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政

作品数:63 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血液
  • 21篇血液透析
  • 15篇透析患者
  • 14篇血液透析患者
  • 12篇维持性
  • 11篇维持性血液
  • 1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0篇维持性血液透...
  • 9篇肾脏
  • 9篇衰竭
  • 8篇手术
  • 7篇人工肝
  • 7篇肝衰
  • 7篇肝衰竭
  • 6篇肝衰竭患者
  • 5篇肾损
  • 5篇肾脏替代
  • 5篇肾脏替代治疗
  • 5篇术后
  • 5篇急性肾损

机构

  • 50篇上海市第一人...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3篇张政
  • 30篇袁伟杰
  • 18篇于青
  • 14篇徐琴君
  • 14篇陈蕾
  • 12篇刘军
  • 10篇陈生
  • 8篇尚明花
  • 7篇谷立杰
  • 7篇王玲
  • 7篇包瑾芳
  • 6篇彭志海
  • 6篇唐知还
  • 5篇刘智辉
  • 5篇邢同海
  • 5篇徐小元
  • 5篇李文刚
  • 5篇于敏
  • 5篇黄洁波
  • 4篇黄一新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会肾...
  • 6篇上海医学
  • 6篇中国血液净化
  • 6篇中华医学会肾...
  • 4篇2011中华...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5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及综合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肝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评价以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为基础的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施行的412例肝移植资料,根据UNOS肝功能分级标准筛选出54例ALF患者(UNOS1和2A),其中17例移植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在CRRT治疗基础上,进行抗排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并对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及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CRRT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ARF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2%和81.1%。ARF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41.2%。结论肝移植效果主要取决于肝外器官功能和术前肝功能状态。ALF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其中术前血肌酐高术后出现ARF率高,死亡率更高。以CRRT为基础的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ARF患者。
邢同海彭志海张政徐琴君陈国庆徐军明钟林孙星
关键词:肝移植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胰肾联合同期移植的受体准备与肾脏失功后处理
目的探讨临床胰腺、肾脏联合移植受体的准备与肾脏失功后的内科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施行的1例胰肾同期联合移植,选择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体,行相关的术前准备。(1)临床资料:受体的一般情况:(2)受体术前准备:术前采用血液透析与...
唐知还张政刘军徐琴君
文献传递
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可控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对其中可控性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538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AKI诊断采用AKI网络(AKIN)标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疾病史、肾功能指标、AKI分期、纽约心脏病学会(NYN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EuroSCORE)、急诊手术及1周内对比剂使用情况、术中输血量、红细胞比容、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袢利尿剂使用率、术后输注红细胞悬液率。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ABG术后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3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心脏手术相关AKI(CS-AKI)128例,患病率为23.79%。AKI组与非AKI组间年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AKI分期、EuroSCOR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AKI组的红细胞比容、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率、术后袢利尿剂使用率及输注红细胞悬液率均显著高于非AKI组(P值均<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3,95%CI为1.13~1.62,P=0.03)、术后应用利尿剂(OR=3.47,95%CI为1.78~6.60,P<0.01)、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OR=2.33,95%CI为1.31~4.18,P<0.01)及术后输注红细胞悬液(OR=2.97,95%CI为1.75~4.99,P<0.01)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术后应用利尿剂及术后输注红细胞悬液是行患者术后发生可控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军肖亦敏林雷张政包瑾芳于青袁伟杰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急性肾损伤红细胞压积输血
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LKT)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原因及以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基础的综合疗法治疗LKT术后DGF的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施行LKT的22例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DGF,在日间无肝素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基础上,进行抗排斥、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对患者围术期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行LKT的2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目前存活17例,受体健康状况及移植物功能良好。仅2例因DGF需CRRT治疗,CRRT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受体健康状况及移植物功能良好,随访至今无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结论以CRRT为基础的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LKT术后DGF。
