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小文

作品数:36 被引量:383H指数:12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体外冲击波
  • 10篇卒中
  • 10篇脑卒中
  • 7篇疼痛
  • 7篇体外冲击波治...
  • 7篇冲击波治疗
  • 6篇疗效
  • 5篇针灸
  • 5篇镇痛
  • 5篇偏瘫
  • 5篇网球肘
  • 4篇偏瘫患者
  • 4篇脑卒中偏瘫
  • 4篇脑卒中偏瘫患...
  • 3篇腰椎
  • 3篇针刺
  • 3篇针刺治疗
  • 3篇镇痛效果
  • 3篇松动术
  • 3篇疼痛状况

机构

  • 36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36篇彭小文
  • 15篇张盘德
  • 11篇皮周凯
  • 10篇尹杰
  • 9篇容小川
  • 8篇刘翠华
  • 7篇杨杰华
  • 3篇罗丽芳
  • 3篇张自茂
  • 2篇黄文清
  • 2篇何慧斌
  • 2篇黄卫玲
  • 1篇梁秋雁
  • 1篇曾平湖
  • 1篇陈丽珊
  • 1篇麦结珍
  • 1篇崔伟
  • 1篇冼晓琪
  • 1篇罗银秋
  • 1篇邱运奕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第四届粤港澳...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3.0T MR定量磁化图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3.0TMR定量磁化图(QSM)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科诊断和改良Hoehn-Yahr PD等级评分Ⅱ~Ⅳ级的PD患者23例,行针刺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UPDRs评分和MRQSM检查,测量PD患者治疗前后黑质及豆状核铁含量;所得数据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对比,针刺治疗后PD患者u PDRs评分明显减低(P<0.01);黑质和豆状核铁含量针刺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针刺治疗PD疗效显著,QSM技术能为PD的针刺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和准确的证据。
林婉敏徐志锋彭小文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刺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镇痛效果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治疗间歇期,疼痛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29±0.76)分降到治疗后的(0.74±0.52)分。治疗后VAS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由治疗前的(5.06±1.51)分降到治疗后的(1.99±1.82)分。治疗前Mills征阳性率为95.6%,3次治疗后阳性率分别为86.7%、64.4%、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张盘德彭小文容小川尹杰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网球肘镇痛
肉毒毒素注射在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痛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痛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多点穿刺注射肉毒毒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1)。结论: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皮周凯崔伟彭小文尹杰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痉挛肩痛肉毒毒素
脑梗塞针刺治疗早期疗效的MRS评估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评估针灸治疗脑梗死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将2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针灸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行神经功能型缺损评分,并行MRI及MRS检查,测定NAA/Cr和Cho/Cr值,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型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治疗前NAA/Cr、Cho/Cr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与观察组NAA/Cr均明显升高(P <0.05),Cho/Cr均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NAA/Cr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 <0.05),而Cho/Cr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结论针灸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且能被MRS技术所检测。
林婉敏彭小文徐志锋
关键词:脑梗塞针灸疗法疗效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系列研究(2):正常人静态平衡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相关因素被引量:33
2005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的静态平衡正常范围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H 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测定445名正常人的坐位、睁眼和闭眼双脚站位、左右单脚站位的平衡数据,并计算出各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通过计算得出正常人群、男性、女性以及各年龄组人群的平衡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静态姿势平衡检测能客观、定量、准确地评价人体的平衡功能,其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确定有助于平衡障碍的评估和相关疾病的诊断。
彭小文张盘德张自茂黄文清
关键词:正常参考值
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难治性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偏振光组、冲击波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偏振光组加用红外偏振光治疗,冲击波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正光的治疗。结果:三组治疗7、14、28 d后的Bates-Jenson评分、PUSH评分、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缩小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对难治性压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优于单纯冲击波或者单纯红外偏振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何慧斌张盘德彭小文曾桄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难治性褥疮疗效
综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及补肾壮骨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和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7.50%,观察组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效果较好。
伍晓媛彭小文黄卫玲
关键词:对照治疗观察
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重心偏移对功能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时重心的偏移对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站立时重心的偏移情况分为重心偏向健侧组(即非瘫痪侧组,简称健侧组)和重心偏向患侧组(即瘫痪侧组,简称患侧组),对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进行评测。结果健侧组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患侧组;健侧组住院时间比患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患者站立时重心的偏移与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相关,可作为功能恢复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刘翠华张盘德彭小文皮周凯杨杰华
关键词:偏瘫脑卒中预后
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温针治疗,治疗组用内热针治疗。结果:治疗7d和14d,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区域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林婉敏彭小文张琳罗丽芳何俊毅黄青锋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炎对照治疗观察
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1组给予氟西汀,对照2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给予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五音疗法)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AMD、SDS、NIHS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时五音相调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于减轻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氟西汀和常规针刺治疗,费用低,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黄卫玲陈威伍晓媛彭小文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针灸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