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君

作品数:165 被引量:60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8篇苜蓿
  • 34篇燕麦
  • 22篇土壤
  • 19篇草地
  • 17篇牧草
  • 15篇冬闲
  • 15篇冬闲田
  • 12篇紫花
  • 10篇紫花苜蓿
  • 9篇燕麦品种
  • 9篇栽培
  • 9篇青贮
  • 9篇微生物
  • 9篇物量
  • 8篇种子
  • 7篇栽培利用
  • 7篇植物
  • 6篇营养
  • 6篇营养价值
  • 6篇育苗

机构

  • 132篇中国农业科学...
  • 7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凉山彝族自治...
  • 10篇内蒙古农业大...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凉山州畜牧兽...
  • 7篇中国工程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呼伦贝尔学院
  • 6篇凉山彝族自治...
  • 6篇白城市畜牧科...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会泽县种子管...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64篇徐丽君
  • 66篇辛晓平
  • 53篇孙启忠
  • 50篇陶雅
  • 48篇杨桂霞
  • 38篇李峰
  • 24篇柳茜
  • 18篇陈宝瑞
  • 13篇王旭
  • 13篇闫瑞瑞
  • 13篇王波
  • 11篇那亚
  • 11篇徐大伟
  • 9篇王波
  • 8篇闫玉春
  • 7篇玉柱
  • 7篇青格勒
  • 6篇唐华俊
  • 5篇魏晓斌
  • 5篇郭明英

