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姣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Y染色体多态性对精液质量、精子功能及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Y染色体多态性对精液质量、精子功能、辅助生殖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因男方因素行IVF/ICSI-ET的207例Y染色体多态性患者(包括50例46,XY,Y≥18;51例46,XY,Y≤21;36例46,X,Yqs;30例46,XYq-;40例,46,XYp+)作为实验组,染色体正常组135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对比以上两组精子质量、精子功能指标(诸如顶体酶、精子顶体完整性、精子核蛋白组检测型、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等)以及妊娠结局和出生后代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方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窦卵泡数,女方基础FSH和LH,HCG日E_(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207例Y染色体多态性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精液质量、精子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IVF治疗周期组中,实验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小于对照组,生化妊娠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SI治疗周期中,实验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早产率、出生体重、双胎妊娠率、男婴比例、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Y染色体多态性对男性生育以及ART妊娠结局的发育有一定影响。ICSI受精可以改善一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
- 曹井贺董业浩孙宝刚房姣梁鲁南刘贞辉
-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指标及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及其精子功能、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以及后代情况,探讨其对精液质量、精子功能、辅助生殖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的影响。方法 132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正常生育男性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精子质量、精子功能指标以及妊娠结局和出生后代指标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男、女方患者的平均年龄、不育年限、窦卵泡数、女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精液质量、顶体酶活性、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小于对照组,DNA碎片、核蛋白组型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VF治疗者的受精率、着床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治疗者,两组患者的受精率、着床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对子代影响指标(诸如早产率、出生体质量、双胎妊娠率、男婴比例、出生缺陷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ICSI助孕的患者中,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可伴有精子受精能力降低。对于IVF治疗结局不良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ICSI受精可能会改善其助孕治疗结局。
- 孙宝刚管福来曹井贺梁鲁南董业浩房姣杨爱军
- 关键词:少精子症弱精子症
- Y染色体微缺失对IVF/ICSI-ET妊娠结局及后代出生缺陷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通过分析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及其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妊娠结局以及后代情况,探讨AZF微缺失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中488例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将缺失携带者作为A组,将非携带患者作为B组.有正常生育能力,并有自然生育史的125例男性纳入对照组(C组).对比A组、B组以及C组的妊娠结局和出生后代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488例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者共56例,均为AZFc微缺失,其中14例(25%)表现为少精子症,42例(75%)表现为严重少精子症.A组、B组和C组妊娠结局以及对子代影响的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后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对IVF/ICSI-ET治疗周期形成的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无显著性影响.
- 王丽霞孙宝刚房姣曹井贺粱鲁南张宁杨爱军
-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男性不育
- 大(小)Y染色体患者AZF微缺失分析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小)Y染色体患者AZF微缺失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以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患者AZF微缺失6个序列标签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本实验对象为大小Y染色体患者共78例,其中38例大Y染色体核型患者中男性不育21例,妻子有不良孕产史10例,有其他不良孕产史7例(包括出生缺陷、死胎、早产等),均未发现AZF微缺失;在40例小Y染色体核型患者中男性不育28例,妻子有不良孕产史12例,发现AZF微缺失3例。结论大(小)Y染色体患者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应,大Y染色体引起的不育可能与AZF缺失无关,小Y染色体的男性则有发生AZF微缺失的风险。
- 孙宝刚粱鲁南房姣曹井贺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AZF微缺失男性不育
- 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与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睾丸体积与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83例特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以及AZF区域微缺失进行分析,并应用睾丸模型测量患者的双侧睾丸体积。结果183例不育患者中检测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17例,异常率为9.3%。其中105例无精子症和78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分别检测出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12例和5例,分别占11.4%和6.4%。53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检测出Y染色体微缺失3例,2例患者核型为46, XY,Y≤21者,其对应的缺失类型为AZFb和AZFc,另1例核型为46, XYY,其对应的缺失类型为AZFb。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的睾丸体积与未发生缺失的睾丸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和无精子基因微缺失均是导致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的主要因素,AZF缺失未影响到睾丸体积改变。对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应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以便明确不育患者的真正病因,从而避免无效或不必要的治疗。
- 孙宝刚梁鲁南曹井贺房姣王雪楠牛焕付杨爱军
- 关键词:无精子症少精子症
- 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选择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治疗的男性精液标本120例,按照男方年龄分为3组。〈35岁组(n=42)、35~39岁组(n=40)、≥40(n=38),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3组患者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并对以上三组观察男方年龄对IVF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0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39.6%(19/48)小于〈35岁组50.0%(31/62)及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50.0%(31/62)与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年龄≥40岁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男方年龄〈35岁组、35~3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方年龄≥40岁组患者的流产率17.65%(3/17)与男方年龄〈35岁4.34%(1/23)及35~39岁组5.00(1/20)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年龄对受精率、胚胎质量、植入率、妊娠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男性年龄对IVF胚胎染色体以及流产率有一定影响。在生育过程中,男性年龄应引起关注。
- 孙宝刚房姣王丽霞曹井贺张宁粱鲁南杨爱军
- 关键词:男性年龄非整倍体率
- 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实验组中132例特发性不育患者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生育组50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2组患者精液进行精子非整倍体检测,并对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分析以上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指标。结果特发性不育患者的DNA精子非整体率(5.75±0.5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3.6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5.00(36/80)小于正常生育患者组63.95(5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正常生育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特发性不育患者的流产18.18(2/1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10.53(2/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不育患者精子、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且特发性不育对辅助生殖结局也有不良影响。
- 孙宝刚管福来曹井贺粱鲁南董业浩房姣杨爱军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非整倍体率
- Y染色体异常与反复流产关系的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常与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多重PCR检测对109例妻子不明原因流产男性患者进行检测.结果109例反复流产夫妇中Y染色体异常28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18例,数目异常2例,多态性变异8例.未发现存在Y染色体缺失的病例.结论 Y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女方反复流产的原因之一、未发现AZF缺失类型与其妻反复流产之间存在特异相关性.
- 孙宝刚曹井贺梁鲁南房姣杨爱军王雪楠牛焕付
- 关键词:无精子症因子Y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