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盛周

作品数:86 被引量:4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生物学
  • 16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细胞
  • 35篇化道
  • 34篇消化道
  • 32篇组织化学
  • 19篇内分泌
  • 19篇分泌
  • 18篇内分泌细胞
  • 18篇分泌细胞
  • 17篇免疫
  • 14篇组织化学定位
  • 14篇免疫组织
  • 14篇免疫组织化学
  • 14篇化学定位
  • 12篇牛蛙
  • 11篇扬子鳄
  • 10篇黏膜
  • 8篇消化道内分泌...
  • 8篇消化道黏膜
  • 8篇酶组织
  • 8篇酶组织化学

机构

  • 82篇安徽师范大学
  • 9篇安徽省扬子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三明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省宿松县...

作者

  • 86篇张盛周
  • 22篇吴孝兵
  • 12篇陈壁辉
  • 10篇周乃珍
  • 10篇王朝林
  • 8篇郭慧
  • 7篇张志强
  • 6篇潘洪珍
  • 6篇陈洪洪
  • 6篇朱联九
  • 5篇黄徐根
  • 5篇魏超
  • 5篇朱升学
  • 4篇宋华
  • 4篇倪旻
  • 4篇戴光云
  • 4篇赵帅
  • 4篇祝雪
  • 3篇陆卫
  • 3篇李洋

传媒

  • 19篇中国组织化学...
  • 8篇动物学杂志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激光生物学报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Curren...
  • 5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动物
  • 2篇三明学院学报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养殖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序贯的索拉非尼与化疗药物联用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
2011年
应用MTT法检测了靶向性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分别与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紫杉醇(PTX)等4种化疗药物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拉非尼与4种化疗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均要好于单独用药,对细胞的IC_(50)明显低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效果受到给药序贯的影响,索拉非尼先于化疗药物给药,CI值(除与紫杉醇联用)均大于1,表现为拮抗效应;索拉非尼后于化疗药物给药,CI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可供肝癌临床治疗参考,有助于临床降低用药剂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
魏超蒋焱熠韦金鑫郭慧周乃珍张盛周
关键词:索拉非尼化学治疗肝癌
两种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比较被引量:47
2001年
应用 5 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 ,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 5 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 5 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 ,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 (具胞突 )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 ,肠道段则以长梭形细胞为主。眼镜蛇 5 HT细胞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 ,食道最低 ;乌梢蛇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 ,直肠最低。肠道段两者分布特点相同 ,从十二指肠至直肠分布密度渐疏。本文还对两种蛇 5 HT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张志强张盛周吴孝兵
关键词:消化道5-HT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3种水解酶活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以太湖南北方向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水解酶活性测定方法,考察了冬夏季节碱性磷酸酶(APA)、芳基硫酸酯酶(ARS)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FDA)3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同步分析了酶活性与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水解酶活性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均具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同时亦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即河口区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而湖心区较低。APA、ARS酶活性、TP、温度及LOI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FDA与另外两种水解酶的相关性不高(p>0.05)。同时亦发现多数重金属离子(除Sr)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孙善峰倪旻张盛周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酶活性重金属离子富营养化
RNAi在药物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RNA干扰是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诱发的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表达沉默。随着RNAi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发展,RNAi已经应用在药物研究的各个领域,特别在药物开发上能够解决一些如药物靶点的鉴定、优化药靶等瓶颈问题,在节约研发时间的同时加速药物的临床研究。RNAi是药物研究的领域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技术工具。
朱联九张盛周
关键词:RNAISIRNA
两种切片方法检测肝糖原染色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石蜡和冰冻两种不同切片用于检测牛蛙肝糖原的效果。方法采用石蜡和冰冻两种切片方法制作牛蛙肝脏切片,高碘酸希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s,PAS)染色法对肝糖原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光密度分析糖原含量。结果PAS染色显示肝糖原为紫红色或红色颗粒,冰冻切片中糖原颗粒明显大于石蜡切片,光密度分析显示,石蜡切片中糖原流失明显,与冰冻切片相比,糖原流失了约28%。结论两种切片均可用于糖原检测,冰冻切片制作环节较少、耗时短且染色过程中糖原不易流失。
张继太祝雪张盛周
关键词:冰冻切片石蜡切片PAS染色
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定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食道、胃贲门部和胃体中未见分布。肠道5-HT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依次减少,至大肠又显著升高(P<0.01)。5-HT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锥形,肠上皮中锥形5-HT细胞通过顶部较长的胞突通向肠腔,基部较宽的胞体与固有层相接触。结论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中国穿山甲消化道中5-HT细胞的分布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张盛周王洋孙晟
关键词: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扬子鳄消化系统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其内分泌细胞研究
吴孝兵张盛周潘鸿春谢万树王朝林聂继山汪仁平陈壁辉
该项目从超微结构、细胞学及内分泌细胞生理学角度,对扬子鳄消化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扬子鳄的舌腺可能有退化的泌盐功能;扬子鳄食道上皮纤毛细胞游离缘除具有纤毛外,还有微绒毛;其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基底质膜向...
关键词:
关键词:扬子鳄人工饲养
针对c-Met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技术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对肝癌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和基因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
张盛周
关键词:C-METRNA干扰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iRNA技术降低c-Met表达对肝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c-Met是肝细胞因子(HGF)受体,属Ⅱ型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且具有组成性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和恶化密切相关。我们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5种不同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
张盛周李朝军潘飞燕
文献传递
胡子鲶消化道黏膜ACP、ALP、ATPase、NSE、POX和SDH的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胡子鲶(Clarias fuscus)消化道黏膜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腺苷三磷酸酶(ATPase)、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重要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在胡子鲶消化道7个部位取样,采用冰冻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酶活性。结果 ACP在胃贲门和前肠活力最高,食道、中肠和后肠次之,胃体和胃幽门酶活力显著较低。ALP在肠道各部位活力较高,在食道和胃中酶活力显著较低。ATPase除在食道酶活力显著较低外,在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较高的活力。NSE在胃幽门和后肠酶活力显著较高,胃贲门和胃体次之,在食道、前肠和中肠酶活力显著较低。POX主要分布于后肠、胃体和幽门,在胃贲门和前肠酶活力显著较低。SDH在胃和前肠酶活力较高,中肠和后肠次之,食道中酶的活力微弱。结论根据6种酶的主要功能和各自的分布特点可推断,胡子鲶前肠和中肠有较强的吸收蛋白质和细胞内消化功能,胃幽门是脂类的主要消化部位,前肠和中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任秋楠陈婷婷陈娴娴韦勤勤李恩张盛周
关键词:胡子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