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小燕

作品数:22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合金
  • 12篇铝合金
  • 10篇显微组织
  • 9篇力学性能
  • 9篇力学性
  • 4篇接头
  • 4篇焊接接头
  • 3篇AL
  • 3篇淬火
  • 2篇端淬
  • 2篇织构
  • 2篇相变储热
  • 2篇相变储热材料
  • 2篇铝合金厚板
  • 2篇末端淬火
  • 2篇晶粒
  • 2篇工业纯
  • 2篇工业纯钛
  • 2篇合金板
  • 2篇合金板材

机构

  • 22篇中南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广东豪美新材...

作者

  • 22篇彭小燕
  • 20篇徐国富
  • 9篇段雨露
  • 8篇尹志民
  • 4篇陈举飞
  • 4篇曹晓武
  • 4篇崔学敏
  • 3篇黄继武
  • 3篇李旭
  • 3篇陈军
  • 3篇肖丹
  • 2篇王学文
  • 2篇邓英
  • 2篇梁霄鹏
  • 2篇叶锐
  • 1篇刘胜胆
  • 1篇张慧颖
  • 1篇李芳芳
  • 1篇肖静
  • 1篇钱键

传媒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特种铸造及有...
  • 3篇湖南有色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硅高温相变储热材料显微组织与储热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四种不同成分的铝硅高温相变储热材料的微观组织、相变温度、储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均处于550~650℃之间,且相变潜热都在300 J/g以上,Al-13Si共晶合金储热材料单位质量储热量达1 085.4 J/g,单位体积储热量达2 898.0 J/cm,具有较好的储热性能。
陈举飞崔学敏彭小燕段雨露徐国富
关键词:相变储热材料铝硅合金
冷轧工业纯钛的退火再结晶行为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取向分布函数(ODF)等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工业纯钛的退火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初次再结晶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500℃退火的前60 min左右,约25%的材料发生了取向变化的再结晶:第2阶段为退火60~360 min,材料体积的大部分(约75%)发生了没有取向改变的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的前期,织构变化非常显著.随着晶粒的长大和退火时间的延长,织构变化越来越缓慢.增强的取向主要位于{0°,30°,30°}为中心的宽峰区域,减弱的取向主要是{0°,40°,50°}附近的取向.
徐国富崔学敏彭小燕李旭张履国赵以容王学文
关键词:工业纯钛再结晶晶粒长大织构
3104铝合金易拉罐罐体缺陷的表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能谱(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3104铝合金易拉罐成品罐体早期失效的断口处第二相和夹杂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对合金原始铸锭中第二相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缺陷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铸锭和缺陷断口上均分布有大量粗大的(FeMn)Al6、(AlFeMnSi)四元相和以氧化物夹杂为主的粗大夹杂物。这些粗大相和夹杂物是导致罐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其来源于合金的熔炼和铸造过程。通过分析,提出了防止或减少粗大化合物和夹杂物的相应措施。
彭小燕叶锐曹晓武陈举飞徐国富
关键词:铝合金
Al-5.87Zn-2.07Mg-2.42Cu合金形变热处理过程的组织与性能演变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维氏硬度试验、力学性能试验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Al-5.87Zn-2.07Mg-2.42Cu合金在最终形变热处理(固溶—预时效—变形—终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并优化出最适宜的工艺制度。结果表明,Al-5.87Zn-2.07Mg-2.42Cu合金最适宜的形变热处理工艺为480℃/1 h+100℃/8 h+30%+120℃/10 h。100℃/8 h预时效处理后,合金基体内弥散析出大量细小的沉淀相。经30%冷变形引入位错后进行120℃/10 h终时效处理,析出相数量增多且尺寸增大。最终形变热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00 HV、645 MPa和621MPa,分别比T6态合金的增加了19 HV、67 MPa和110 MPa。
朱世安李耀项胜前彭小燕黄继武徐国富
关键词:形变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7475-T7351合金板材不同取向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镜分析以及取向分布函数测定,研究了25 mm厚时效态7475-T7351合金板材不同取向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定量分析了织构与平面各向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7475-T7351合金板材纵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01MPa、428MPa、8.4%;横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91MPa、416 MPa、8.9%。纵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比横向高约10 MPa,但伸长率变化很小,表明板材具有各向异性。7475-T7351合金板材中的晶体织构主要有Cu织构{112}<111>、S织构{123}<634>和Brass织构{110}<112>,这3种织构是由于铝合金冷轧后受层错能影响产生的。经计算,它们在合金中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9.95%、16.67%、12.06%。此外,还有相对较弱的立方织构{001}<100>,为再结晶时形成的织构,体积分数为4.58%。通过对施密特因子的计算,表明不同取向条件下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与合金织构密切相关。
