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浆
  • 3篇血小板
  • 3篇珊瑚羟基磷灰...
  • 3篇缺损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富血小板
  • 3篇富血小板血浆
  • 2篇骨缺损
  • 1篇血氧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改建
  • 1篇牙髓
  • 1篇牙髓活力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氧饱和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再矿化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81...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9篇刘向辉
  • 9篇张林
  • 7篇黄辉
  • 5篇张磊
  • 4篇孙卫革
  • 3篇杨建
  • 2篇何美英
  • 1篇张亨国
  • 1篇张玲
  • 1篇张森林
  • 1篇张纯
  • 1篇汪文君
  • 1篇应雪霞
  • 1篇章键
  • 1篇汪俊
  • 1篇沈彬
  • 1篇张静东
  • 1篇周雯娟

传媒

  • 5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乐氟促进乳牙脱矿后再矿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多乐氟在乳牙光滑面脱矿后再矿化的效果。方法:选择3~6岁上颌乳前牙唇面脱矿患儿35例,120颗乳前牙纳入研究,每组各60颗患牙,观察组每半年涂布一次多乐氟,研究期间采用Bass刷牙法,对照组仅采用Bass刷牙法,每半年复查,观察脱矿牙面的变化。结果:6个月和1年时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个月时涂氟组再矿化成功率高于单纯刷牙组。结论:涂布多乐氟促进脱矿牙面再矿化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便捷的方法。
何美英刘向辉张林
关键词:乳牙脱矿再矿化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即刻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即刻种植时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8只实验用犬,拔除双侧下颌第2、3、4前磨牙,每个拔牙窝即刻植入1枚种植体,并制备种植体颈部的半环状骨缺损。将同一实验犬的6处种植体周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方法处理,每组2处。具体如下:A组骨缺损中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B组骨缺损中单纯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组中骨缺损空置。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制作标本,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形态学观察、测试(骨结合率)。结果:骨结合率、生物力学结果一致,均为A组最佳,B组次之,C组最差,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可促进即刻种植时种植体周围的骨生成,提高骨结合率。
张磊刘向辉黄辉张林周雯娟汪文君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结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在即刻种植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处理骨缺损效果的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或覆盖生物膜在即刻种植术中对骨再生效果的影响。方法:8只成年实验用犬,拔除双侧第2、3、4下颌前磨牙,同期植入种植体,制备种植体颈部的环状骨缺损,每侧植入3颗种植体,将种植体随机分为3组:A组,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和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B组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并覆盖可吸收胶原膜;C组作为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先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A组新生骨质较优,骨量多,B组骨缺损区无软组织长入,两者间骨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骨再生效果较差,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标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对种植体周的骨再生均有积极作用,富血小板血浆在促进骨组织生长方面优势明显,生物膜在阻挡软组织长入方面效果较优。
刘向辉张磊孙卫革黄辉张林何美英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珊瑚羟基磷灰石
三种方法对受创牙进行牙髓活力测试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用三种不同方法对近期外伤前牙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比较其准确性。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解放军81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4例上前牙创伤的82颗患牙,分别用冷测、电活力测试、血氧饱和度测试其牙髓活力,并于4、7、14、21、28 d、2、3、6月进行复查,与前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28 d,所有受试牙对冷测及电测均无反应。28 d~6月,受试牙对冷测呈阳性反应由31颗上升至75颗,电测组为29颗上升至73颗。0 d~6月,血氧饱和度值正常的受试牙数保持不变,为77颗。结论:血氧饱和度测试法对外伤牙的牙髓活力判断准确、可靠。
张林黄辉刘向辉孙卫革应雪霞章键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外伤牙
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手术步骤及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牙周病患者,拔除患牙后即刻植入48枚种植体,术后随访2年,通过分析种植体的存留率、牙周探诊深度、美学评分、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等临床参数,评价术后效果。结果:2年内共有3枚种植体脱落,成功率为94%,其余种植体在临床工作中正常行使功能,随访期内各项检查参数均保持稳定。结论:只要对拔牙窝进行严格的清创处理,去除感染源,并保证种植体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张磊黄辉张林杨建张亨国刘向辉
关键词:牙周病骨吸收
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华素片合用治疗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局部疗效。方法90例轻型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试验2组30例含服华素片;试验3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并含服华素片;疗程均为3天。观察3组药物治疗口腔溃疡的短期疗效,并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发现试验1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2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3.33%,试验3组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两两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因肽对口腔阿弗他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华素片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
孙卫革汪俊刘向辉张玲杨建张林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华素片复发性口腔溃疡
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骨缺损区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8只实验用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每个拔牙窝植入1枚种植体,并在种植体颈部对应牙槽骨上制备半环状骨缺损,将每只实验犬口内的6处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每组两处,并给予不同处理。A组:骨缺损中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并用可吸收胶原膜覆盖;B组:骨缺损中单纯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组:骨缺损中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3个月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制作含单个种植体的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测定。结果:3组标本骨缺损区均可见新骨生成,A组种植体颈部骨缺损区无软组织长入,新生骨量多,骨质成熟,成骨效果最好;B组次之,部分标本骨缺损区有软组织长入,新生骨量及骨质均不如A组。C组最差。结论:可吸收胶原膜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解,可阻止软组织向骨缺损区长入,对骨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
刘向辉张磊孙卫革杨建黄辉张林
关键词: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缺损
上颌即刻种植后牙槽骨改建的CBCT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术后可能影响上颌牙槽嵴改建的因素。方法:共80例接受上颌即刻种植的患者,在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拔牙后即刻植入80枚种植体。检查并记录如下数据:1种植体表面距颊侧牙槽嵴外侧骨板的距离;2种植体颊侧水平骨缺损距离;3种植体颊侧垂直缺损距离。并于术后4个月行二期手术时复查上述数据。依据以下3个原则进行分析:颊侧牙槽骨厚度;缺牙位置;是否因牙周病拔牙。结果:当颊侧骨板较厚时,牙槽嵴吸收量较少。前磨牙区域牙槽嵴吸收量较少。结论:颊侧骨板的厚度及缺牙位置均有可能影响术后牙槽嵴的改建。在行即刻种植术时,临床医师必须密切关注种植体颊侧骨板的厚度,水平缺损的宽度等条件。
刘向辉张磊黄辉张静东张林沈彬
关键词:影响因素
细胞-膜片复合珊瑚支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构建的细胞-膜片包裹珊瑚支架后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滴加到六孔培养板上,再滴加牛凝血酶溶液,形成凝胶样MSCs/PRP混合物,置于孵箱内培养。第1周用DMEM完全培养液,第2周用DMEM诱导培养液培养,形成细胞-膜片。将细胞-膜片取下后包裹珊瑚支架,植入供体兔颅骨直径15 mm的圆形缺损内,用自体颅骨和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8周和16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分析等,评价其骨修复效果。结果:培养的细胞-膜片厚约2 mm,呈半透明胶冻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操作性。细胞-膜片/珊瑚组修复兔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珊瑚修复组,在16周时得到完全的骨修复,与自体骨类似。结论:用MSCs和PRP在体外培养构建的细胞-膜片具有较强的成骨活性,包裹珊瑚支架后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能力。
黄辉张森林刘向辉张林张纯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富血小板血浆骨髓基质细胞珊瑚颅骨极限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