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震

作品数:12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葡萄膜
  • 10篇葡萄膜炎
  • 10篇膜炎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免疫
  • 2篇眼病
  • 2篇致盲
  • 2篇致盲眼病
  • 2篇前葡萄膜炎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化
  • 2篇慢性化机制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发病
  • 2篇BEHCET...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篇杨培增
  • 12篇张震
  • 11篇周红颜
  • 10篇黄祥坤
  • 9篇王红
  • 8篇李兵
  • 5篇钟华红
  • 5篇俞琼
  • 4篇傅涛
  • 3篇褚利群
  • 2篇谢楚芳
  • 2篇籍利
  • 2篇李绍珍
  • 2篇张锐
  • 2篇陈玲
  • 1篇朱莲香
  • 1篇高杨
  • 1篇李芬芳
  • 1篇黄翔坤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眼科研究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膜炎发生及慢性化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杨培增王红周红颜李兵陈玲黄祥坤张震傅涛籍利李绍珍
葡萄膜炎是常见致盲眼病。该研究阐明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紊乱所致抗凋亡能力增强是人葡萄膜炎慢性化重要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在活体眼观察眼前段细胞死亡方法,揭示炎症细胞凋亡是动物葡萄膜炎迅速消退的重要机制。根据炎症类...
关键词:
关键词:葡萄膜炎致盲眼病慢性化机制
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及病因探讨被引量:66
2002年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病因及其发病年龄和性别构成。 方法 对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于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葡萄膜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特别是按照解剖位置分类并结合病因分类方法 ,对葡萄膜炎的病因、类型进行探讨 ,并就发病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各种类型葡萄膜炎患者共计 12 14例 ,男 6 98人 ,女 5 16人 ,平均发病年龄 34.43岁。其中前葡萄膜炎 5 46例 ,占所有患者的 44 .98% ;全葡萄膜炎 5 30例 ,占 43.6 6 % ;中间葡萄膜炎 78例 ,占6 .43% ;后葡萄膜炎 6 0例 ,占 4.94%。能够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的患者共 70 3例 ,占 5 7.91% ,其余为特发性患者 5 11例。前葡萄膜炎中特发性患者最多 ,共 316例占 5 7.88% ,其次为 Fuchs综合征 85例和关节强直性脊椎炎 45例 ;全葡萄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为 Behcet  ) 病 2 18例 (41.13% )和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96例 (36 .98% ) ;中间和后葡萄膜炎均为特发性。 结论 葡萄膜炎多发于青壮年 ;男性患者整体上稍多于女性 ;常见类型为特发性前葡萄膜炎、Behcet  ) 小柳原田综合征等 ;解剖位置结合病因进行分类是较为合理的葡萄膜炎分类方法。
杨培增张震王红周红颜黄祥坤李兵
关键词:葡萄膜炎病因学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椎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就诊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对有腰骶部疼痛病史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影像学检查,并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A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就其伴发的葡萄膜炎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44例,男性41例,女性3例。葡萄膜炎的发病年龄为(33±15)岁。葡萄膜炎病史>40d者34例,均有葡萄膜炎复发史;其中18例(52.9%)患者复发间隔时间≥1年,双眼受累者23例(67.6%),均为单眼交替发病。所有患眼均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持续时间为(27±12)d;其中41例(93.2%)患者有腰痛史,X线影像学检查显示均为骶髂关节炎;经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眼液治疗后,40只眼中33只眼(82.5%)最佳矫正视力≥1.0。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发生于男性,呈急性、复发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表现,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X线影像学改变可确诊;主要治疗方法为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眼液,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杨培增王红张震钟华红俞琼傅涛周红颜黄祥坤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睫状肌麻痹剂前葡萄膜炎腰骶部疼痛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改变
GATA-3在鼠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GATA 3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 (anteriorchamberassociatedimmunedeviation ,ACAID)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interphotoreceptorretinoidbindingprotein ,IRBP)及其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液注入Wistar大鼠前房及鼠右后足垫内免疫动物 ,皮内注射IRBP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分别于鼠前房内注射IRBP后的 3、5、7、14和 2 1d及鼠右后足垫内注射IRBP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液后 14d时处死动物 ,取其脾脏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单、双染色 ,对转录因子GATA 3的阳性表达细胞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法检测 ,观察GATA 3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大鼠脾脏组织细胞中 ,有少量GATA 3表达 ,前房注射IRBP的第 5、7、14及 2 1dGATA 3表达量显著增高 (P <0 0 1)。表达GATA 3的细胞主要是CD+ 4 T淋巴细胞。结论 GATA 3表达的增加早于ACAID的形成时间 (7d) ,提示GATA 3参与了ACAID形成 。
傅涛杨培增黄祥坤周红颜钟华红李兵王红张震
关键词:转录因子GATA-3免疫偏离迟发型超敏反应ACAID眼前房
苯丁酸氮芥诱导Behcet病患者活化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苯丁酸氮芥对Behcet病患者活化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分离正常人与Behcel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并用PHA刺激活化,然后加入苯丁酸氮芥进行体外培养,利用Annexin-V/PI双标记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定量检测淋巴细胞的凋亡。 结果 (1)正常人和Behcet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活化后均可发生凋亡,其自发凋亡率分别为20.9%±3.4%和16.3%±2.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t=2.36,P<0.05);(2)Behcet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经苯丁酸氮芥作用后凋亡细胞均显著增多,凋亡率从16.3%±2.7%上升至23.6%±5.6%(t=2.72,P<0.05)。结论 Behcet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对凋亡具有抵抗性;苯丁酸氮芥可诱导Behcet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此可能是其控制炎症与防止炎症复发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震杨培增王红周红颜黄翔坤李芬芳