陈军段雨露彭小燕钱键徐国富尹志民
关键词: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取向分布函数织构
高强韧Al-Zn-Mg-Cu合金的热加工图及组织演变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Gleeble-3180热模拟试验机对均匀化退火态Al-5.87Zn-2.07Mg-2.28Cu合金在不同温度(350~450℃)和不同应变速率(0.01~10s^(-1))下进行热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真应变下合金的能量耗散因子均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下降而增大;随着真应变增加,流变失稳区域扩大且合金适宜的热加工参数发生改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合金的流变应力减小,且其主要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转变;当变形温度达到420℃时,合金在各应变速率下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徐国富苏武森肖丹彭小燕
关键词:AL-ZN-MG-CU合金热变形加工图显微组织
新型Al-Mg-Sc-Zr和Al-Zn-Mg-Sc-Zr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在迄今为止的所有微合金化元素中,钪可最大程度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相比传统铝镁合金,新型Al-Mg-Sc-Zr合金抗拉强度提高60~130 MPa,屈服强度提高80~150 MPa,且可获得大于2000%高速超塑性。与传统铝锌镁合金相比,新型Al-Zn-Mg-Sc-Zr合金抗拉强度提高66~96 MPa,屈服强度提高36~98 MPa,钨极氩弧焊系数大于0.75,搅拌摩擦焊系数大于0.90,且可获得大于1500%高速超塑性。钪锆添加到铝合金中可形成Al3(Sc,Zr)粒子,该粒子可细化铸造组织、抑制再结晶发生和稳定细晶组织,产生显著的细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析出强化,从而提高合金强度,实现优良的超塑性能。
徐国富彭小燕段雨露曹晓武邓英尹志民
关键词:铝合金AL-MG-SC-ZR合金微合金化超塑性
合金元素对Al-Si基储热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Al-Si合金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并制备了3种不同成分的Al-Si-Cu-Mg铝基相变储热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4种不同成分的铝基高温相变储热材料的微观组织、密度、相变温度、储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都处于500~650℃之间,且相变潜热都在300J·g-1以上。Al-13Si合金储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单位质量储热量;Al-Si-Cu-Mg合金储热材料具有较大的单位体积储热量。Mg能显著降低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具有较好的扩大储热温度范围的作用。Cu能显著增大储热材料的密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单位体积储热性能。
陈举飞崔学敏彭小燕段雨露徐国富
关键词:相变储热材料铝合金
预变形量对2050 Al−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研究经不同轧制预变形处理(0~20%)后2050 Al−Li合金T8时效状态的显微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尺寸沿ND方向显著变小,晶内畸变增大。位错等的缠结为T1相的析出提供了大量的形核位点。这导致析出相数量增多,析出相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提高了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和合金强度。当预变形量为16%时,T1相数量密度和合金强度最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568和584 MPa,伸长率为8.6%);当预变形量进一步增加到20%时,由于位错缠结,原子扩散通道减少,T1相数量的减少最终导致合金强度降低。
李耀徐国富乔海光刘时超彭小燕
关键词:T1相显微组织
焊丝成分对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采用ER5356和ER5087焊丝对12 mm厚6082-T6铝合金进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后,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焊丝成分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R5087焊丝焊接的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焊缝区晶粒更细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以及焊接系数均高于ER5356焊丝焊接的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两种焊丝焊接的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硬度最低区域与拉伸断裂位置均在距离焊缝中心10~15 mm处的热影响区,该区域β″强化相聚集长大、粗化,导致析出相强化作用减弱,成为焊接接头性能最薄弱区域。
靳佳霖徐国富李耀彭小燕梁霄鹏邓英尹志民
关键词:MIG焊接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