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荣天

作品数:54 被引量:1,022H指数:1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城镇化
  • 10篇县域
  • 10篇城市
  • 9篇土地利用
  • 7篇县域城镇
  • 5篇乡村
  • 5篇乡村性
  • 5篇旅游
  • 4篇省际
  • 4篇丘陵
  • 4篇丘陵区
  • 4篇县域城镇化
  • 4篇长江
  • 4篇长三角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宁镇扬
  • 3篇县域经济
  • 3篇利用效率
  • 3篇空间结构

机构

  • 39篇安徽师范大学
  • 1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皖西学院
  • 3篇扬州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市国土资...

作者

  • 53篇张荣天
  • 23篇焦华富
  • 10篇张小林
  • 4篇李传武
  • 3篇管晶
  • 1篇韩玉刚
  • 1篇李红波
  • 1篇郭文

传媒

  • 6篇池州学院学报
  • 4篇经济地理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测绘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15篇2015
  • 1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59
2017年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网络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建构;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空间流动、交通综合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
张荣天
关键词:城市群网络结构SNA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农用地效率评价及类型分区被引量:8
2014年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通过DEA模型计算1994-2012年长江三角洲县域农用地效率,运用变异系数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农用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利用空间自相关Gi*指数模型对农用地效率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994-2012年长江三角洲县域农用地利用效率不断上升,区域整体以技术效率驱动为主要模式。长江三角洲农用地效率的变异系数不断增大,效率县域差异日益显著;且农用地效率呈现东—西向递增,南—北向倒"U"字型形态。长江三角洲农用地效率可划分为高效率区、中高效率区、中低效率区、低效率区4种基本类型,高、中高区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及绍杭甬地区,而低、中低效率区主要分布在通泰扬及台舟等地,并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效率提升相关建议。
张荣天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DEA模型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基于2000~2012年实证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从规模、质量、潜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2012年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值;并通过ESDA模型揭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值增幅达到32.29%,变异系数CV上升说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县域经济全局上呈现出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集聚型发展模式;局部上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芜湖、合肥的县(市),而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池州、安庆的县(市),且分异格局相对稳定。并从重组城镇空间结构、调整城市产业格局、完善区域基础设施3个方面提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建议。
张荣天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皖江城市带
宁镇扬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以镇江市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基于镇江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分形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镇江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镇江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总体上呈分形特征,各土地利用类型分维数D介于1.075~1.234;分维数D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园地>耕地,而稳定性指数Ssk介于0.2~0.4之间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40%左右,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总体不高;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地貌特征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存在差异,同时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在不同地貌区也存在着显著的分异规律;耕地和林地在镇西丘陵区和镇东平原区呈现出相异的分形特征,建设用地、水域在镇东平原区的空间结构稳定性较低、复杂性较高。
张荣天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形丘陵区
基于DEA的安徽省建设用地效率分析
2014年
以安徽省为研究区,运用DEA模型测度2000-2012年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于GIS分析平台,运用Jenks断裂法、趋势面分析、局域G*指数等方法对2000-2012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效率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效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近13年间效率上升了31.5%,规模效率是影响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2)2000-2012年建设用地效率演变呈现出东—西向递增,南—北向"拱"形分布;(3)根据局域G*指数划分效率4种类型区,其中效率H-H区主要集聚在皖江地区,L-L区主要集聚在皖北地区,研究为区域建设用地科学、合理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借鉴。
张荣天焦华富
关键词:DEA
转型期省际城市化效率格局演变与成因探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中国31个省域单元为例(未涉及港、澳、台地区),从城市投入和产出2个基本维度上建立效率指标体系,应用改进DEA模型计算2000―2012年的省际城市化效率;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效率重心模型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省际城市化效率格局演变及成因展开实证探讨。研究表明:1)2000年以来中国省际城市化效率区域不均衡性显著,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技术效率驱动模式,而中西部地区表现为规模效率驱动模式;2)2000―2012年省际城市化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全局上均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局部上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具有相似集聚演化特征;城市化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的重心主要向东南方向偏移,而规模效率的重心主要向西南方向偏移;3)区位条件及禀赋、产业结构差异、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市场化水平是影响转型期省际城市化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成因。
张荣天焦华富
关键词:城市化效率
泛长三角地区农用地资源利用效率与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运用修正DEA模型测度1999-2013年区域农用地资源利用效率值。通过ESDA模型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3年泛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以提升为主要趋势,技术效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农用地利用总体表现出技术效率驱动模式。全局上,泛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出空间自相关,效率高(低)的城市空间表现集聚分布。局部上,效率H-H类型主要分布在苏锡沪地区,H-L类型主要集中在杭甬、宁镇及皖江地区,L-H类型主要集聚在苏中、皖南及浙西南地区,而L-L类型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皖北及皖西地区。最后,结合效率空间格局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泛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利用的优化路径。
张荣天
关键词:农用地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被引量:90
2015年
以中国省域单元为例(因资料有限,未涉及港、澳、台地区),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算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其次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来揭示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空间演化规律;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度C值[0.5,0.8],总体处在磨合阶段;而系统协调度D值[0.3,0.5],总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2)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具有显著地域空间分异,东部地区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3)未来东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发展环境;而西部地区等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区域发展优势,实现未来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张荣天焦华富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
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测度与格局演变被引量:2
2015年
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基础之上构建新型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并通过ESDA分析模型探讨2000—2012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在[0.401,0.711]范围内波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CV(变异系数)持续提升也表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不断显著;全局上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特征,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局部上将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其中新型城镇化H-H区主要集聚在"芜-马"核心区,并逐渐向铜陵等地演化;而LL区主要分布在岳西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祁门县等县,并且维持较稳定的空间分异格局.
张荣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58
2016年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向,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式命题,对"传统城镇化"进行反思与建构,梳理、总结及述评新型城镇化研究有助于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论文主要从内涵界定、指标构建、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等方面对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尺度、方法及内容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展开述评,并尝试性构思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应积极深化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拓宽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视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框架,积极发挥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实践指导性价值。
张荣天焦华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