传媒

  • 22篇草业学报
  • 11篇草业科学
  • 9篇草地学报
  • 7篇中国奶牛
  • 6篇草学
  • 5篇草原与草坪
  • 3篇饲料研究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四川农业科技
  • 3篇云南农业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信息
  • 2篇草原与草业
  • 2篇农业大数据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7篇2021
  • 15篇2020
  • 18篇2019
  • 17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比较被引量:12
2019年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对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筛选出适宜西昌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先玉508、先玉696、先玉045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好,表现出高产和优质的特点,适宜在西昌地区推广种植。
柳茜孙启忠徐丽君乔雪峰何春郝虎
关键词:玉米青贮玉米
播种量和品种对冬闲田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攀西地区冬闲田资源丰富,发展燕麦具有良好的条件。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播种量和品种对株高、株数、干草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攀西地区冬闲田燕麦生产确定最佳播种量和适宜品种。结果表明,在3个燕麦品种中,同一品种不同播种量下的株高差异不显著,但品种间株高在3个播种量水平中均存在显著差异;播种量对燕麦单株重量影响较大,在3个品种中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品种间的单株重量在播种量135 kg/hm~2差异表现明显;不同播种量对相同品种的牧草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品种间的牧草产量在3个播种量水平中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攀西地区利用冬闲田种植燕麦,播种量以180kg/hm~2,品种以早熟型OT834为宜。
柳茜陶雅卢寰宗乔雪峰何春郝虎徐丽君
关键词:冬闲田燕麦播种量株高干草产量
先秦时期的牧草栽培利用考述被引量:1
2021年
采集、渔猎和畜牧是人类在原始社会中最主要的3种谋生方式,由渔猎和畜牧进化到植物栽培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折。在原始社会,牧畜和农业的发明都是男子,男子由渔猎中发明了牧畜的事业,随着牧畜的发展,对草料的需求量也增加,就产生了刍秣的栽培。因牧畜时代所养牲畜渐多,刍秣之需要亦愈切,当先民们偶然发现积存牧草之处长出了新的牧草,无形中产生了种植的观念,并逐渐由观察尝试而获得了种植的知识,最初种植牧草是圈一定的地,以野生植物加以培植当做牧草,因而发现了适于人类食用的谷粟。由此可见,禾黍菽麦的种植是在牧畜刍秣种植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畜牧业比较发达,卜辞中出现了刍牧刍秣的记载。马在商周时代是一种重要的家畜,人们要用粮食谷子等来饲喂。郭沫若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指出,在中国的文字上最初的田字不是后来的禾黍粟麦的田,而是供刍秣狩猎的田,刍秣的田,也就是最早的种植是以牧畜为对象的刍秣。从《诗经》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刍秣种植利用的现状,如《诗经·小雅·鸳鸯》中的"乘马在厩,秣之摧之"。由此可知我国用谷物喂马起源甚古,另一方面也看出,我国进行牧草加工渊源甚是久远。在西周我国就将火引入了草地的生态管理中,《周礼·夏官·牧师》有记载"孟春焚牧"。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天志上》有"莫不犓牛羊"的记载,在鲁国设有主管主苑囿刍牧之吏为乘田。
陶雅孙启忠柳茜李峰徐丽君李达王笛
关键词:牧草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苜蓿智慧管理研究进展与应用
2022年
【目的】结合现有苜蓿智慧管理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小型无人机+超声波检测在苜蓿智慧管理上的具体应用,为精准农业和苜蓿规模化生产的远程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文章以苜蓿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农牧场为研究区,在总结归纳当前苜蓿智慧管理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无人机+超声波的苜蓿田数据采集及应用。【结果】研究进展表明与卫星相比,无人机在农作物识别与长势估算中,识别精度和速度表现出明显优势,苜蓿智慧管理的前提是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从无人机获取的代表苜蓿冠层高度信息的DSM数据能够显著提升苜蓿识别精度、苜蓿形态三维建模、苜蓿相对高度估算等方面,实时获取苜蓿生长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使结果更为可靠。【结论】该文总结现阶段苜蓿智慧管理研究进展,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图像和超声传感器,对不同状况下的苜蓿进行准确数据获取的方法。基于此方法配套相应的苜蓿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将可以为用户提供苜蓿长势、产量预测和实时灌溉、施肥等管理策略。
王笛李达徐丽君张德祺聂莹莹杨桂霞张洪志王占海范冰郝建玺
关键词:苜蓿无人机智慧管理遥感
一种开沟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沟器,该开沟器包括手持部,与手持部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和多个等间隔设置在连接部件上的开沟部件,存在垂直于连接部件的纵向轴线并经过手持部的第一平面,以及垂直于第一平面、平行于手持部并经过连接部件...
孙启忠徐丽君陶雅李峰柳苗张仲娟
文献传递
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本文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MDA)、电导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间生理调节方式存在着一定差...
徐丽君孙启忠
关键词:敖汉苜蓿生理生化指标
文献传递
苜蓿栽培草地微生物C、N及呼吸特性对不同播种量的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苜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5年7和9月,针对5种不同播种量(6,9,12,15和18 kg·hm^(-2))条件下苜蓿栽培草地微生物特性及呼吸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在播种量为12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微生物生物量碳7月的10~20 cm土层与9月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在播种量为18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微生物量碳在7月整体高于9月,而土层0~10 cm两月间差距较大,土层10~20 cm差距较小,微生物生物量氮与碳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微生物量氮在7月整体高于9月;呼吸熵与微生物呼吸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播种量为12 kg·hm^(-2)时呼吸熵值最低;在7和9月播种量为18和12 kg·hm^(-2)时呼吸强度与呼吸熵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呼吸、呼吸熵对苜蓿不同播种量的种植方式有一定的响应作用;不同播种量结合植株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呼吸熵等指标,结果为播种量18 kg·hm^(-2)时效果最好。
王笛逄焕成李达陈金强辛晓平徐丽君唐雪娟郭明英朱树声
关键词:苜蓿播种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微生物呼吸
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比较被引量:12
2018年
为探讨不同青贮原料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全株玉米青贮、去穗秸秆青贮两种方法处理饲用玉米,经过60d贮存后,取样测定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的pH值为3.97,乳酸占总酸的83.50%,乙酸占总酸的15.48%,无丁酸产生;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占总氮的7.91%,显著(P<0.05)低于玉米秸秆青贮组;全株玉米青贮的CP含量为8.38%,显著高于去穗秸秆青贮组(P<0.05);NDF和ADF含量相应较低,显著(P<0.05)低于玉米秸秆青贮组。综合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得出,全株玉米青贮优于去穗秸秆青贮,适宜推广。
柳茜孙启忠徐丽君杨万春刘晓波乔雪峰
关键词:全株玉米玉米秸秆青贮品质
呼伦贝尔苜蓿产业化发展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征、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近些年来天然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形势严峻,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饲草料的供应充...
徐丽君
关键词:苜蓿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土壤冻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土壤冻融的装置。该模拟土壤冻融的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在工作台的顶部转动设有一底座,在底座的顶部扣设有一筒状的底部开放设置的冷却罐体,在冷却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取样通道,在取样通道内滑动设有一取样门...
徐丽君王波辛晓平杨桂霞孙启忠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