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钰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7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脏CT造影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LVEF正常组(LVEF≥50%,n=43)、LVEF降低组(LVEF为<50%,n=2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30例既往身心健康、无心血管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常规扫描检查、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查,比较三组受试对象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Ve/Va、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LS)、左心室轴向整体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扭转度(ROT)、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以心脏CT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对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的LAD、LVDd、LVDs、LVFS、前壁和下壁Ve、Ve/Va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GLS、GCS、ROT、GSRe、GSRa依次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DI、2D-STI评估CHF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分别为76.39%(55/72)、84.72%(61/72)、93.06%(67/72)。结论与超声常规扫描技术、TDI比较,2D-STI在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准确率更高,或可作为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 彭钰李捷周铭张苏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CHF患者64例(CHF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并采集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实时图像,应用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环向峰值应变(GCS)和径向峰值应变(GR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LS、GCS和GRS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C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值流速(E)/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左心室三维应变参数GLS、GCS和GR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LS、GCS和GRS分别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呈负相关(P<0.05)。GLS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高于GCS和GRS(P<0.05),GCS和GRS诊断AU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D-STI三维整体应变参数GLS、GCS和GRS是评价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可靠指标,可以从多维度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其中以GLS诊断效能最高。
- 彭钰李捷杨益宁刘莹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
- “正常化”室性融合波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正常化"室性融合波的诊断和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心电图有束支阻滞特征伴融合波正常化的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6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65例患者中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39(60%)例,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23(35.4)例,同时呈现两种束支阻滞图形3例(4.6%),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室性自主心律3(4.6%)例。高度房室阻滞伴室性自主心律12(18.5%)例,窦房阻滞伴室性逸搏3(4.6%)例,室性并行心律45(69.2%)例,房性早搏伴室性逸搏2(3.1%)例。结论束支阻滞时出现室性融合波正常化有多种机制,提示存在与束支阻滞同侧心腔起源的心室异位灶。掌握这些心电现象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并准确诊断。
- 张克宁彭钰周蓉方爱娟刘莹胡华平
- 关键词:室性融合波束支阻滞心律失常
- 平板运动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为标准,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结合24 h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患者行CAG,且同时行TET及DCG检查,分析TET及DCG两种检查方法各自对CHD的诊断价值,以及两者联合时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TET诊断CHD的敏感性79.11%,特异性69.23%;DCG诊断CHD的敏感性67.72%,特异性80.77%;两者联合行并联试验时敏感性96.83%,特异性53.84%,阳性预测值80.95%,阴性预测值89.36%,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较单独TET、DCG试验有显著提高(P<0.05);两者联合行串联试验时敏感性50.00%,特异性96.15%,阳性预测值96.34%,阴性预测值48.70%,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TET、DCG试验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单独行TET或D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两者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上述两项指标。
- 彭钰孙步高张克宁周蓉张苏明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冠状血管造影
- 男性吸烟与不吸烟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男性吸烟与不吸烟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在门诊患者中筛选出长期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男性200例作为吸烟组,另选出完全不吸烟,年龄相似的男性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心电图检查阴性,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左心室肥厚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比较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及两年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结果:吸烟组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比37.5%,P=0.001),且两年内AMI发生率吸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7.5%比8.5%,P=0.007)。结论:在男性人群中吸烟者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更大。
- 周蓉彭钰张苏明
- 关键词:吸烟冠状动脉疾病
- 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HRV)及心率震荡(HRT)指标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价值。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患者行Holter检查,对HRV及HR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组HRV指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指标震荡斜率(TS)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初始(T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HRV各项指标及TS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评分相关。结论Holter记录HRV、TS等指标可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 张苏明郭冠军彭钰
-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心率振荡
- 1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分析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仅有6例心电图正常,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段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和异常Q波多见(P<0.05)。Q波深度与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0.47,P=0.0386),S-T压低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呈正相关(r=0.52,P=0.0201),而T波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无相关性(r=0.21,P=0.3018),但与心尖部和室间隔的室壁厚度差呈正相关(r=0.51,P=0.0197)。左房内径大小与平均室壁厚度呈正相关(r=0.53,P=0.0033)。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中的许多异常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 彭钰孙步高张苏明周蓉
-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电描记术超声心动描记术
- 体育锻炼对正常男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男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长期锻炼组60例与非锻炼组60例测定时域心率变异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男性)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性。
- 周蓉彭钰张苏明张克宁孙步高
- 关键词:心率自主神经系统运动疗法
- 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对无症状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伴有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出不伴有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观察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为55.8%,高于对照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3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查有助于提高其合并的冠心病的诊断率。
- 周蓉张苏明彭钰张克宁孙步高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疾病
- 高血压患者非杓型心率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非杓型心率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根据Holter监测结果,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分为杓型心率组(77例)和非杓型心率组(53例)。监测两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诊断冠心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动态心率以及冠心病的发生率。结果:与杓型心率组比较,非杓型心率组白天平均心率[(73.45±9.57)次/min比(68.77±12.61)次/min]显著降低,而夜间平均心率[(61.30±7.62)次/min比(65.49±12.97)次/min]显著升高(P均<0.05);24h平均舒张压[(75.77±10.91)mmHg比(71.92±9.30)mmHg]和白天平均舒张压[(77.16±11.11)mmHg比(72.81±9.61)mmHg]显著降低(P均<0.05),其余血压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非杓型心率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杓型心率组(71.70%比29.87%,P=0.001)。结论:与杓型心率者比较,非杓型心率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升高。治疗高血压的同时,监测心率的昼夜变化,并恢复患者的昼夜心率节律可能有助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 张苏明郭冠军彭钰孙步高
- 关键词:心率高血压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