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

作品数:88 被引量:273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化学工程
  • 8篇医药卫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织物
  • 18篇棉织
  • 18篇棉织物
  • 17篇纤维
  • 16篇染料
  • 16篇纤维素
  • 15篇染色
  • 10篇制备及性能
  • 9篇活性染料
  • 8篇抗皱
  • 8篇共混
  • 7篇共混膜
  • 6篇上染
  • 6篇人发角蛋白
  • 6篇海藻酸
  • 5篇蛋白
  • 5篇印花
  • 5篇上染百分率
  • 5篇接枝
  • 4篇戊二醛

机构

  • 88篇青岛大学
  • 15篇武汉纺织大学
  • 10篇武汉科技学院
  • 6篇教育部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原工学院
  • 2篇山东滨州亚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生物化学有限...

作者

  • 88篇张林
  • 60篇朱平
  • 47篇董朝红
  • 32篇隋淑英
  • 13篇刘杰
  • 13篇张建波
  • 7篇周晓东
  • 5篇杨立邦
  • 5篇徐江涛
  • 4篇王石磊
  • 4篇闫永海
  • 4篇郑丽
  • 3篇张建英
  • 3篇张刚强
  • 3篇王炳
  • 3篇王立生
  • 3篇董宁
  • 3篇吴书伟
  • 2篇黄艳
  • 2篇王士雷

传媒

  • 21篇印染助剂
  • 15篇印染
  • 9篇染整技术
  • 4篇毛纺科技
  • 3篇纤维素科学与...
  • 2篇棉纺织技术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科技信息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纺织导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合成纤维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纺织高校基础...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胶织物转移印花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分别使用壳聚糖、戊二醛和多元羧酸并复配聚乙二醇和聚乙烯乳液对粘胶织物进行改性预处理,然后采用商业用转移印花纸进行热转移印花,可以获得良好的转移印花效果.从相对染料转移率、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手感和成本方面综合考虑,以BTCA/CA、聚乙二醇和聚乙烯乳液复配使用的效果最优.
董朝红王敏朱平张林张建波
关键词:粘胶织物改性壳聚糖戊二醛多元羧酸转移印花
活性染料无甲醛固色剂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探讨了合成条件和应用工艺条件对固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应用工艺条件为:固色剂用量为3%(owf),浴比1∶15,pH值为7,60℃固色处理30 min,80℃烘干。采用该固色工艺,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若在固色工作液中加入适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有助于提高染色织物的日晒牢度。
牛田云董朝红朱平张林谢思捷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无甲醛固色剂耐日晒色牢度
再生纤维素/TPU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DMAC/LiCl为溶剂,分别溶解纤维素与氨纶切片TPU,强烈机械搅拌共混均匀,以蒸馏水为凝固浴制备再生纤维素/TPU复合膜,用核磁共振1 H NMR分析谱图表征了TPU的结构特征,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材料万能拉伸仪对复合膜的结构及强力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WGT-S透光仪测定了复合膜的透光率,结果表明TPU引入纤维素矩阵中,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晶度,大大提高了再生纤维素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了其拉伸强度,当TPU加入量为20%(质量分数),再生纤维素膜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到65%,透光率均保持良好。
刘杰朱平刘帅隋淑英董朝红张林
关键词:再生纤维素TPU复合膜断裂伸长率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是中学教育信息化和中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胶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查和个案访谈,深入剖析了影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就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有...
张林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行腔镜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组(经口组,n=68)与经胸乳入路组(经胸乳组,n=8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侧别、肿瘤直径、BMI等)、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组手术时间长于经胸乳组[(194.1±35.1)min vs.(177.0±40.8)min,P<0.05];但在经口组完成20例后,经口组与经胸乳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3±32.7)min vs.(177.0±40.8)min,P=0.177]。经口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经胸乳组[(7.1±4.5)枚vs.(3.8±3.1)枚,P<0.01],美观满意度评分高于经胸乳组[(9.08±0.78)分vs.(8.02±0.87)分,P<0.01]。结论: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手术时间较长,但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量更多,美容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明郝丽王睿张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
海藻酸钙/明胶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用蒸馏水溶解海藻酸钠和明胶,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制得海藻酸钙/明胶复合功能膜,研究共混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透湿性及吸湿保湿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明胶含量较少时,共混膜有良好的相容性;海藻酸钙/明胶质量比为1∶0.6时,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吸湿保湿性较好。
张君贤隋淑英朱平张林董朝红
关键词:纺织纤维染整海藻酸钙明胶复合膜
9′-羟基螺噁嗪的合成及其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2009年
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通过先制备光敏变色色浆再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方法将其应用到涤纶织物上,获得了很好的光敏变色效果.讨论了粘合剂种类、用量以及焙烘条件和使用柔软剂对光敏变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制备光敏变色涤纶织物的最佳印花工艺条件:光敏变色色浆10.00%,PUI-112脂肪族聚氨酯30.00%,嗪恶QFR-410硅油柔软剂3.00%,印花增稠剂DRA 1.14%,水55.86%,120℃焙烘3 min.印花后试样耐摩擦色牢度较好,耐洗色牢度相对较差;柔软整理后试样手感有所提高,且柔软剂对光敏变色效果也没有影响.
蒋莹莹朱平董朝红张林
关键词:螺噁嗪涤纶
丽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性能被引量:2
2009年
选用直接大红4BS染料研究丽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性能,包括染色速率曲线、扩散系数、半染时间和染色速率常数,并与粘胶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染色条件下,与粘胶纤维染色相比,丽赛纤维用直接大红4BS染色的平衡上染百分率较高,半染时间较长,扩散系数较大,染色速率常数较大,染色动力学性能优于粘胶纤维。
宁辉董朝红朱平赵晓霞张林
关键词:染色直接染料动力学丽赛纤维
人发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碱-还原两浴两步法溶解人发,提取角蛋白。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为:0.1 mol/L Na OH处理1 h,采用还原体系(0.75 mol/L Na2SO3,8 mol/L尿素,0.02 mol/L SDS),在80℃水浴中溶解5 h,浴比1∶15,人发溶解率可达55%;对提取的角蛋白进行SDS-PAGE测试及FTIR测试,结果表明:角蛋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5~37 k Da,其结构以α-螺旋为主,同时含有β-转角、β-折叠及无规则卷曲。
徐江涛朱平张林隋淑英董朝红左翼
关键词:角蛋白
活性染料用印花糊料现状被引量:26
2008年
从糊料的制备方法、印花性能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介绍了近年来活性染料印花常用糊料[海藻类(海藻酸钠、海藻酸酯)、淀粉和纤维素改性类、改性瓜耳豆胶类(氧化瓜耳豆胶、醚化瓜耳豆胶)、合成增稠剂、矿物增稠剂],并据此概括了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发展前景:在合成糊料发展的同时,天然糊料将在印花糊料中占相当地位;在合成增稠剂和天然糊料各自发展的同时,混合糊料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黄艳朱平王炳张林
关键词:活性染料筛网印花糊料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