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捷

作品数:14 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人工林
  • 14篇马尾松
  • 14篇马尾松人工林
  • 7篇土壤
  • 5篇林窗
  • 4篇郁闭
  • 4篇郁闭度
  • 4篇植物多样性
  • 3篇植物
  • 3篇树干
  • 3篇树干茎流
  • 3篇林冠层
  • 3篇茎流
  • 3篇冠层
  • 3篇穿透雨
  • 2篇土壤动物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林下植物

机构

  • 1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作者

  • 14篇张捷
  • 12篇张健
  • 8篇欧江
  • 6篇张丹桔
  • 6篇刘洋
  • 4篇魏大平
  • 4篇赵燕波
  • 3篇杨万勤
  • 2篇宋小艳
  • 2篇李建平
  • 2篇邓超
  • 2篇邓长春
  • 2篇赵波
  • 1篇殷睿
  • 1篇陈亚梅
  • 1篇袁亚玲

传媒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大小林窗植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被引量:65
2014年
人工林目前存在结构单一、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人类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的主要人工林树种。研究采伐林窗对植物物种组成和更新的影响,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的改造,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采伐39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形成的7种不同大小的林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季节林窗内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以高位芽植物居多,其次是地面、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较少而缺少地上芽植物。在林窗形成初期,林窗的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低于林下,大林窗的高位芽植物比例稍高于小林窗,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的比例低于小林窗。2)林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大林窗。不同林窗下植物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3)夏季林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多样性最低。1 225–1 600 m2的大林窗能够促进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植被更新。
崔宁洁张丹桔刘洋张健杨万勤欧江张捷宋小艳殷睿
关键词:林窗生活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
长江上游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对采伐林窗的初期响应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解采伐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在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地区,选取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G7,面积分别为100 m2、225 m2、400 m2、625 m2、900 m2、1 225 m2、1 600 m2)以及林下对照为研究对象,研究林窗中央和边缘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生长季变化.结果显示:林窗形成初期,其大小仅对土壤NH4+-N有显著影响,季节变化仅对NO3--N有显著影响,但两者对土壤NH4+-N、NO3--N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林窗中央和边缘间土壤NH4+-N、NO3--N差异均不显著.具体为:(1)林窗土壤NH4+-N含量为4.30-11.99 mg kg-1,NO3--N含量为2.57-10.81 mg kg-1;不同大小林窗间NH4+-N、NO3--N仅在生长季中期总体随林窗增大先升后降;总的来看,面积为100-400 m2的林窗土壤NH4+-N、NO3--N较高.(2)在季节动态上,NH4+-N在生长季中期较低;NO3--N为中高末低.同时,生长季初期和末期NH4+-N高于NO3--N,而中期却相反.(3)较之林下,生长初期及末期部分林窗土壤NH4+-N、NO3--N降低.(4)相关分析表明,NH4+-N与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极显著正相关,NO3--N与土壤温度、MBN和有机质均极显著正相关,但土壤含水量对NH4+-N、NO3--N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林窗对土壤温度及微生物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影响土壤有效氮含量的主要因素.
欧江刘洋张捷崔宁洁张健李建平宋小艳邓超
关键词:生长季铵态氮硝态氮单因素试验
采伐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初期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为了解人为采伐活动形成的林窗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39 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m2、G6:1 225 m2、G7:1 600 m2)以及林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中央和林窗边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1林窗大小显著影响了林窗内各位置土壤MBC和MBP,对MBN影响不显著;MBN与MBC变化趋势相同,均随林窗增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但MBN变化幅度较小,MBP仅在林窗中央具有单峰型变化。MBC、MBN和MBP分别在面积为400~900 m2、225~625 m2和625~900 m2的林窗较高。总体来看,中型林窗更有利于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值。2季节变化对土壤MBC、MBN、MBP均有极显著影响,MBC为夏高春低,MBN夏高冬低;MBP的变化较复杂,秋季相对较高。3林窗中央与边缘间MBC、MBN、MBP差异不显著,但MBC、MBN显著高于林下。说明较之马尾松纯林,林窗内土壤微生物活性有较大提高。4土壤温度对MBC、MBN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对MBN、MBP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林窗形成后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欧江张捷崔宁洁陈亚梅张健杨万勤刘洋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微生物生物量碳
郁闭度控制对林下植被发育及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林下植被培育是低效人工林转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保育、生产力维持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下植被的变化可能会通过改变养分表面富集化、林下和土壤微环...
张捷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凋落物分解土壤环境因子
文献传递
不同林冠郁闭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片养分再吸收率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以现有11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基础,通过均匀间伐、抚育修枝,结合冠层分析仪(CI-110)测定郁闭度,形成林冠郁闭度约为0.9、0.8、0.7、0.6、0.5的5个梯度系列样地,研究马尾松叶片碳(C)、氮(N)、磷(P)养分含量、养分再吸收率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随林冠郁闭度减小,叶片N含量、C:N、N:P皆存在显著差异,叶片C含量、P含量、C:P都没有显著差异;C含量、N含量、C:N、N:P皆呈抛物线趋势;C含量在0.6郁闭度时最大,N含量、N:P在0.7郁闭度时最大,C:N在0.7郁闭度时最小.N:P在11.15-16.38之间,说明该研究区的马尾松生长同时受N、P限制.2)随林冠郁闭度减小,N养分再吸收率、N与P养分再吸收率之比都存在显著差异,P养分再吸收率没有显著差异;N、P养分再吸收率皆呈抛物线趋势,且都在0.7郁闭度时最大.3)不同林冠郁闭度马尾松叶片C:N:P化学计量比与N养分再吸收率、P养分再吸收率、N与P养分再吸收率之比都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关系.4)随林冠郁闭度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p H值都有所升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N累积量有所下降,土壤有机碳累积量在3个中等林冠郁闭度下有所降低,土壤全P累积量在低林冠郁闭度时有所升高,而在0.7中等林冠郁闭度下有所降低.5)不同年份间马尾松叶片C:N:P及其N与P养分再吸收率之比皆在林冠郁闭度0.7时较为稳定.本研究表明林冠郁闭度为0.7的马尾松人工林林内微环境为马尾松的快速生长、良好发育提供了最为适宜的环境,具有较高的化学计量比内稳性.
魏大平张健张丹桔李川北赵燕波张捷周泓杨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化学计量比
