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钦礼

作品数:271 被引量:1,94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矿业工程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经济管理
  • 13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4篇充填
  • 43篇采矿
  • 40篇胶结充填
  • 34篇充填体
  • 33篇尾砂
  • 26篇采场
  • 22篇全尾砂
  • 21篇层次分析
  • 20篇层次分析法
  • 18篇充填体强度
  • 17篇充填采矿
  • 16篇空区
  • 14篇神经网
  • 14篇神经网络
  • 14篇采矿法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充填采矿法
  • 13篇值模拟
  • 11篇露天
  • 11篇粉煤灰

机构

  • 258篇中南大学
  • 12篇中南工业大学
  • 7篇铜陵化学工业...
  • 6篇南华大学
  • 5篇云南财经大学
  • 4篇湖南有色金属...
  • 3篇吉首大学
  • 3篇唐钢矿业有限...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金川集团股份...
  • 2篇江西铜业集团...
  • 2篇水口山矿务局
  • 2篇湖南水口山有...
  • 2篇河北钢铁集团...
  • 2篇中国黄金集团...
  • 2篇江西铜业技术...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作者

  • 270篇张钦礼
  • 147篇王新民
  • 37篇陈秋松
  • 19篇冯岩
  • 19篇赵彬
  • 14篇王石
  • 13篇韩森
  • 12篇张德明
  • 12篇李帅
  • 11篇朱永刚
  • 11篇过江
  • 10篇赵建文
  • 10篇杨伟
  • 9篇姚志全
  • 9篇郑晶晶
  • 8篇曹平
  • 8篇田明华
  • 8篇柯愈贤
  • 8篇王贵成
  • 8篇康虔

传媒

  • 20篇中南大学学报...
  • 18篇金属矿山
  • 17篇矿业研究与开...
  • 12篇科技导报
  • 12篇黄金科学技术
  • 7篇化工矿物与加...
  • 7篇矿冶工程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7篇爆破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6篇中国矿业
  • 6篇中国安全科学...
  • 6篇采矿技术
  • 6篇中国安全生产...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广西大学学报...
  • 5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中南工业大学...
  • 4篇矿业快报
  • 4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20篇2017
  • 20篇2016
  • 20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24篇2008
  • 9篇2007
  • 27篇2006
  • 5篇2005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P网络的某矿山充填料浆配比优化被引量:61
2013年
针对目前某矿山残矿回采充填体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的方案。分析分级尾砂的物化特性,得出分级尾砂作为充填骨料的可行性。通过配比试验,初步确定影响料浆质量的因素。为了得到最优配比,采用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以料浆浓度及各组分添加量作为输入因子,塌落度、7 d抗压强度及28 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并以配比实验数据为训练和检验样本来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训练过程及预测精度的影响,选取最佳预测模型结构为4 9 3。将配比参数细化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从而搜索出优选样本,得到最优配比为m(水泥):m(粉煤灰):m(尾砂)=1:3:8。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添加可有效地降低充填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张钦礼李谢平杨伟
关键词:胶结充填BP神经网络
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优化被引量:29
2013年
为了更合理精确地评价采空区危险性,对利用神经网络评价的方法进行优化,建立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地质和工程条件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13项主要因素,统计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将分析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减少输入变量,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预测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锡矿山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在8%以内,较未经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结合建立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分析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等优点。该方法科学合理,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完善的评价体系。
冯岩王新民程爱宝张钦礼赵建文
关键词:采空区主成分分析法BP神经网络
影响煤矸石胶结充填体特性的因素分析
以现场调查和室内实验为基础,从粉煤灰、减水剂、浆体浓度、粒级级配等方面,对煤矸石作为胶结充填骨料的管道输送特性和强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及建议对煤矿充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新民卢央泽张钦礼丁德强
关键词:胶结充填充填体强度骨料级配
文献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和加权TOPSIS法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有效监测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本文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改进...
邵佳张钦礼
关键词:生态安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
采场顶板冒落机理及控顶技术探讨被引量:16
2007年
金属矿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顶板稳定是矿山正常、高效回采的前提。而采场顶板冒落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若缺乏严格的控顶措施,会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从顶板冒落机理出发,总结归纳出六种控顶措施,并分述其作用原理及优缺点,为矿山的采场顶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新民赵彬张钦礼
关键词:采场顶板控顶技术
基于L管试验的似膏体管流水力坡度模型被引量:9
2019年
基于Bingham流变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借助L管试验研究了料浆质量分数、砂灰质量比、粉煤灰质量分数对似膏体流变参数的影响,推导了似膏体充填料浆流变参数与料浆质量分数、砂灰质量比、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回归方程,进而构建出全尾砂似膏体管道输送水力坡度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似膏体管道输送水力坡度与料浆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砂灰质量比、粉煤灰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环管试验验证了该水力坡度计算模型平均误差为3.30%.
卞继伟张钦礼王浩
关键词:似膏体水力坡度
我国自然资源安全及其研究进展
2006年
在提出我国自然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指出了自然资源安全的基本属性、国家及国民自然资源安全观,研究了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和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优化途径。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安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一步研究的主体方向。
王贵成曹平张钦礼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保障程度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凿岩爆破参数优选被引量:30
2009年
为了得到合理的凿岩爆破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优选。经过简化,以炮孔间距和排距作为输入因子,以总炸药单耗作为综合输出因子;通过有限次的爆破正交试验,建立网络学习、训练样本,优选出最佳的网络模型;增加各输入因子水平,组合成预测、优选样本,从而搜索出最优的凿岩爆破参数。以新桥硫铁矿为例,优选出炮孔间距为1.30m,排距为1.10m;预测总炸药单耗为0.4597kg/t,比原炸药单耗(0.8288kg/t)降低44.53%。
王新民赵彬王贤来张钦礼
关键词:凿岩爆破BP神经网络正交试验
高硫尾砂用作胶结充填骨料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采矿领域,尤其是将选矿厂产生的高硫尾砂用作胶结充填骨料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采用水泥、高硫尾砂混合料中,加入比例为混合充填料总质量的1-50%的粉煤灰,制备充填砂浆,充填浆体质量浓度为50%-80%。通过添加粉...
王新民张钦礼黎全邓金灿陈嘉生过江
文献传递
全尾砂充填体正交-BP神经网络强度预测被引量:9
2016年
某矿山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需加入减水剂以保证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其充填体强度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化学物理作用。为了解各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准确预测其强度,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的BP神经网络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预测过程中,为提高样本可信度,以料浆浓度、灰砂比、减水剂比例为影响因素,设计了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方案作为研究数据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了各因素对全尾砂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充填体早期强度(7 d)影响最大的是料浆质量浓度,其次为灰砂比、减水剂比例,对充填体后期强度(28 d)影响最大的是灰砂比,其次为料浆浓度、减水剂。以7 d、28 d强度为输出因子,运用BP神经网络对充填体强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为9.98%,平均误差为2.71%,精度较高,预测可靠性强,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恒亮张钦礼王新民肖崇春
关键词:全尾砂减水剂正交试验胶结充填体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