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星虎

作品数:264 被引量:809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4篇多发
  • 84篇多发性
  • 83篇多发性硬化
  • 33篇脊髓炎
  • 32篇神经系统
  • 30篇神经系
  • 28篇中枢神经
  • 28篇中枢神经系统
  • 23篇视神经
  • 22篇视神经脊髓炎
  • 22篇细胞
  • 21篇免疫
  • 19篇激素
  • 18篇脑脊液
  • 17篇综合征
  • 15篇受体
  • 15篇复发
  • 14篇血管
  • 12篇神经系统损害
  • 11篇蛋白

机构

  • 2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北京医院
  • 11篇兰州医学院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市垂杨柳...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卫生部
  • 2篇卫生部临床检...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262篇张星虎
  • 26篇刘云
  • 25篇王拥军
  • 23篇许贤豪
  • 22篇周安娜
  • 21篇王化冰
  • 18篇刘广志
  • 16篇王红
  • 14篇郑梅梅
  • 14篇宋田
  • 14篇张华
  • 14篇马越涛
  • 14篇刘永红
  • 13篇国红
  • 12篇赵琳
  • 11篇刘喷飓
  • 11篇艾青
  • 10篇冯颖
  • 10篇马佳
  • 9篇赵性泉

传媒

  • 60篇中国神经免疫...
  • 16篇中国卒中杂志
  • 12篇中华神经科杂...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6篇2014北京...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第一届华北地...
  • 4篇2015北京...
  • 4篇中国免疫学会...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山东省201...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临床神经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29篇2015
  • 35篇2014
  • 22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21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目的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NSV)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 5年间CNSV患者32例,其中18例经病理证实,随访17例,随访期2月-4年。结果 32例中,男15例(46....
张星虎王亚明刘永红周衡王化冰刘云马越涛曹京波宋田周安娜弓晓青赵琳王拥军
文献传递
多发性硬化患者病情演变与血浆和脑脊液中E-selectin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selectin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血浆和脑脊液中E-selectin之间的变化关系;体液中E-selectin水平与影像和临床方面的相关性;比较缓解期与急性期...
刘喷飓张星虎刘伟王燕
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旨在探索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特点及预后。方法共收录46例诊断为脱髓鞘性脊髓炎的患者,其中CIS17例,NMO14例,MS13例,ADEM2例。收集整理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表...
弓晓青张星虎
文献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炎性脱髓鞘疾病血液指标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炎性脱髓鞘疾病对血压、血糖、外周血白细胞(WBC)、血脂、血钙和血磷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诊断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先分别给予甲泼尼松龙(M组)及地塞米松(D组)静脉滴注治疗,后改为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治疗,测定激素治疗前及治疗第1、2、3、7、14天空腹血糖(FPG)及三餐后2h血糖(2hPG)、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压。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M组FPG治疗后第1、2天显著升高(P〈0.01),第3天仍升高(P〈0.05);第1~3天三餐后和第7天中、晚餐后2hPG显著升高(P〈0.01),第14天晚餐后2hPG升高(P〈0.05)。D组仅第2天中餐后2hPG升高(P〈0.05),余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M组第7、14天和D组第7天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3)与治疗前相比,第14天M组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P%0.01)且比D组升高(P〈0.05)更明显。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14天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其他:两组各自血压、血钙、血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比地塞米松明显,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血HDL、外周血WBC及NEUT计数升高,但对血压、其他血脂指标、肝肾功能、血钙、血磷的影响不明显。鉴于样本量较小。上述结论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刘喷飓张星虎
关键词: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白细胞
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25(OH)D2及25(OH)D3]的水平,了解维生素D与MS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初步探讨...
马佳张星虎
文献传递
多发性硬化患者情感障碍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和发生机制,以及情感障碍对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并均经脑MR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功能障碍评分(EDSS)、生活质量评价〔包括基本生活能力(ADL)和操作性生活能力(IADL)〕检查。分析MS患者情感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临床表现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所有MS患者发生抑郁占43.2%(16/37),焦虑占37.8%(14/37),抑郁伴焦虑占35.1%(13/37)。患者中有、无抑郁组间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EDSS和IADL评分高于无焦虑组(P<0.05),低收入者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抑郁和焦虑与EDSS、ADL及IADL得分呈正相关,经回归分析发现EDSS评分对抑郁、焦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情感无显著影响。结论情感障碍对MS患者日常生活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较运动或感觉障碍更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会生活能力。
