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跃勇

作品数:315 被引量:977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0篇期刊文章
  • 60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6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6篇血管
  • 70篇动脉
  • 59篇影像
  • 52篇介入
  • 49篇造影
  • 43篇静脉
  • 42篇血管造影
  • 34篇X线
  • 31篇成像
  • 30篇影像学
  • 29篇医学影像
  • 29篇教学
  • 28篇栓塞
  • 28篇肿瘤
  • 28篇X线计算
  • 28篇X线计算机
  • 27篇介入治疗
  • 25篇体层摄影
  • 25篇肝癌
  • 24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30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作者

  • 308篇戚跃勇
  • 229篇邹利光
  • 105篇孙清荣
  • 63篇戴书华
  • 62篇刘卫金
  • 54篇周宇
  • 43篇张启川
  • 42篇梁开运
  • 40篇席道友
  • 35篇文利
  • 31篇王文献
  • 31篇陈轶
  • 30篇张冬
  • 28篇周政
  • 25篇黄岚
  • 22篇廖翠薇
  • 20篇陈林
  • 18篇帅杰
  • 18篇梅文铭
  • 16篇马琼英

传媒

  • 3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医学
  • 11篇医学影像学杂...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激光杂志
  • 9篇血栓与止血学
  • 7篇放射学实践
  • 6篇现代医用影像...
  • 6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5篇实用诊断与治...
  • 5篇中华肺部疾病...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肝脏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4篇医学教育探索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28篇2010
  • 33篇2009
  • 29篇2008
  • 36篇2007
  • 18篇2006
  • 20篇2005
  • 37篇2004
  • 27篇2003
  • 1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37例IVCS中,男13例,女24例,年龄14~53岁,平均32.5±6.5岁,均行血管造影检查。由两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IVCS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发现IVCS为单纯左髂静脉受压者23例,单纯右髂静脉受压9例,双侧髂静脉受压5例。11例急性血栓形成者经综合溶栓治疗后获得成功, 16例行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者14例取得明确的效果,5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患者随访了3~26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有利于IVCS的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孙清荣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尿激酶超声消融介入性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行血管内介入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 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经血管造影检查 ,表现为隐匿性髓内血管畸形者 6例 ,余 2 0均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 ,其中供血动脉为单纯脊髓前动脉者 10例 ,单纯脊髓后动脉者 4例 ,脊髓前动脉和后动脉同时供血者 6例。 12例接受了栓塞治疗 ,达到临床治愈者 3例 ,显效 4例 ,有效 3例 ,无效 2例 ,显效率为 5 8.3%。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戚跃勇孙清荣梁开运邹利光周政刘俊
关键词:脊髓畸形血管介入诊断血管造影介入性栓塞
CT及MRI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评价螺旋CT及磁共振(MRI)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诊断价值及其CT、MRI表现。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2月神经科诊治的患者120例,分别进行颅脑CT及MRI检查,对其CT、MR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下脑白质区域、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或/和深部脑白质。CT表现为两侧基本对称的密度减低改变,而MRI则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点状及点片状异常信号影,SE序列呈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改变,T2flair(水抑制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改变。LA常伴有多灶性脑梗死、脑萎缩等脑血管病变。LA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结论LA有比较特征性的CT及MRI表现。螺旋CT对L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其经济性、易操作性。但在有条件时,采用MRI检查更容易显示病灶。T2flair显示脑白质疏松特别敏感,MRI可作为诊断LA的首选方法。
戴书华廖翠薇杨柳戚跃勇文利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管内超声消融疗效
2004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价值。方法:30例冠状动脉AS患者被前瞻性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消融组(A组,15例)和单纯PTCA组(B组,15例)。回顾性分析前述两组及9例经血管内超声消融的外周AS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经单纯冠脉内超声消融治疗后狭窄程度由(84.1±4.7)%降为(43.0±15.5)%(P<0.05),无1例并发症,但其残余狭窄(43.0±15.5)%仍显著高于B组(P<0.01),B组在PTCA术后残余狭窄为20.9±2.9%。9例外周AS者经单纯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平均狭窄程度也由术前的(87.8±7.6)%降为(41.2±9.4)%(P<0.05)。结论: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程相晨夏良宋跃明何作云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超声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
