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肖肖

作品数:45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跨临界
  • 11篇超临界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有机朗肯循环
  • 6篇朗肯循环
  • 6篇换热
  • 6篇超临界CO2
  • 5篇喷射器
  • 5篇两相流
  • 5篇螺旋管
  • 5篇跨临界CO
  • 5篇跨临界循环
  • 5篇超临界CO
  • 4篇热泵
  • 4篇换热特性
  • 4篇回热器
  • 4篇浮升力
  • 4篇CO2
  • 3篇烟气

机构

  • 33篇重庆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重庆市特种设...
  • 1篇海信家电集团...

作者

  • 45篇徐肖肖
  • 30篇刘朝
  • 10篇李期斌
  • 7篇陈光明
  • 7篇唐黎明
  • 6篇贺超
  • 6篇朱治江
  • 6篇高虹
  • 4篇李成植
  • 4篇梁海峰
  • 4篇王开正
  • 3篇张诚
  • 3篇浮翔
  • 3篇吴杨杨
  • 3篇刘新新
  • 3篇李洪瑞
  • 3篇梁利霞
  • 2篇解辉
  • 2篇刘浪
  • 2篇叶建

传媒

  • 11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化工学报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仪器仪表用户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干燥技术与设...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管道,且第二、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第一管道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测...
白万金徐肖肖陈龙肖久旻
HFO-1336mzz(Z)氧化分解机理的DFT研究
2019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HFO-1336mzz(Z)(CF_3CH=CHCF_3)的氧化分解机理进行研究,对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FO-1336mzz(Z)氧化分解的起始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质自身的热分解,另一类是工质与氧气碰撞产生的分解。研究发现工质与氧气碰撞发生的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工质自身的热分解要低,因此HFO-1336mzz(Z)更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在随后的链式反应中,各反应路径的反应能垒普遍低于起始反应,说明自由基与工质分子的碰撞会加快工质的分解;并且大部分的链式反应是放热反应,可以为体系提供能量,促进反应的进行。本文从分子的角度对HFO-1336mzz(Z)的氧化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为HFO类工质的氧化分解研究提供了参考。
霍二光刘朝徐肖肖李期斌
低温余热热电转化的热力学基础及评价
刘朝苟小龙徐肖肖高虹卿绍
能源安全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防安全的基本保障。按照《中国余热资源及其利用调研报告》(2013),中国工业余热资源总量高达8亿吨标煤,占中国总能耗约30%,实现余热有效利用对中国工业节能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
关键词:
关键词:余热利用热电材料发电系统
重力有机工质热功转换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有机工质热功转换系统,包括上升管、蒸发器、冷却器、下降管、叶轮设置在下降管内的涡轮机和转子与涡轮机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的发电机,在下降管进口或者在下降管出口设置有液态工质收集器,液态工质收集器的设置位置...
刘朝贺超高虹徐肖肖
文献传递
竖直直管和螺旋管内超临界CO2换热特性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比研究了在q=20.5~40 kW.m^-2,G=205.92~262.51 kg·m^-2·s^-1,p=8~10 MPa边界条件下超临界CO2在加热竖直直管和螺旋管内的换热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由于离心力引起的二次流的作用使得螺旋管相比于直管对换热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并能有效地抑制换热恶化的发生。但在拟临界点区域螺旋管的换热系数反而低于直管,主要原因是在拟临界点附近物性对换热起主导作用,离心力对管外侧的强化作用有限,而由于离心力和浮升力的弱化作用使内侧会出现显著的局部换热恶化(湍动能被抑制),从而使得截面上平均换热系数低于直管。
刘新新山訸张世杰徐肖肖刘朝
关键词:超临界CO2数值模拟螺旋管换热特性
木质纤维素热解过程的微观机理
刘朝李期斌徐肖肖黄金保张亚
该项目在国际上较早地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生物质中木质纤维素高温热裂解过程,探究其裂解微观反应行为,揭示裂解反应产物演化规律。主要内容覆盖了纤维素裂解初期反应过程及反应机理、高温裂解阶段小分子产物形成机制、以及木质素热分解...
关键词: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热解过程
缠绕式螺旋管换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式螺旋管换热器,其结构形式为细管缠绕并嵌入螺旋管外侧的凹槽中。其中一种或多种流体在细管中流动,一种流体在螺旋管中流动,缠绕的细管可以与螺旋管实现多股流换热。凹槽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另外...
陈光明徐肖肖刘爽唐黎明
文献传递
PCL-711B数据采集卡在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介绍了基于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CL-711B的多通道温度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同时,阐述如何在VB环境下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开发。
徐肖肖李成植梁海峰
关键词:数据采集VISUALBASIC6.0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管道,且第二、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第一管道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测...
白万金徐肖肖陈龙肖久旻
文献传递
润滑油对R1234yf蒸发沸腾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制冷工质溶油性较差时,热力循环中会发生相分离,导致换热减少,并且在换热表面上形成油膜抑制传热。研究润滑油对制冷工质在表面相变换热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润滑油PEC4对制冷工质R1234yf蒸发沸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蒸发沸腾过程中,汽核由R1234yf分子形成,直至聚并长大、形成汽膜。随着PEC4质量分数的增加,Cu表面上PEC4的吸附量逐渐增加,R1234yf分子的吸附量逐渐减小。Cu表面吸附的PEC4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影响基底传热,抑制蒸发沸腾。液体层中R1234yf分子非均匀分布,粒子数密度分布出现了波动现象。PEC4质量分数为15.4%的混合物比其他体系需要获得更多的热能,这将提高工质的沸点进而影响传热效率。
蔡守银李期斌刘朝徐肖肖张路
关键词:润滑油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