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住院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临床对照分析
  • 3篇流浪精神病
  • 3篇精神病
  • 3篇护理
  • 3篇干预
  • 3篇病人
  • 2篇定位管理
  • 2篇流浪精神病人
  • 2篇精神病人
  • 2篇精神科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药物
  • 1篇依从

机构

  • 13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深圳市精神卫...

作者

  • 13篇张春玲
  • 8篇秦性好
  • 5篇邱友胜
  • 4篇方亚明
  • 4篇高欢
  • 3篇李红
  • 3篇段卫东
  • 2篇朱艳玲
  • 2篇周云飞
  • 2篇韩佳凤
  • 2篇梁玉兰
  • 2篇程艳
  • 2篇钟进
  • 2篇范连养
  • 1篇胡纪泽
  • 1篇裘珊珊
  • 1篇张文顺
  • 1篇润海燕
  • 1篇李鹤展
  • 1篇周建军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护理学报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39
2006年
目的:探讨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特征。方法:将228例住院流浪精神病人按伴发躯体疾病与否分为研究组(伴发躯体疾病)和对照组,用自编《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及分析。结果:躯体疾病以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传染病、骨折等占前几位。研究组:各项目资料不全者比例较高(P<0.05);由慢性病防治院送入方式较多(P<0.01);入院直接原因以脏臭流浪、少语少动、扰乱交通较多,而在言语紊乱包括骂人高歌方面较少(P<0.05);医疗费用由慢性病防治院记帐付费较多,但家属付费者更少(P<0.01)。精神病院总体亏损明显。结论:流浪精神病人伴发各种躯体疾病多见,对自身及社会危害大,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重视及妥善处理。
邱友胜方亚明秦性好张春玲段卫东高欢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人躯体疾病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对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临床疗效分组,临床痊愈和显著好转者132例为显效组,临床好转和无效者71例为对照组,采用自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女性、低技术工人、阴性症状突出者、病前无诱因的疗效较差(P<0.05)。其疗效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成正相关,与日均费用成负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充分、足程,临床应重视对女性、低技术工人的治疗观察,并加强精神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邱友胜张春玲张文顺秦性好方亚明高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合并计算机认知矫正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1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42例)与计算机认知矫正合并常规药物治疗组(39例)。常规药物治疗组继续应用原药物治疗方案,合并治疗组在采用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在数字广度、视觉再生、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但合并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幅度明显要大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均<0.05)。结论:对于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张春玲丁军殷宏禄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康复期
重点病人定位管理在急性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与效果
重点病人定位管理是对现存或潜在自杀自伤、冲动、伤人、外走等急重症精神病人,相对固定病房、病床、活动范围,固定值班人员看护,实时交接,使病员始终处于护理人员监控范围之内,便于护理人员随时掌握病员动态,严密防范病人发生意外的...
李红张春玲钟进程艳朱艳玲裘珊珊
文献传递
不同入院方式的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入院方式的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将228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按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二组:公安系统110组和卫生系统120组,用自编《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及分析。结果:公安110组精神病复发者多见,占38%(P<0.01);卫生120组伴发各种严重躯体疾病者较多(P<0.05);公安组以骂人高歌乱舞等阳性症状为主,卫生组则以少语少动等阴性症状为主(P<0.01);医疗费用方面公安110组精神病院亏损更明显,达70%(P<0.01)。结论:不同入院方式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处理应有差别。流浪精神病患者医疗干预问题突出,建议精神卫生立法多部门协同解决。
邱友胜段卫东韩佳凤范连养张春玲秦性好高欢方亚明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患者入院方式
精神科急重症患者定位管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急重症住院患者实施定位管理举措的效果。方法2007年起在精神科病区设立重症监护室,建立定位管理制度对9类急重症患者实施集中监护,建立患者定位管理登记表并做到实时无缝交接等定位管理措施,比较定位管理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定位管理后的2007—2008年意外事件发生率0.03%明显低于定位管理前的2005—2006年意外事件发生率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急重症患者定位管理可促进护士对急重症患者的病情掌握与主动防范,强化护士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降低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
李红朱艳玲张春玲钟进程艳裘珊珊
关键词:精神科急重症患者定位管理护理安全
心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家属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8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临床资料,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综合评估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患者家属为观察组,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SDS评分均值为49.91±9.17,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94%;对照组SDS评分均值48.02±9.23,抑郁检出率为32.81%。经过1个月的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SDS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采取针对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张春玲秦性好李晓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DS评分心理干预
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比较流浪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2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流浪组)和200例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流浪组)临床特征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躯体疾病和既往有精神病史患者显著性高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PRS总分、思维障碍、兴奋冲动、敌对猜疑显著性高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论: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有明显差异。
方亚明邱友胜张春玲秦性好周云飞
关键词:流浪精神分裂症
不同入院方式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
邱友胜段卫东韩佳凤范连养张春玲秦性好高欢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因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小组式系统护理干预。各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服药依从性、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张春玲梁玉兰马燕友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精神活性物质治疗依从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