关键词:苯丁酸氮芥BEHCET病淋巴细胞细胞凋亡顽固性葡萄膜炎
前葡萄膜炎患者房水闪辉和炎性细胞的定量测量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测定前葡萄膜炎患者房水闪辉和炎性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C-2000型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aser flare cell meter,LFCM)非接触性定量检测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于中山眼科中心就诊、复查的11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194只眼)和52例正常人(52只跟)的房水闪辉和炎性细胞出现情况,检测前所有患者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详细检查,并进行房水闪辉分级和定量检测细胞。结果 LFCM检测前葡萄膜炎患者0~2级房水闪辉的平均值分别为7.9、29.5和189.0 pc/ms;3-4级房水闪辉由于背景干扰大,检测结果显示为警告或无法检测。前葡萄膜炎患者的0~2级房水闪辉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与激光蛋白测定结果呈正相关性(r=0.75,P<0.001);与正常人房水闪辉值(5.3 pc/ms)比较,均显著增高(t=5.872,P<0.05)。LFCM检测前葡萄膜炎患者(0-4级房水闪辉)房水中炎性细胞的平均值分别为1.5、12.1、33.9、84.9和193.1个/0.5 mm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与激光蛋白细胞计数结果呈正相关性(r=0.72,P<0.001);与正常人房水中炎性细胞值(0.9个/0.5 mm3)比较,均显著增高(t=7.35l,P<0.05)。结论LFCM检测可确切判断轻、中度的血房水屏障破坏和炎性反应改变,此项检查对判断眼前段炎性反应和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价值。
杨培增王红黄祥坤周红颜张震褚利群钟华红谢楚芳
关键词:前葡萄膜炎房水闪辉炎性细胞
幼年型慢性关节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及治疗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幼年型慢性关节炎(JCA)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至2002年间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26例JCA伴发葡萄膜炎患者采集病史,进行常规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抗核抗体(ANA)、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部分患者进行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HLA B27)检测和骶髂关节及脊柱X线检查,并分析患者的治疗、预后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JCA和葡萄膜炎的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8±7)岁和(9±5)岁;其中慢性前葡萄膜炎21例,急性前葡萄膜炎3例,慢性全葡萄膜炎2例; 22例患者双眼患病, 4例单眼患病,患眼共有48只;其中33只眼有轻至中度前房闪辉, 24只眼有少至中等量房水细胞, 39只眼发生虹膜后粘连; 30只眼并发白内障, 20只眼并发角膜带状变性, 12只眼继发青光眼。实验室检查发现18例患者呈ANA阳性,ASO均为阴性,RF仅1例为阳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给予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病情较顽固的6例患者中, 3例加用环孢霉素A口服治疗, 3例加用苯丁酸氮芥口服治疗,炎性反应均良好控制。16只眼由于治疗前已合并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无显著提高;余32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张震杨培增周红颜俞琼黄祥坤李兵
关键词:幼年型慢性关节炎葡萄膜炎JCA视力
Behcet’s病患者外周血和结节性红斑组织中T-be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观察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T-boxexpressinTcells)在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结节性红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bet在Behcet’s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bet的表达水平;对4例Behcet’s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性红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的T-bet表达。结果14例活动期Behcet’s病患者均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000的特征性免疫印迹带,所有的正常对照却没有发现。正常人皮肤表皮T-bet分子表达均为阴性,4例结节性红斑表皮T-bet分子均表达阳性,表皮阳性细胞数为108个±10个/mm2,阳性表达率为35%~42%。结论活动期Behcet’s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结节性红斑组织T-bet的表达均显著增高,T-bet分子可能在Behcet’s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李兵杨培增张震周红颜黄祥坤褚利群张锐俞琼
关键词:外周血结节性红斑T-BET基因
Behcet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 Behcet  ) 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80 (B7- 1)、CD86 (B7- 2 )、CD2 8、CTL A- 4分子的表达。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2 4例 Behcet  ) 病患者 (Behcet  ) 病组 )和 2 0个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 T、B淋巴细胞亚群的共刺激分子 CD80、 CD86、 CD2 8和 CTL A- 4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Behcet  ) 病患者外周血 CD4 + T细胞表面 CTL A- 4分子的表达 [(3.18± 1.18) % ]高于对照组[(1.73± 0 .6 6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t=- 3.72 2 ,P<0 .0 1) ;CD19+ B细胞表面 CD86分子的表达 [(4.4 9± 1.73) % ]高于对照组 [(2 .4 0± 1.4 9)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t=- 2 .0 71,P<0 .0 5 )。比较两组间其它分子的表达 ,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  Behcet  ) 病患者 B7、 CD2 8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葡萄膜炎的发生 ,阻断其相互作用可能为今后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王红杨培增张震李兵黄祥坤周红颜钟华红
关键词:BEHCET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葡萄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葡萄膜炎发生及慢性化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杨培增王红张震陈玲周红颜黄祥坤李绍珍李兵谢楚芳钟华红傅涛籍利张锐俞琼褚利群
1991年1月1日-2004年5月30日,由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卫生厅等12项基金资助,进行了研究。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和类型达10...
关键词:
关键词:葡萄膜炎致盲眼病慢性化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