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贤达

作品数:104 被引量:866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电子电信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0篇信号
  • 20篇信号处理
  • 18篇雷达
  • 14篇盲信号
  • 12篇独立分量分析
  • 12篇信号分离
  • 12篇盲信号分离
  • 11篇目标识别
  • 7篇多用户
  • 7篇多用户检测
  • 7篇自适应
  • 6篇信道
  • 6篇噪声
  • 6篇雷达目标
  • 5篇多用户检测方...
  • 5篇通信
  • 5篇自然梯度
  • 5篇自适应辨识
  • 5篇多址
  • 5篇波束

机构

  • 91篇清华大学
  • 19篇西安电子科技...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许昌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4篇张贤达
  • 11篇丁建江
  • 10篇杨恒
  • 7篇朱孝龙
  • 6篇陈滨宁
  • 6篇李衍达
  • 6篇赵锡凯
  • 5篇隗炜
  • 4篇周小波
  • 4篇保铮
  • 4篇李剑
  • 4篇李小军
  • 4篇楼顺天
  • 4篇冶继民
  • 4篇王德军
  • 3篇何明浩
  • 3篇周雷
  • 3篇周雷
  • 3篇陈建峰
  • 3篇宋宇

传媒

  • 25篇清华大学学报...
  • 11篇电子学报
  • 7篇西安电子科技...
  • 6篇电子与信息学...
  • 5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科学(E...
  • 3篇信号处理
  • 3篇电子科学学刊
  • 3篇第五届全国信...
  • 2篇自动化学报
  • 2篇通信学报
  • 2篇现代雷达
  • 1篇电视技术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电路与系统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2篇2003
  • 20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均匀圆阵的宽频段二维零点预处理MUSIC算法被引量:4
2002年
该文基于多圈均匀圆阵(UCA),在UCA-RB-MUSIC算法(Mathews等,1994)和一维零点预处理算法(魏平等人,199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任意设置响应零点的宽频段二维MUSIC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保持了UCA-RB-MUSIC算法的高精度、高分辨力和降低了运算量的前提下,在宽频段内对于空间干扰信号的抑制有较好的效果。
何明浩李膺东张贤达
关键词:MUSIC算法均匀圆阵宽频段波束形成器
一种新的近场源三维参数联合估计算法被引量:10
2003年
本文研究近场源距离、频率和到达角(DOA)三维参数的联合估计问题,并提出一种计算有效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矢量估计信号参数,不需要谱峰搜索且各参数自动配对。此外,新算法使用四阶累积量,因此适用于任意的加性高斯噪声环境。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陈建峰张贤达
关键词:阵列信号处理DOA估计频率估计四阶累积量
基于最大峰度准则的非因果AR系统盲辨识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结合最大峰度准则和非线性优化理论中的梯度法,设计了一种非因果AR系统的盲辨识算法,并证明了它的全局收敛性,给出了它在平衡点附近的收敛速度.算法通过构造逆滤波器的方法来进行盲辨识,同时通过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自学习算法将逆滤波器的系数逼近AR系统的参数.由于采用了高阶累积量,算法对高斯观测噪声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仿真的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赵锡凯张贤达
关键词:盲辨识系统辨识
非平稳/非高斯环境下的信号辨识与检测
张贤达李衍达保铮时宇俞翔肖创柏周雷赵锡凯周小波陈滨宁
该成果是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总结。本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非平稳/非高斯环境下的信号辨识和信号检测的关键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许多创新贡献...
关键词:
关键词:信号处理信号检测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超定盲信号分离被引量:24
2004年
该文研究超定盲信号分离,即观测信号个数不少于源信号个数情况下的盲信号分离问题。作者 从分离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出发,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超定盲信号分离代价函数,接着推导了一 般梯度学习算法。此后,借助于相对梯度的概念,证明超定盲信号分离与通常的完备盲信号分离具有相同形 式的自然梯度算法。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朱孝龙张贤达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独立分量分析自然梯度
Rayleigh信道下的支持向量机多用户检测方法被引量:8
2002年
在BPSK调制的DS-CDMA中,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多用户检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将接受向量分成+1和-1两类,达到检测的目的。与MMSE方法不同的是,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目的是找出一个能将训练向量中信号为+1和信号为-1的两类数据分离的最佳分离超平面。从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Rayleigh信道,这种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方法与MMSE多用户检测器相比,输出能达到较低的误码率。
杨恒张贤达
关键词:RAYLEIGH信道支持向量机多用户检测码分多址系统
有限预测混合交叉有效平滑法
2000年
在信号去噪声中 ,要同时去除脉冲噪声和白噪声 ,并保持信号的突变现象 ,有一定的困难。研究了左预测和右预测 ,及交叉有效 (CV)平滑法 ,并证明了 CV平滑中的两个限制条件。提出了有限预测混合 CV平滑法去噪 ,能同时达到以上目的。分析了该方法的根信号特征。并通过模拟试验检验了该方法 ,并与有限混合中位数滤波 (FMH )法和自适应小波收缩法 (WSA )作了比较 ,试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并优于 FMH和 WSA。
周小波张贤达
关键词:信号处理噪声
基于独立矢量基的波达方向估计被引量:5
2002年
独立分量分析可从线性混合的信号中分离出彼此独立的信号源,也就是利用独立矢量基对混合的信号进行分离,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与盲信源分离等价。该文利用通过非线性最小均方准则获得的独立矢量基,并且根据其所具有的特性,将其应用于均匀线阵的信号波达方向估计。
李小军张贤达保铮
关键词:盲源分离独立分量分析波达方向信号分析
信源数目未知和动态变化时的盲信号分离被引量:27
2005年
研究源信号数目未知与/或动态变化情况下的盲信号分离问题.首先证明若混合矩阵满列秩(观测信号的数目m不小于源信号的数目n),则互信息是盲信号分离的对比函数;在互信息的全局极小值点即分离点处,盲信号分离系统的输出除了零分量外,其他非零分量是希望提取的源信号.其次,利用混合矩阵的转置和m个观测信号向量构成的矩阵以概率1具有相同的零空间这一性质,只需少量观测样本就可以估计源信号的数目n,进而检测其动态变化情况.源信号数目未知且动态变化的盲信号分离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理论和算法的有效性.
冶继民张贤达朱孝龙
关键词:盲信号分离独立分量分析自然梯度互信息神经网络
色噪声环境下的快速DOA估计算法被引量:5
2003年
提出了一种色噪声环境下的DOA估计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协方差矩阵差法进行预处理,克服了色噪声对空间谱估计的影响.由于不需对变换后的数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所以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这一算法的有效性.
陈建锋吴云韬张贤达
关键词:色噪声DOA阵列信号处理空间谱估计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