长江上游马尾松人工林采伐林窗对土壤磷含量的初期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研究了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lbiana)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m^2、G2:225m^2、G3:400m^2、G4:625m^2、G5:900m^2、G6:1225m^2、G7:1600m^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有效磷(AP)及土壤全磷(TP)在一个生长季的变化。结果显示:林窗形成初期,林窗内土壤MBP对采伐干扰的响应十分敏感,AP次之,TP较为稳定。林窗大小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MBP、AP有显著影响,对TP影响不显著。土壤MBP在面积为625-900m^2林窗的中央较高;900-1600m^2林窗的中央及225~625m^2林窗的边缘AP较高;TP仅625m^2林窗的中央较高。MBP、AP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显著变化,TP变化较小。总体上,各林窗中央及小于625m^2林窗边缘MBP在初期相对较低,大于625m^2林窗的边缘为初期高中期低;林窗中央的AP为中期高初期低,边缘初期相对较低。另外,林窗大小与季节变化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土壤MBP。林窗内不同位置MBP、AP和TP并没有显著变化,但与林下相比,各林窗土壤AP及TP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增高,而MBP仅较大的林窗在生长季中期较低,说明林窗形成后土壤磷含量有一定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BP与TP呈极显著正相关,MBP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MBP、TP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林窗形成初期影响土壤磷含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欧江刘洋张健张捷崔宁洁邓长春纪托未和润莲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有效磷全磷
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14年
为了解人工抚育调控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39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人为砍伐形成不同大小(100-1 600 m2)的林窗共计21个,研究了林窗、林窗边缘、林下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外的丰富度指数R0(物种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SP)、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W)差异显著(P<0.05),其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是林窗>林窗边缘>林下.不同大小林窗之间的丰富度指数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大小林窗边缘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林窗的形成显著提高了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的丰富度,林窗大小对林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也有显著影响.
崔宁洁刘洋张健杨万勤欧江张捷邓长春李建平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林窗人工抚育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
不同郁闭度控制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采用郁闭度控制方法,形成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梯度(0.5,0.6,0.7,0.8,0.9)试验样地,研究不同郁闭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运用手捡法、Tullgren法和Baermann法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1)共捕获土壤动物8 860只,隶属于4门11纲25目111科,其中大型土壤动物589只,以蜚蠊、疣和康叭为优势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8271只,以等节和丽甲螨为优势类群。2)大型土壤动物以杂食性为主,杂食性在0.9郁闭度显著增加,捕食性显著减少;中小型土壤动物以菌食和腐食性为主,腐食性土壤动物随郁闭度增大逐渐增加,菌食性逐渐减少。中小型捕食性土壤动物在郁闭度0.5—0.7显著增加,0.7—0.9无显著变化。3)大型土壤动物仅5—10 cm土层类群数在0.9郁闭度显著增加;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及枯落物层个体数、5—10 cm土层类群数显著增加(0.5—0.7)后减少(0.7—0.9);中小型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在郁闭度0.5—0.6显著增加,枯落层类群数在郁闭度0.5—0.8显著增加,0.8—0.9显著减少。4)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土层中差异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郁闭度增大而减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则显著增大,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先显著增高(0.5—0.6)后趋于平稳(0.6—0.9);大型土壤动物Jaccard相似性指数低于中小型。5)CCA分析表明,不同类群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响应不同,郁闭度、含水量、有机质及全P对土壤动物类群影响显著。研究表明,0.7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下土壤动物优势度、丰富度适中,林下植被恢复情况较好,该郁闭度可能更有利于土壤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
周泓杨张健张丹桔张捷魏大平赵燕波赵波李川北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马尾松人工林林冠对氮磷硫的截留作用
森林植被对大气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对氮磷硫等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一般是通过污染物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上部分的乔灌层植物、地面的草本植物及枯落物和地下部分植物的根系、土壤(微生物)等组分之间相...
张捷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大气污染物
文献传递
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将土壤动物分为捕食性、腐食性、杂食性、食木性和菌食性5个功能群,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各功能群大型土壤动物随郁闭度(0.5、0.6、0.7、0.8、0.9)的变化.结果表明:1)各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以腐食性个体比例最高,类群上以杂食性和食木性为主.2)马尾松人工林大型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食木性类群数在0.5~0.6郁闭度下无显著变化,在0.6~0.9郁闭度下显著降低.3)随郁闭度增大,枯落物层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和类群数显著减少,5~10 cm层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呈不规则的波动变化.食木性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土层加深而增多,且在枯落层其类群数及5~10 cm层个体和类群数随郁闭度增大而显著减少.4)不同郁闭度下,除食木性土壤动物功能群Pielou均匀度无显著差异外,食木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各多样性指标均差异显著;捕食性土壤动物仅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5~0.8郁闭度下无显著变化,在0.8~0.9郁闭度下显著降低.5)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不同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主要受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对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影响较大,食木性、捕食性土壤动物受土壤容重影响,捕食性土壤动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受土壤pH和全磷影响.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结构在0.7郁闭度下相对稳定,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持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周泓杨张丹桔张捷赵燕波赵波魏大平张健
关键词: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