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7篇心肌
  • 6篇心室
  • 5篇心室功能
  • 5篇左心
  • 5篇描记
  • 5篇描记术
  • 5篇超声斑点追踪
  • 4篇心肌病
  • 4篇左心室
  • 4篇肌病
  • 4篇梗死
  • 3篇心动描记术
  • 3篇心动图
  • 3篇型心
  • 3篇造影
  • 3篇左室
  • 3篇斑点追踪技术
  • 3篇超声斑点追踪...
  • 3篇超声心动描记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邓又斌
  • 12篇熊莉
  • 12篇张芸
  • 11篇余芬
  • 10篇申屠伟慧
  • 6篇黄润青
  • 5篇杨好意
  • 4篇张清阳
  • 4篇毕小军
  • 2篇黎春雷
  • 2篇伍玉晗
  • 1篇石珍
  • 1篇申屠伟惠
  • 1篇黎鹏
  • 1篇朱英
  • 1篇王红英
  • 1篇刘晓
  • 1篇魏翔
  • 1篇黄润清

传媒

  • 6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5篇2008
  • 7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的不同步性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的不同步性。方法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1例高血压病患者及21例正常人,分别记录并存储二尖瓣环、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左心室短轴二维图像;获取其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曲线。分别测量每个节段从心电图R波到峰值径向应变之间的时间(Trs)和从心电图R波到峰值圆周应变之间的时间(Tcs);并且分别计算每个患者18个节段Trs的标准差(Trs-18SD)和18个节段Tcs的标准差(Tcs-18SD)。将HCM组患者所有心肌节段分为肥厚节段与非肥厚节段心肌,比较两组间Trs和Tcs的差异。结果HCM组患者Trs-18SD明显高于HHD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CM组:(83±18)ms,HHD组:(52±15)ms,对照组:(46±9)ms,P<0.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CM组患者Tcs-18SD明显高于HHD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CM组:(84±18)ms,HHD组:(48±10)ms,对照组:(46±10)ms,P<0.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肥厚节段心肌Trs明显低于非肥厚节段心肌(341±42vs388±40,P<0.05);而肥厚节段心肌Tcs虽然低于非肥厚节段心肌,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存在不同步性,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为评估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毕小军邓又斌申屠伟慧余芬熊莉张芸杨好意黎春雷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HCM患者21例,正常对照者21例,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位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①HCM组与正常组心尖位二维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外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肌整体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尤以肥厚节段较多的乳头肌水平明显(P〈0.01)。结论HCM患者肥厚与非肥厚节段于左室纵向及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均受损,并且径向收缩功能受损以心内膜下心肌为主。
余芬邓又斌申屠伟慧熊莉张芸杨好意黄润青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室功能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与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同步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strain,2DS)技术在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部图像及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高帧频图像,应用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测量纵向心肌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同时应用2DS软件分别测量短轴及长轴上各节段径向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定义前问隔、后壁对应节段达峰时间差值为左心室同步化指数(AT),以比较TVI与2DS在评价左室心肌运动同步性的应用价值。结果2DS长轴基底段及2DS短轴基底段与TVI比较,△T值明显增大(P〈0.01);2DS短轴中间段与TVI比较,△T明显增大(P〈0.01)。2DS短轴各节段△T与2DS长轴对应节段△T比较明显增大,且在基底段及中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S长轴各节段不同步例数及检出率均高于2DS短轴及TVI,且基底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DS短轴各节段不同步例数及检出率与T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对左室运动不同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VI法和超声斑点追踪左室短轴径向应变法。
刘晓邓又斌熊莉申屠伟慧张芸伍玉晗石珍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室功能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扭转角度,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扭转角度的变化。方法 45例正常人及45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基底部、心尖部)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及整体旋转角度(心尖与基底部旋转角度之差值)。45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左室收缩功能分为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组(LVEF≥50%,23例)和LVEF减低组(LVEF%50%,22例)。结果心肌梗死患者LVEF减低组心尖部整体旋转角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1.72)°对(10.62±3.11)°,P〈0.001],左室整体水平扭转角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6±7.71)°对(27.09±16.42)°,P〈0.001],基底部旋转角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患者LVEF正常组与对照组对比,心尖部各节段及整体旋转角度、扭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室扭转角度与LVEF有显著相关性(r=0.63,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测量心肌的旋转及扭转角度。心肌梗死患者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整体水平扭转角度明显减低,并与室壁运动异常部位及LVEF有一定关系。
