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7)和观察组(n=99)。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结构式心理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Barthel指数、SAS、SDS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够提高AMI患者自我效能,同时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预后。
- 王霞蔡蕾徐丹张道良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结构式心理干预自我效能焦虑抑郁
- 心房颤动疾病链及临床治疗关键技术
- 刘旭姜伟峰秦牧张宇周立张道良徐楷吴绍
-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房颤总体患病率为0.77%。房颤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1倍,脑卒中的发生率是窦性心律人群的4-7倍。房颤病因至今不详,也依旧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药物,导管消融在近二十年取...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律失常
- 长程持续性房颤与上腔静脉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与上腔静脉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10例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在术中通过标测导管评估与房颤维持相关的上腔静脉的情况。结果:仅2例(0.95%)患者长程持续性房颤被证实与上腔静脉有关。至术后12个月随访结束时,126例(60.00%)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112例患者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复发组患者右心房扩大的比例较高(65.48%对48.41%,P=0.02),房颤持续时间更长[(75.12±46.42)个月对(44.30±34.82)个月,P<0.05],左心房内径更大[(49.20±5.97)mm对(45.04±5.31)mm,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和房颤持续时间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很少检测到房颤与上腔静脉有关,行射频消融术时没有必要行经验性的上腔静脉电隔离。
- 张道良徐楷王泽呈姜伟峰邹广琛吴绍辉刘旭
- 关键词:心房颤动上腔静脉导管消融
-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及导管消融关键技术
- 刘旭姜伟峰秦牧周立张道良徐楷吴绍
-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房颤总体患病率为0.77%。房颤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1倍,脑卒中的发生率是窦性心律人群的4-7倍。房颤病因至今不详,也依旧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药物,导管消融在近二十年取...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资料药物治疗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超声在斑块诊断上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颈动脉超声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健康体检者中斑块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50名体检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70例)和正常组(80名);将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依据其斑块类型再分为非钙化斑块组(60个)和混合斑块组(180个)。所有体检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同时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形态。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IMT厚度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59例(占84.3%);冠状动脉正常组中IMT厚度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0例(占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68,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的非钙化斑块组颈动脉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73,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斑块形态与冠状动脉CTA斑块类型有一定相关性。
- 周霞朱兵朱少群张小方苗艳芳张道良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斑块冠状动脉硬化
- 冠状动脉CT结合心肌灌注成像在无症状性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
- 常城谢文晖雷贝王利华张道良郑志春
- 高精密度标测技术在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高精密度标测技术是近年来随着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和导管制造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概念。目前高精密度标测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因其更高的标测效率和更高的分辨率,有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就高精密度标测技术在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邹广琛张道良刘旭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心律失常
- 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导管消融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不同消融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入选240例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诊治中心接受三维标测系统( Carto)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男138例,女102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 CPVA)及心房碎裂电位( CFAE)消融,B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C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消融后未能转复窦性心律患者均行直流电复律。消融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比较3组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随访(36±7)个月,单次消融后成功率 A 组37.5%、B组52.5%、C组55.0%,多次消融后成功率A组60.0%、B组75.0%、C组76.3%( P〈0.05)。各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CPVA+CFAE的基础上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有助于提高成功率,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效果不确切。
- 徐楷刘旭王远龙周立赵亮姜伟峰张晓栋吴绍辉张道良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线性消融
- 培美曲赛联合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引流胸腔积液后,培美曲赛联合白介素-2(IL-2)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20,包括肺腺癌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和乳腺癌3例)和单药治疗组(n=15,包括肺腺癌1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和乳腺癌2例)。先行胸腔置管引流,待积液引净、肺复张后,联合治疗组经导管注入培美曲赛200mg和IL-2 3×106 U,单药治疗组仅注入IL-2 3×106 U,去枕平卧后每10~15min转动体位,共翻身3圈,保留48h后抽净积液并拔管。结果:联合治疗组CR 14例(70.0%),PR 4例(20.0%),NC 2例(10.0%),总有效率90.0%。单药治疗组CR 3例(20.0%),PR 4例(26.7%),NC 8例(53.3%),总有效率46.7%。随访3和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SD为88.9%和77.8%,单药治疗组为57.1%和28.6%。两组均无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和>2cm的胸膜增厚发生。联合治疗组有3例(15.0%)出现轻度恶心和胃纳减低,甲氧氯普胺和维生素B6治疗后好转,单药治疗组无胃肠反应发生;联合治疗组有6例(30.0%)出现轻度胸痛,7例(35.0%)有低热,单药治疗组有4例(26.7%)轻度胸痛,5例(33.3%)低热,应用新癀片或吲哚美辛栓剂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培美曲赛联合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良张道良张颖顾月清
-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白细胞介素2
- 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房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Va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小鼠心房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对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皮下埋植Ang-Ⅱ微量渗透压泵[750 ng/(kg·min)]构建小鼠心房纤维化模型。建模后每日给予60 mg/kg Sac/Val灌胃治疗小鼠(Ang-Ⅱ+Sac/Val组,n=10)。假手术组(n=10)和Ang-Ⅱ模型组(n=10)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28天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心脏组织包埋并切片后天狼星红染色评估心房纤维化程度,心房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心房组织中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2/3(p-Smad2/3)的蛋白表达量。20μmol/L Sac/Val预处理后,经1μmol/L Ang-Ⅱ刺激后检测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型转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果与Ang-Ⅱ组小鼠相比,Ang-Ⅱ+Sac/Val组小鼠的心房纤维化及左心房扩大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Sac/Val孵育心房成纤维细胞可明显抑制Ang-Ⅱ介导的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胶原I(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的m RNA表达(P<0.05)。同时,Ang-Ⅱ+Sac/Val组小鼠的心房组织中TGF-β1及p-Smad2/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Ang-II组(P<0.05)。结论Sac/Val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激活,抑制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型转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进而明显改善Ang-Ⅱ介导的心房纤维化。
- 王倩张道良李毅刚
- 关键词:心房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