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兵锋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食管
  • 7篇预后
  • 5篇食管鳞癌
  • 5篇鳞癌
  • 4篇临床病理
  • 4篇病理
  • 3篇基因
  • 2篇预后关系
  • 2篇食管鳞癌组织
  • 2篇食管鳞状
  • 2篇食管鳞状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鳞癌组织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机构

  • 9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凌志强
  • 9篇彭兵锋
  • 8篇毛伟敏
  • 7篇罗君
  • 7篇袁嘉敏
  • 6篇郑智国
  • 1篇余齐鸣
  • 1篇王实
  • 1篇郑志国
  • 1篇方铣华
  • 1篇王新保
  • 1篇赵挺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ir-18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mir-183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表达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3例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83以及基因的表达状况,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3例标本中mi r-183表达上调51例(61.4%),mi r-183表达的上调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及不良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 mir-183的表达上调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及TopoⅡ的表达状况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
彭兵锋凌志强罗君袁嘉敏郑志国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拓扑异构酶II预后
mir-18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mir-183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RT-PCR方法及2-△△CT分析法分别检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83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53例标本中,有22例(41.51%)mir-183高表达(2-6411倍),mir-183的高表达分别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不良预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3的高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彭兵锋毛伟敏罗君袁嘉敏郑智国凌志强
关键词: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胃腺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结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异常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MSP)检测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分析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细胞标本中,有49例(53.26%)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其中28例(30.43%)完全甲基化,21例(22.83%)半甲基化。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分别与GAC的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胃癌患者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非甲基化组为4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影响GAC患者的预后。结论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GAC进展状况,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彭兵锋凌志强王新保余齐鸣赵挺方仁桂王建军方铣华王实
关键词:胃腺癌甲基化
MicroRNA-3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4
2013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许多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中miR-31(microRNA-31)在许多肿瘤中呈异常改变。中国是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miR-31在ESC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食管癌细胞株KYSE410、EC1和EC9706,以及81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合作统计分析。结果:在3株ESCC细胞株以及75.31%的ESCC组织中,miR-31表达上调。并且miR-31的高表达与更严重的淋巴结转移(P=0.043)、更深的浸润深度(P=0.002)以及更晚期的病理分期有关(P=0.027),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无关(P>0.05)。此外,miR-3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关(Kaplan-Meier分析P=0.014,多变量Cox分析P=0.021)。结论:miR-31可能是ESCC一项新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
罗君凌志强彭兵锋袁嘉敏郑智国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生存期
微小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7~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RNA参与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食管癌是常见的易导致死亡的肿瘤之一,有文献指出miRNA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等相关。miRNA还能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对食管癌进行调控。此文就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彭兵锋凌志强毛伟敏
关键词:MIRNA食管癌
miRNA-106a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miRNA-106a基因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1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miRNA-106a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分析miRNA-106a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蛋白表达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iRNA-106a基因低表达48例(59.3%),高表达11例(13.6%),正常表达22例(27.2%)。miRNA.106a基因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神经浸润显著相关(均P〈0.05)。miRNA-106a基因表达水平与p5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06),与HER-2、Topo11和MRP蛋白表达无关(均P〉0.05)。miRNA-106a基因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关(P=0.486),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有关(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食管鳞癌患者的PFS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长度、T分期、分化程度、神经浸润和miRNA.106a表达水平无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9)。结论miRNA-106a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低表达,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可作为生物标记评估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
袁嘉敏毛伟敏罗君彭兵锋郑智国凌志强
关键词:食管肿瘤基因表达预后
Mir-183在食管鳞癌中上调,且与ToPoII表达、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相关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mir-183的表达状况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的表达状况及预后之间的关系。&lt;br&gt;  [方法]:应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
彭兵锋凌志强罗君袁嘉敏郑智国毛伟敏
关键词:临床病理预后关系
microRNA-3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为调查miR-31(microRNA-3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lt;br&gt; ...
罗君凌志强李沛董子明郑智国袁嘉敏彭兵锋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表达临床病理学预后因素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NA-106a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miRNA-106a基因异常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lt;br&gt;  [方法]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83例首诊的食管鳞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06a基因...
袁嘉敏凌志强罗君彭兵锋郑智国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鳞癌基因异常表达预后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