熊莉邓又斌申屠伟慧余芬张芸黄润青张清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收缩斑点追踪显像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扭转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扭转及左心扭转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获取31例DCM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短轴各个水平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DCM组及正常组的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和旋转角度、达到旋转角度峰值时间百分比,以及最大圆周应变、扭转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整体最大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心尖部达峰值角度时间较正常人提前。且左心室短轴各水平总体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均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左心室扭转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DCM患者的左心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对DCM左心收缩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芸邓又斌张清阳申屠伟惠熊莉余芬黄润青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心肌病扩张型心室功能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被引量:3
2007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EE)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发生各个系统和脏器损害。心血管系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的重要脏器之一,文献[1]报道52%~89%的SLE患者有心脏受累。大多数心脏受累患者在病程早期无临床症状,但发生冠状动脉明显病变时可危及生命,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红英邓又斌杨好意中屠伟慧熊莉余芬张芸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ERYTHEMATOSUS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超声
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方法18例准备进行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5天行RT-MCE检查,并于术后3个月再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分析采用18节段分析法,分为运动正常、运动减弱、无运动和反常运动。心肌存活定义为术后超声检查室壁运动明显改善。将造影结果分为3种情况:充盈缺损,造影剂充盈延迟、回声稀疏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回声均匀性增强。其中后两种情况定义为存活心肌。结果在1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检出109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运动减弱为47个,无运动为56个,反常运动为6个。注射造影剂后回声均匀性增强的心肌节段中有2个节段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术后运动均改善;回声不均匀或心内膜下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14个,术前室壁无运动有24个节段,术后运动改善20个;充盈缺损的心肌节段中术前室壁运动减弱有21个节段,术后运动均未改善,术前室壁无运动32个,术后运动改善2个。RT-MCE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7%、78.9%。结论RT-MCE能比较准确的判断心肌梗死后心肌的存活性。
申屠伟慧邓又斌黄润青黎鹏魏翔杨好意张芸熊莉余芬伍玉晗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存活性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被引量:60
2007年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共177个,其中158个节段通过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获得二维应变值。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熊莉邓又斌申屠伟慧余芬张芸黄润青张清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室功能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二维应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9
2007年
目的 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各个节段二维应变。方法 对21例正常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同时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心尖位纵向应变,检验二者对同一部位应变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二维应变所测得心尖位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依次递增,基底段最小,心尖段最大。二维应变测量重复性高,心尖位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1.5%,观察者间为1.8%;短轴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6.1%,观察者间为14.2%;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纵向应变变异系数观察者内为65.1%,观察者间为78.3%。结论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节段二维应变不依赖室壁运动的方向,具有较高重复性,其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莉邓又斌申屠伟慧余芬张芸杨好意张清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大量心包积液对左室局部收缩期峰值二维应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大量心包积液对左室局部收缩期峰值二维应变的影响。方法采集1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与18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位左室长轴、二腔、四腔切面以及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切面的高帧频动态二维图像。用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比较大量心包积液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结果尽管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9.23±7.36]%vs[72.39±6.04]%,P>0.05),但其所有短轴径向、大部分纵向、部分圆周收缩期峰值二维应变指标较正常人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量心包积液对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和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存在一定的影响。
申屠伟慧邓又斌毕小军黄润清熊莉余芬张芸黎春雷
关键词:心包积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