邢同海彭志海范昱张政曹迅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肾小管坏死急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抗体水平对其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影响
谷立杰袁伟杰尚明花张政沈瑾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对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联合环孢素(CsA)对移植肾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40例肾移植患者,其中20例术后采用CsA和泼尼松(CsA组),20例采用Rapa联合CsA和泼尼松(Rapa组);随访5 a,分析临床和移植肾活检资料。②不同浓度Rapa干预Cs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和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蛋白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表达的变化。结果①Rapa组a 3和a 5 Ccr水平均低于CsA组(P<0.05);a 5移植肾活检组织学比较,Rapa组慢性指数(CI)比CsA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0.6)vs(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移植肾血管病变降低最明显。②Rapa各浓度组与CsA组比较,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cpm值呈剂量依赖性下降。③R10组和R100组与C1000组比较p70S6K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ERK2的表达在Rapa不同浓度组中均无明显变化。结论Rapa联合CsA的免疫抑制方案有利于移植肾长期存活,可能与降低CsA的肾毒性,尤其是抑制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阻断PI3K-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张政尚明花张渊范昱龚华刘皋林
关键词:雷帕霉素环孢素小动脉病变
肘部内瘘与腕部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肘部内瘘与腕部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血管通路为肘部内瘘者14例,为肘部内瘘组;血管通路为腕部内瘘者25例,为腕部内瘘组。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心房内径(LAD)、主动脉根部内径(AA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泵控血流量(Qb)及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者比例[E/A(〈1)%]。结果肘部内瘘组LVDd较腕部内瘘组降低[(46.07±6.38)mm比(52.44±7.60)mm3(P〈0.05),而EF、FS、LAD、AAO、LVDs、IVST、LVPWT、Qb及E/A(〈1)%无差异(P〉0.05)。结论与腕部内瘘相比,肘部内瘘并没有明显影响左心结构,并不成为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因此,在腕部内瘘不成功的情况下,可选择肘部内瘘作为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
黄洁波于青张政陈蕾袁伟杰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心力衰竭
高糖与活性氧对人腹膜间皮细胞p21^(Wa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活性氧 (过氧化氢 )、抗氧化剂 (丙酮酸等 )对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HPMC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过氧化氢、丙酮酸作为刺激因素 ,观察细胞形态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 ,测定G1期细胞比例。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1Waf1mRNA水平 ,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 1Waf1蛋白水平 ,分析细胞周期改变机制。  结果 :高糖、过氧化氢可以引起细胞形态呈肥大、衰老改变 ,细胞周期分析提示G1期细胞比例升高 ,即细胞停滞于G1期 ;加入抗氧化剂 (丙酮酸 )后 ,G1期细胞比例下降。高糖、外源性过氧化氢可以使p2 1表达增加 (基因与蛋白水平 ) ,在高糖培养液中加入抗氧化剂 ,可以使p2 1表达下降。  结论 :高糖、外源性过氧化氢皆可使细胞周期发生停滞 ,且高糖增加外源性过氧化氢的毒性作用 ;高糖的这种作用与内源性活性氧致p2 1Waf1的表达增加有关 。
唐知还张政姚建张树俭徐琴君
关键词:人腹膜间皮细胞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患者血清Gc球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邝永玲张政刑同海袁伟杰
血液净化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血液净化包括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结果。结果 29例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行PE治疗(其中5例联合血液灌流),25例患者顺利过渡到肝移植,移植后的25例患者1年存活率为68%。PE治疗前后CD3^+分别为70.5%±9.3%及53.9%±6.4%,CD8^+(29.7%±8.1%,18.9%±7.3%)和CD25^+(12.3%±6.4%,9.6%±5.9%)下降,CD20^+10.9%±6.9%,22.0%±8.6%)上升.IgG[(16.9±2.4)g/L,(12.2±1.5)g/L]和IgA[(6.4±1.5)g/L,(3.6±0.8)g/L)]下降,补体C3[(0.35±0.17)g/L,(0.60±0.19)g/L)]和CH50[(9.6±3.0)×10^4U/L,(15.7±1.3)×10^4U/L]增高。19例患者移植前后进行CRRT治疗,9例肾功能恢复,移植后存活7例。移植后需要CRRT支持的17例患者1年存活率为41.2%。7例患者既行PE又行CRRT治疗,移植后4例存活。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浆置换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一般情况;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以CRRT为基础的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患者。
邢同海彭志海徐琴君张政曹迅
关键词:肝移植血浆置换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