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3篇三叉神经
  • 3篇三叉神经痛
  • 3篇神经痛
  • 3篇细胞
  • 3篇经痛
  • 2篇血管
  • 2篇血肿
  • 2篇血肿形态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反应
  • 2篇神经根
  • 2篇神经根部
  • 2篇蛛网膜
  • 2篇网膜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脑损伤
  • 2篇胶质

机构

  • 12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88...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张新华
  • 9篇姬广福
  • 7篇李继禄
  • 6篇谢方民
  • 6篇牛立健
  • 4篇张宁宁
  • 3篇钱运
  • 3篇曹春光
  • 2篇孙即奎
  • 2篇尚振德
  • 2篇孟宪兵
  • 2篇李征
  • 1篇郑伟
  • 1篇程园园
  • 1篇张娴
  • 1篇李和楼
  • 1篇张春普
  • 1篇王广军
  • 1篇陈超
  • 1篇牛立建

传媒

  • 4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抑制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内抑制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细胞培养: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并进行光镜观察;②抑制因子试验:设立对照组与内抑制素实验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来判定该抑制因子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有无抑制作用;③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测定:将特异性Ca2+荧光指示剂-Fluo-3用来负载人脑胶质瘤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各实验组(P<0.05);内抑制素能明显增加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内抑制素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也能够增加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
谢方民程园园牛立健姬广福张新华李继禄
关键词:增殖胶质瘤细胞细胞培养
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蛛网膜变化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蛛网膜病理变化。方法对43例实验组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蛛网膜和21例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近侧裂或侧裂部的蛛网膜送病理检查,采用SPSS软件,运用卡方检验对两组资料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水肿、钙化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再进一步将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例数二者行两两对比。结果两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的阳性率的卡方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水肿阳性率无差异;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例数二者行两两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根部周围环境中存在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存在可使局部水肿、长期存在可形成钙化。
李继禄姬广福钱运张新华牛立建张宁宁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蛛网膜炎性反应钙化
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的病理观察报告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的病理变化。方法同期观察78例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并蛛网膜松解时的三叉神经根部病理变化(神经根,蛛网膜,责任血管及其相互关系。),并随机抽样留取蛛网膜送病理检查。结果术中观察78例三叉神经根部的蛛网膜均有炎性反应,47例蛛网膜与神经,血管有粘连但能分离,31例不易分离,且神经根无光泽并不同程度的变细。有明确的责任血管压迫48例,无责任血管压迫30例。40例随机抽样病理结果全部存在炎性反应,其中32例炎性细胞浸润及合并轻度至中度水肿,8例同时合并钙化,其中有责任血管压迫28例,未见责任血管12例。结论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根部除微血管压迫、神经纤维脱髓鞘变外,还存在炎性反应。
李继禄姬广福张新华谢方民牛立健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蛛网膜微血管炎性反应
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脑脊液检查均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措施;B组患者给予应用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6.7%、B组为66.7%,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时间A组(11.6±1.2)d、B组(23.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A组患者体温(37.3±0.5)℃、脑脊液白细胞(35.1±7.5)×106/L,B组分别为(38.2±0.6)℃、(36.1±8.6)×106/L,治疗后7dA组患者体温(37.1±0.4)℃、脑脊液白细胞(9.2±1.4)×106/L;B组分别为(37.6±0.5)℃、(16.6±3.3)×106/L,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体温及CSF白细胞下降更明显,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体温,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新华姬广福朱淑敏张宁宁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庆大霉素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诊断、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例颅内H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均为HPC。术后均辅助放疗,术后随访0.5、1.5年,1例恢复良好、无复发,1例预后差、复发3次。结论 HPC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多采用治疗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不良。
孟宪兵张新华姬广福张宁宁钱运李征尚振德孙即奎
关键词: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手术放疗
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变化特点以及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1)将264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轻伤组(GCS〉8分)和重伤组(GCS≤8分),测定病入院时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D-二聚体(D-dimer),并与8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治疗6个月后,根据GOS将病人分为两组(GOS1~3分组及GOS4~5分组),比较两组PT、APTT、Fbg和D-dimer值。结果 (1)各型颅脑损伤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bg和D-dimer均有显著差异。(2)各型颅脑损伤中PT、APTT、Fbg和D-dimer均有异常,随着伤情加重PT、APTT和D-dimer均升高,但Fbg水平是降低。(3)治疗6个月后GOS1~3分组比GOS4~5分组PT、APTT、Fbg和D-dimer水平高,且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且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可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提供依据积累了一定数据。
谢方民姬广福李和楼牛立健张新华曹春光
关键词:颅脑损伤D-二聚体预后
小儿与成人创伤性脑损伤后CT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创伤性脑损伤是世界范围内儿童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CT是创伤性脑损伤后主要的检查方式。CT扫描结果可作为外伤患者的分诊依据,可以预测存活率及预后、是否需要手术及神经重症监护。
尚振德陈超孟宪兵孙即奎李征钱运张新华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小儿成人影像学检查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血肿形态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不同血肿形态的病理变化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科2006.1-2007.11期间收治的73例手术治疗(小骨窗清除血肿)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根据血
谢方民姬广福郑伟牛立健张新华李继禄曹春光张春普
计算机三维塑形在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三维塑形技术进行个体化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颅骨缺损病人,术前利用CT进行头颅扫描取得颅骨缺损部位二维数据,根据二维数据利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重建制作个体化钛网。术中将钛网根据解剖结构固定于缺损部位。结果68例患者中,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皮下穿刺抽液后消失),所有病例修补后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原始状态。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值得推广。
谢方民姬广福牛立健张新华曹春光李继禄
关键词:颅骨缺损钛网塑形
原发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研究
李继禄钱云张新华张宁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