143例地震伤的影像诊断特点
回顾性分析143例地震伤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以探讨地震伤的影像诊断特点.143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78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四肢骨折81例,单发骨折34例,多发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75例...
戚跃勇邹利光张冬周宇陈轶梅文铭孙清荣张启川
关键词:地震伤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三维重建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茎突综合征患者茎突韧带钙化的CR摄片检查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的CR摄片检查技术。方法:随机抽取茎突综合征CR数字X线照片30张(60侧茎突),对茎突骨质长度和韧带的显影情况进行分析。
戚跃勇周宇镡旭民孙清荣
文献传递
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椎管内血管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结果:66例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表现为隐匿性髓内血管畸形者6例,余60例均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12例髓内动静脉畸形、17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和9例髓周动静脉瘘接受了栓塞治疗,其愈显率分别为58.3%、64.7%和66.7%。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栓塞治疗是椎管内血管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戚跃勇邹利光陈林孙清荣刘卫金周波
关键词:血管造影栓塞治疗性
MRI观察金磁微粒结合抗podoplanin抗体体外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制备淋巴管内皮细胞(LEC)靶向分子探针(GoldMag-pod),探讨GoldMag-pod对LEC的体外标记情况及其在MR检查中对信号强度的影响。方法将金磁微粒(GoldMag)与抗podoplanin抗体通过"一步法"耦联,制备GoldMag-pod,以分光光度计检测GoldMag的抗体耦联效率,ELISA法检测抗体与GoldMag结合前、后的免疫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普鲁士蓝染色检测GoldMag-pod对LEC的标记情况。用不同浓度GoldMag-pod标记LEC后,观察GRET2*WI信号强度的改变。结果 GoldMag与抗podoplanin抗体通过"一步法"耦联成功,GoldMag的抗体耦联效率为52.94%,抗podoplanin抗体与GoldMag结合后其免疫活力降低为结合前的42.05%;GoldMag-pod标记后的LEC发出特异性绿色荧光,标记阳性率随GoldMag-pod浓度的增高而增高。GoldMag-pod标记后的LEC悬液的GRE T2*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结论 GoldMag与抗podoplanin抗体耦联制备的分子探针GoldMag-pod具有较高免疫活性,能特异性标记LEC,产生MR靶向增强作用。
张松邹利光张冬杨华戚跃勇梁开运
关键词:分子成像分子探针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例行介入治疗 ,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中 ,发生于右冠状动脉者 5例 (41 7% ) ,发生于左冠状动脉者 7例(5 8 3% ) ,其中前降支 3例 ,左回旋支 3例 ,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者 1例。在这 12例中 ,发生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者 6例 (5 0 % ) ,瘘入右房者 3例 (2 5 % ) ,瘘入左房者 2例 (16 7% ) ,瘘入右室 1例(8 3% )。 3例行介入治疗患者 ,经 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最佳方法。在治疗方面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 。
戚跃勇邹利光黄岚王旭开熊坤林祝善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CAF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表现特点的认识 ,并探讨其血管内栓塞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 ,获得明确的诊断。 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 4 .0cm以下者 5 7例 ,位于深部 4 6例 ,单支供血动脉 17例 ,深部引流 16例 ,单支引流静脉 37例 (P <0 .0 5 )。 5 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单纯真丝线段栓塞 36例 ,真丝线段和NBCA联合栓塞 16例。栓塞程度 :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 12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 75 %以上者 2 1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在 5 0 %~ 74 %之间者 11例 ,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 5 0 %者 8例。结论 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可靠的诊断方法 ,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
戚跃勇邹利光周政帅杰刘卫金戴书华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放射学介入治疗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