李莉莉张星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情感障碍
脑脊液MOG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MOG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9例NMOSD患者,根据血清AQP-4抗体以及脑脊液MOG抗体检测结果,分为MOG抗体阳性、AQP4抗体阳性的NMOSD(剔除双阳性者),同时选择13例MS患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上述三组患者临床信息,统计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 29例NMOSD患者中血清AQP4抗体阳性者11例,脑脊液MOG抗体阳性者8例。36.4%(4例/11例)AQP4抗体阳性、62.5%(5例/8例)MOG抗体阳性NMOSD患者,以及7.7%(1例/13例)MS患者合并脊髓炎与视神经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8,P=0.028),其中MOG抗体阳性NMOSD患者较MS患者更易合并视神经炎(χ~2=7.289,P=0.014)。MOG抗体阳性NMOSD患者缓解期EDSS分数低于AQP4抗体阳性NMOSD患者[3.50(2.50,4.00),4.00(3.50,6.00),Z=-2.379,P=0.020]。MOG抗体阳性NMOSD脊髓病灶多表现为多发的长节段脊髓病灶,50%(4例/8例)MOG抗体阳性脊髓病灶个数大于1个,与MS组无明显差异,而AQP4抗体阳性组均为单个病灶。MOG抗体阳性NMOSD脊髓病灶长度较AQP4抗体阳性组短[分别(3(2,3)个椎体、4(3,5)个椎体,Z=-2.499,P=0.012],较MS组[(1.25(1,1.5)个椎体]长(Z=-3.447,P<0.001)。8例MOG抗体阳性患者中5例存在颅内病灶,3例表现为NMOSD样颅内病灶,余2例表现为MS样颅内病灶,其病灶形态及部位与AQP4抗体阳性组无明显差异,而与MS组存在差异。结论 MOG抗体阳性NMOSD合并视神经炎的患者较多,临床残障程度较轻,预后较好,脊髓病灶为多发的长节段脊髓病灶;颅内病灶的形态及部位与MS无明显差异。
李昕頔王化冰周衡周安娜刘永红赵琳张星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用于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确诊的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给予IFN-β-1b治疗,并于治疗后第4、8、12、24周随访。通过观察患者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EDSS)评分、头MRI T2加权像病灶数量及Gd-DTPA强化病灶数量、体积的演变,综合评价IFN-β-1b治疗MS的疗效,并通过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1)12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33.33%(4/12),治疗后24周内复发率41.67%(5/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周及第24周时MRI检查发现T2病灶数量、Gd-DTPA强化病灶数量及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4)治疗后第24周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分别为(66.64±16.15)(、295.48±165.36)μmol/L〕与治疗前〔分别为(69.07±14.70)(、319.86±113.61)μmol/L〕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尿素氮、肝功能、血常规等血液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注射部位红肿、头疼、肌肉关节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IFN-β-1b用于治疗MS患者在24周内可以改善影像学改变情况,但不能明显改善疾病复发和临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IFN-β-1b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头疼、肌肉关节疼痛、发热等。
刘喷飓张星虎周衡刘云刘君李莉莉沈彦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疗效
中国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断难点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总结中国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难点。方法基于中国多发性硬化调研项目结果,回顾性分析557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分组对比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诊断类型、发病后就诊及确诊时间等。结果557名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09∶1,平均发病年龄为(34.9±11.2)岁。平均病程(66.8±61.5)个月。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是主要诊断类型(69.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症状(62.1%)。EDSS评分中位数2.5分。发病频率集中在每年发作1次(23.9%)和每2~4年发作1次(21.9%)。83.9%的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就诊,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0.28±1.11)年。55.1%的患者首次就诊即确诊,首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长为(0.91±2.36)年。与RRMS相比,进展型MS的病程长度、感觉症状、括约肌障碍比例及EDSS显著增加。结论中国人群MS的临床特点与高加索人种部分相似,如发病年龄、性别、症状构成及比例,同时中国人群MS也具有自己的特征,如较低的RRMS比例、较低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多发性硬化这种疾病的知晓率低、发病后未及时就诊、首次发作不能确诊是诊断的难点,今后需通过提高普通人群和基层医生对MS的认识来缩短就诊及确诊时间。
刘翕然徐雁王维治王丽华张美妮李春阳董会卿李国忠刘洪波付锦金涛管阳太檀国军郭力张星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严重者为负压,多数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头颅CT显示脑室狭小,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结论体位性头痛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P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脑脊液漏可能为PIH的主要发病机制。
杨潮萍李娜周衡张星虎
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影像学发病机制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