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科
  • 4篇外循环
  • 4篇急诊
  • 3篇危重
  • 3篇急诊体外循环
  • 2篇凋亡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胸外
  • 2篇胸外科
  • 2篇再灌注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体外循环技术
  • 2篇缺血
  • 2篇危重患者
  • 2篇灌注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张永健
  • 9篇金小寅
  • 6篇游庆军
  • 5篇常建华
  • 5篇蒋锡初
  • 2篇谢宗涛
  • 1篇王嘉玮
  • 1篇翁鸢
  • 1篇王振军
  • 1篇崔少庸
  • 1篇沈振亚
  • 1篇王朝阳
  • 1篇蒋峰
  • 1篇李晓林
  • 1篇汲克强
  • 1篇蔡铭
  • 1篇王志强
  • 1篇任军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羟基异黄酮对兔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GST)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结扎雄兔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I/R模型:心肌缺血40 min,然后再灌注2 h。分4组:Sham组:冠脉不结扎;I/R组;GST+I/R组:心肌缺血前5 min静脉注入1.0 mg/kg GST;Vehicle+I/R组:心肌缺血前5 min静脉注入1 mL二甲基亚砜。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活性,再灌注结束后通过Evans蓝-TTC染色判断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I/R组及Ve-hicle+I/R组相比,GST+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活性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而前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肌缺血前给予GST能有效地减轻心肌I/R损伤,抗凋亡和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是其发挥效应的两条途径。
金小寅张永健汲克强
关键词:三羟基异黄酮心肌保护凋亡
普胸外科中急诊体外循环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应用急诊体外循环 (ECPB)抢救普胸外科危重病人的效果 ,探讨ECPB开展的条件、方法及临床应用指征。方法 应用ECPB抢救普胸外科危重病人 7例 ,术中紧急实施供血插管及肝素化措施 ,建立体外循环 ,抢救病人生命。结果  7例中 6例存活 (生存率 85 7% ) ,1例心肺复苏成功 ,但由于体外循环建立前缺氧时间过长 ,术后 2周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的 4例 1a内死于癌复发。结论 ECPB是抢救普胸外科危重病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恶性肿瘤病人中仅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病人生命时使用。
游庆军沈振亚金小寅蒋锡初常建华张永健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普胸外科危重病人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33例报告
2010年
1995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癌1257例,其中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3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50~82岁,平均65岁。其中食管中上段癌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后9例,经左胸手术后16例,经右胸及腹部手术后8例。颈部吻合全部采用手工,胸部吻合全部采用吻合器。33例吻合口瘘中术前血常规中血红蛋白70~120 g/L,平均92 g/L,
张永健金小寅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颈部吻合胸腔引流中毒症状修补术
急诊体外循环在抢救胸心危重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应用急诊体外循环 (ECPB)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 ,并探讨其开展的条件和临床应用指征。方法 :1988-0 2~ 2 0 0 2 -0 2年紧急应用 ECPB抢救危重患者 11例。结果 :11例中 10例成活 (成活率 91% ) ,1例心肺复苏成功 ,但由于 ECPB前缺氧时间长达 3 5m in,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蒋锡初常建华金小寅游庆军翁鸢张永健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急症心脏骤停危重患者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下急诊心外科手术13例被引量:2
2005年
李晓林游庆军蒋锡初常建华金小寅张永健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急诊心外科手术CPB心血管手术病情恶化
子宫良性平滑肌瘤肺转移的病理分析与临床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报道两例肺部转移性良性子宫平滑肌瘤。方法: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并讨论其治疗和预后。结果:1例42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5年余发生肺部转移。复查子宫手术后切片证实为良性平滑肌瘤。另1例45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4年余发生肺部转移。两者肺部肿瘤手术活检病理检查组织形态类似原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及转移瘤均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前者肺部活检术后服用中药,未做其它治疗,随访至今3年半,双肺肿瘤无明显增多或增大。后者给予手术切除,未进行放、化疗,随访至今11个月。结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表现为在远离子宫的部位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激素依赖,病程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张永健金小寅任军
关键词:子宫良性平滑肌瘤肺转移瘤组织病理学
雌二醇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17b-雌二醇(E2)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兔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将36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心肌缺血前静脉注入1ml乙醇;早期组:心肌缺血前注入10μg/kgE2;晚期组:再灌注前注入10μg/kgE2。化学发光法测定E2的浓度,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CK-MB、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心肌梗死范围及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但早期组和晚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2对减轻心肌I/R损伤的作用是在再灌注过程中,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凋亡和减少心肌细胞坏死途径实现的。
王振军谢宗涛王志强蔡铭张永健王朝阳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凋亡坏死
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围手术期处理(附2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报告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及治疗经过,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初步经验和要点。方法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共对4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均为男性,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三联免疫治疗的方法抗排异。结果 4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未发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或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1周左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床边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后,1例存活22d,1例完全康复,随访半年患者心功能恢复Ⅰ-Ⅱ级(NYHA),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心脏移植手术后肾功能损害较常见,围手术期的肾功能保护非常重要,如符合手术指征,及早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游庆军蒋锡初金小寅常建华王嘉玮张永健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心脏病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化疗结束后培美曲塞早期、延迟治疗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获益后二线化疗药物培美曲塞(PEM)早期、延迟治疗的疗效。方法 81例晚期NSCLC患者(ⅢB或Ⅳ期)均接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一线化疗药物治疗4~6周期,病情获得缓解或稳定。随机分为早期组58例和延迟组23例。早期组在一线化疗结束21 d后开始给予PEM维持化疗,延迟组在有疾病进展后在开始PEM维持化疗。PEM用量500 mg/m2静滴,每隔21 d给药1次。结果早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较延迟组的2.7个月显著延长(P<0.001),而早期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4.7个月,与延迟组的12.4个月相比P>0.05。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乏力、胃肠道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PEM治疗接受一线化疗获益的晚期NSCLC疗效优于延迟组,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能延长总生存期。
张永健金小寅游庆军蒋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选取 37例食管癌患者于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后分别行食管超声内镜检查 ,按照UICC标准进行临床病理分期 ,所有患者在接受 1个周期的全身化疗后直接手术治疗 ,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与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相比 ,超声内镜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判断准确率高 ;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 ,超声内镜对食管癌术前病理分期判断准确率高 ,为 86 .5 %。认为超声内镜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可以作出准确判断 ,从而指导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崔少庸谢宗涛张永健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超声内镜食管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