硬膜外腔,观察回流液性状(-清;+微红;++显红;+++深红;++++血性)5min,回流液性状为(+++)以下,给予试验量、维持量完成手术。观察记录麻醉全程回流液性状。记录到达黄韧带(T0)、硬膜外腔(T1)、注药动态平衡后(T2)的压力值。观察并记录分次注药后压力图像变化及阻滞效果,各类副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突破黄韧带前,压力数值呈急剧上升像,进针至黄韧带,压力波形为直线,压力数值为(82±26)mmHg(1mmHg=0.133kPa)。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压力图像呈特异性直线返折,继而出现正弦波形,压力数值明显降低到(7±12)mmHg。与T0比较,各组T1、T2均有降低(P〈0.05)。与T1比较,各组T1均升高(P〈0.05)。结论压力图像与回流液相双指征法辅助硬膜外麻醉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常规用于各年龄组、各节段硬膜外麻醉。
龚玉华石海霞武丽芳拉布旦白拉陈冬梅钟海燕李利彪
关键词:硬膜外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