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亚骏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蛋白质吸附
  • 2篇异丙基
  • 2篇异丙基丙烯酰...
  • 2篇酰胺
  • 2篇细胞
  • 2篇聚(N-异丙...
  • 2篇改性
  • 2篇表面改性
  • 2篇丙基
  • 2篇丙烯酰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蛋白
  • 1篇血浆蛋白质
  • 1篇乙二醇
  • 1篇乙二醇酯
  • 1篇乙烯
  • 1篇嵌段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徐亚骏
  • 4篇于谦
  • 4篇陈红
  • 3篇张燕霞
  • 1篇李鑫
  • 1篇周峰
  • 1篇周峰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硅纳米线阵列的催化性质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硅纳米线阵列(Silicon nanowire arrays,SiNWAs)是直径小于100nm的硅纳米线以一定取向整齐排列于材料表面所形成的纳米阵列。纳米线自身的物理性质及纳米效应赋予 SiNWAs表面多种优良的性能,...
徐亚骏
关键词:表面改性
文献传递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改性硅表面与血浆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硅表面接枝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聚合物刷,并考察了PNIPAAm改性表面在单一蛋白质溶液以及血浆中与血浆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吸附测试表明,与未改性的硅表面相比,改性后的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大大降低,特别是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吸附量小于5 ng/cm2.不同血浆浓度下的蛋白质吸附测试发现PNIPAAm改性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明显的"Vroman"效应,说明改性后的表面在与血液接触的初期具有良好的阻抗纤维蛋白原吸附的能力.此外,蛋白质免疫印迹测试进一步发现PNIPAAm改性表面能够排斥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特别是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几种蛋白质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NIPAAm作为一种常见的温敏性聚合物,同时也具有了良好的排斥纤维蛋白原的非特异性吸附能力和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于谦张燕霞李鑫徐亚骏陈红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血浆蛋白质表面改性
嵌段共聚物改性表面对蛋白质吸附和细胞黏附的调控
2010年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嵌段-聚苯乙烯(POEGMA-b-PS)改性的硅表面.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对两种组分的长度进行调控.结果发现:POEGMA和PS相对长度的变化会引起改性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表面对蛋白质吸附和细胞黏附情况的改变.随着PS链段相对长度的增加,改性表面的疏水性增强,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增加,同时成纤维细胞在表面的黏附和铺展情况转好.当PS链段相对较短时,POEGMA-b-PS改性表面既能排斥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同时又能够支持细胞在表面的黏附生长,这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张燕霞于谦周峰徐亚骏陈红
关键词:聚乙二醇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蛋白质吸附细胞黏附
接枝层厚度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改性表面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
2010年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改性表面,通过改变聚合时间进而调控表面接枝层厚度。水接触角和蛋白质吸附测试发现PNIPAAm改性表面的浸润性和对蛋白质吸附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响应性,且随着PNIPAAm接枝层厚度的增加,该温度响应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同时,纤维蛋白原和溶菌酶的吸附测试表明PNIPAAm改性表面对尺寸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温度响应性。
于谦张燕霞徐亚骏陈红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蛋白质吸附厚度
采用光致穿孔的方式制备负载有外源分子细胞的方法及制备该细胞用的基材及该细胞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光致穿孔的方式制备负载有外源分子细胞的方法及制备该细胞用的基材及该细胞,属于医疗器械改性领域和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细胞培养基材(包括细胞培养板等可用于细胞培养的基材)表面修饰金纳米材料(包括金纳...
陈红吕仲林徐亚骏于谦周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