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卓梅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病灶HSV-2感染及其与宫颈癌的关联性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宫颈病灶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感染状况,探讨宫颈HSV-2感染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 101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患者46例(癌变组),宫颈良性疾病55例(对照组),分别对其宫颈病灶组织和宫颈分泌物进行HSV-2 DNA(实时荧光PCR法)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结果宫颈病灶HSV-2 DNA阳性率为10.89%;其中癌变组HSV-2的阳性率为17.39%,对照组为5.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灶HPV总阳性率为67.33%,共检测出13种HPV亚型,以16型最多见(45.45%);癌变组(97.83%)与对照组(41.82%)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87,P<0.001)。HSV-2与HPV合并阳性率为9.90%,HSV-2感染的癌变组中HPV阳性率达100%,混合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占75%。结论 HSV-2多与HPV16亚型合并感染宫颈癌患者,其在宫颈癌演变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不能忽视。
- 李成德李玲欧丽红雷伟华成卓梅邓超桦李海珠莫燕芳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
- 颈部胸腺样分化癌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部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类型、肿瘤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ASTLE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ASTLE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5岁。以颈前包块,声音嘶哑就诊。肿瘤位于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内,包膜完整,囊实性。镜检:例1肿物为腮裂样囊肿结构,囊壁见胸腺样组织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例2肿物在甲状腺内呈岛状、巢状分布,岛间有纤维分隔,瘤细胞梭形、合体样,可见胸腺小体样结构,并向鳞状上皮分化,形似鳞状细胞癌。间质伴淋巴细胞浸润,形似甲状腺髓样癌。结论 CASTLE是一类具有良、恶性胸腺上皮样肿瘤结构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良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可表现为胸腺样囊肿,并可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分化;恶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多类似甲状腺鳞癌或甲状腺髓样癌,易误诊。结合肿瘤部位、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5、CD117、CK19检测有助鉴别。
- 雷伟华谭敏华胡志雄邹绮嫦郭锦辉陈威成卓梅邓超桦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颈部肿块临床病理类型免疫组化
- 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从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生长方式、侵袭深度、细胞增生程度等方面观测24例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类型与肿瘤侵袭深度、细胞增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肿瘤侵袭深度的增加、向结节型生长的演进,应高度警惕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复发。结论明确恶性黑色素瘤的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的。
- 刘自光雷伟华刘丽萍谭敏华胡志雄成卓梅邓超华叶秀群
- 关键词:黑色素瘤恶性生物学行为预后
- 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刘自光雷伟华刘丽萍韦世强成卓梅谭敏华汪江萍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外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特性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例LGESS进行Vim、CD10、ER、PR、CD99、Iinhibin、CK、EMA、Des、SM、CD117、CD34等抗体成分检测,分析瘤组织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流血6例,月经增多3例、下腹痛2例。肿瘤直径2-10cm,6例息肉样突入宫腔,5例肌间结节状。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滑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核分裂数〈10个/10HPF,可见泡沫细胞。伴有平滑肌、性索样分化各3例,经典型、腺样分化各2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Vim(11/11)、CD10(10/11)、PR(8/11)、ER、SM(7/11)、CK(6/11)、EMA、Des、S-100(3/11)、CD99、Iinhibin(2/11)、CD117、CD34、LCA均阴性。结论LGESS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等组织分化。多向分化特性致使瘤组织形态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 雷伟华梁秀莲谭敏华梁宏简乐乐胡志雄邹绮嫦成卓梅邓超桦刘丽萍
- 关键词:子宫肿瘤细胞分化
- 神经内分泌型乳腺导管原位癌一例报告
- 2004年
- 刘自光雷伟华谭敏华成卓梅
- 关键词:乳腺病理检查
- 卵巢甲状腺类癌临床病理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卵巢甲状腺类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Syn,CgA,S-100,CT,Vimtime,Tg,CK,NSE,P63,Ki67,CEA,α—inhibin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女性,例1患者以盆腔包块为主要表现,伴有便秘,血CA199升高,例2患者因手术切除其他肿瘤及附件,送病理活检发现。2例患者巨检肿瘤均为单纯型。镜检肿瘤均由甲状腺组织及类癌组织构成,类癌为梁状与岛状混合型。免疫组化:2例患者类癌细胞Syn(2/2+),CgA(2/2+),NSE(1/2+),Ki67(3%+,5%+),CK(I/2+),S-100(2/2-),CEA(2/2-),P63(2/2-),CT(2/2-),Vimtime(2/2-),Tg(2/2-),α-inhibin(2/2-l甲状腺滤泡Tg(2/2+),CK(2/2+),Vimtime(1/2+),Syn(2/2-),CgA(212-),NSE(2/2-),Ki67(2/2-)。S-100(2/2-),CEA(2/2-),P63(2/2-),CT(2/2-),α-inhibin(2/2~)。2例患者均为I期,例1患者术后行化疗,例2术后未做任何治疗,分别随访57个月及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甲状腺类癌是-种非常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高度特殊性生殖细胞肿瘤,伴有甲状腺组织分化,一般预后良好,要与小圆形细胞肿瘤鉴别,结合免疫组化,可与之鉴别。
- 谭敏华雷伟华陈威胡志雄郭锦辉成卓梅邓超桦
- 关键词:卵巢类癌甲状腺肿临床病理
- 宫颈病灶HSV-2感染及其与宫颈癌的关联性
- <正>目的观察宫颈病灶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感染状况,探讨HSV-2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检测101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病灶组织和宫颈分泌物HSV-2 DNA(实时荧光PCR法)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
- 李成德李玲欧丽红雷伟华成卓梅邓超桦李海珠莫燕芳
- 文献传递
- 术中组织印片法快速诊断212例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在术中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212例新鲜标本,即刻切开,在不同病变切面上用载玻片轻轻触印,制成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报告诊断结果。所剩组织均做石蜡切片诊断作对照。结果212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印片阳性(恶性肿瘤)57例(26.9%);阴性(非肿瘤性)146例(68.9%),印片诊断准确率95.8%(203/212)。石蜡切片诊断阳性64例(30.2%),阴性148例(69.8%),准确率100.0%(212/212)。用印片诊断阳性57例与石蜡切片诊断作类型比较,有38例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66.7%(38/57)。7例误诊,误诊率仅为3.3%(7/212)。3例定性准确但分类不符合,9例病变交界难定。结论组织印片诊断不同于一般涂片单纯细胞学诊断,而是细胞学与组织学相互结合观察的结果,有时可进行组织类型的诊断。在冷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同时作快速印片,可有效纠正部分误诊。
- 刘自光雷伟华刘丽萍成卓梅谭敏华
- 关键词:印片法快速石蜡切片组织印片镜下观察非肿瘤性快速印片
- 肝癌患者P53、CD34、nm23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P5 3、CD3 4、nm 2 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 0例肝癌组织P5 3、nm 2 3、CD3 4的表达,并根据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5 5例癌旁肝组织及非癌性增生肝结节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基因蛋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5 3、CD3 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在有与无门脉瘤栓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nm 2 3基因蛋白则在对照组中表达率增高,而且nm 2 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显著的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 <0 .0 5 ) ;不同蛋白组合联合分析生存情况发现,P5 3 (+ )、CD3 4(+ )、nm 2 3(-)组同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 <0 .0 5 )。结论 P5 3、nm 2 3、CD3 4的综合表达对肝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P5 3突变、CD3 4的高表达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可行性指标。
- 刘自光雷伟华成卓梅邓超华胡志雄谭敏华
- 关键词:P53蛋白转移抑制基因NM23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