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松

作品数:119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专利
  • 4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24篇理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7篇水凝胶
  • 33篇纳米
  • 22篇酰胺
  • 21篇异丙基
  • 21篇异丙基丙烯酰...
  • 21篇丙基
  • 21篇丙烯酰胺
  • 17篇凝胶
  • 16篇微凝胶
  • 16篇分子
  • 15篇温敏性
  • 14篇高分子
  • 12篇药物
  • 11篇温度敏感性
  • 11篇纳米纤维
  • 11篇交联
  • 10篇生物高分子
  • 10篇自由基
  • 10篇敷料
  • 8篇丝胶

机构

  • 90篇天津工业大学
  • 29篇东华大学
  • 3篇菏泽学院
  • 3篇烟台南山学院
  • 2篇中国纺织工程...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作者

  • 119篇张青松
  • 70篇陈莉
  • 30篇赵义平
  • 19篇刘鹏飞
  • 14篇梁伯润
  • 13篇马敬红
  • 12篇查刘生
  • 9篇陈琳
  • 9篇洪枫
  • 8篇陈冰洁
  • 8篇杨超超
  • 7篇陈坤
  • 7篇张念一
  • 6篇李学伟
  • 6篇高文军
  • 6篇薛蕊
  • 5篇张鹏
  • 5篇王小召
  • 5篇王慧泉
  • 5篇郭文娟

传媒

  • 4篇高分子学报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山东化工
  • 2篇东华大学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工程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合成技术及应...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天津化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和pH值敏感性纳米级的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和pH值双重敏感性纳米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是在无任何乳化剂的条件下,采用特定滴加技术和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将具有温度和pH值敏感性的单体、交联剂及水溶剂按比例组成反应物水溶液,将其定时逐滴滴...
张青松查刘生马敬红梁伯润
文献传递
SiO_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核壳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MPS)修饰的SiO2胶体粒子为种子,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核壳复合微粒。微粒经水解后形成具有pH敏感性的无机/有机复合微粒。研究了影响核壳复合微粒形态结构的因素,结果发现,控制SiO2种子乳液的质量分数在1.5%~2%,可避免聚合过程中生成纯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乳胶粒子;反应体系中乳化剂SDS的用量超过质量分数0.3%时,易形成纯聚合物乳胶粒子;SDS用量低于质量分数0.15%时,生成的核壳复合微粒易产生团聚;单体和交联剂用量升高,核壳复合微粒的壳层厚度增加,用量过高会导致核壳复合微粒出现团聚现象,并且有纯聚合物乳胶粒子生成。采用TEM、NMR和FTIR及接触角测试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粒是由SiO和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组成的核壳结构微粒。
刘晓云黄一钊阎捷赵辉鹏李兰张青松查刘生
关键词:核壳结构SIO2种子乳液聚合
新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类响应性微凝胶胶粒因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物质分离和光子晶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制备流体力学直径(DH)小、单分散性好、稳定性高、表面无污染等特征的微凝胶成为这...
张青松
关键词:微凝胶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乳液聚合
文献传递
不同种类水凝胶对结晶紫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分别以丙烯酰胺(AM)和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化学交联剂和无机纳米黏土硅酸镁锂(LMSH)为物理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4种类型水凝胶。结果表明:相比于MBA,LMSH交联的polyAM和polyNIPAM水凝胶溶胀度高,孔洞数量多,结晶紫吸附量增加5~8倍。就吸附和使用效果而言,LMSH交联的polyNIPAM水凝胶是最佳的结晶紫吸附剂。
张青松彭喆赵义平陈莉马静
关键词:水凝胶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黏土结晶紫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凝胶膜的温度和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凝胶膜的温度和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温敏性的微凝胶与机械强度良好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结合制得光子晶体凝胶膜。该传感器在光子晶体的加载下,对温度和应力都具有较...
张青松王欣莹付征魏佳彤罗睿健石富星张宇晨周晓琳田晓靖王慧泉陈莉
单/双离子替代对铁酸铋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铁酸铋在室温下既可表现出铁电性又可表现出反铁磁性,在器件应用上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多铁性化合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多铁性材料的发展历史、铁酸铋晶体结构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铁酸铋薄膜铁电性能离子替代改性的相关工作及研究进展。本文重点围绕由镧系和低价碱金属元素的A位替代、过渡族金属元素的B位替代,以及A,B位共同替代对铁酸铋薄膜的漏电流、铁电性的影响,并系统总结了不同元素、不同掺杂量对A,B位替代的铁酸铋薄膜的剩余极化和矫顽电场值的影响,更为直观地展现出各类元素离子替代改性对铁酸铋薄膜的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铁酸铋薄膜制造工艺、电极材料、薄膜厚度和操作电压等亟待开展的工作。
李妍付东旭张青松竺云
关键词:漏电流
温/湿度双重响应光子晶体纳米复合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和针尖流动法制备2D胶体光子晶体,并通过引入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物理交联剂配制纳米复合水凝胶预聚液,最后将二者复合制得温/湿度双重响应光子晶体纳米复合凝胶膜,实现了光子晶体凝胶膜作为传感器的快速响应、高...
张青松刘亚龙穆齐锋陈云生贾舒钧杨超超刘鹏飞陈莉
文献传递
PVDF平板膜温敏性修饰及性能研究
<正>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物质分离领域。但由于PVDF膜强的疏水性,易被蛋白质等污染,限制了其在水分离和蛋白质溶液分离方面的应用[1]。近年来,PVDF膜亲水改性...
赵海洋赵义平陈莉张青松王进美张蕊
关键词:N-ISOPROPYLACRYLAMIDEATRP
文献传递
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教学的思考
2018年
《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是培养生物医用材料方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对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课程进行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实验教学为主,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宁张青松赵义平张桂芳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一种生物相容性和温敏性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相容性和温敏性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含有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烷基丙烯酰胺M1、无机纳米粉体M2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M3,三者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94~60∶1~20∶5~3...
张青松董有玉赵义平陈莉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