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宇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杂病
  • 2篇内伤
  • 2篇内伤杂病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干姜
  • 1篇学习算法
  • 1篇药材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证治
  • 1篇证治经验
  • 1篇植物
  • 1篇生姜
  • 1篇同位素

机构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张振宇
  • 6篇严辉
  • 6篇郭盛
  • 5篇段金廒
  • 3篇杨健
  • 2篇周桂生
  • 1篇张霞
  • 1篇刘培
  • 1篇江曙
  • 1篇李思蒙
  • 1篇张森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0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21年
根际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信息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是影响植物生长和抗逆性的重要因素。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品质形成至关重要。植物根系通过分泌有机酸、糖类、次生代谢物等物质特异性的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也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和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过程以及活性成分的积累,对于药用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土传病害防治、非生物胁迫应激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对根际微生物对药用植物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根际微生物与药用植物间的互作关系提供参考。
祝蕾严辉刘培张振宇张森郭盛江曙段金廒
关键词:根际土壤微生物药用植物
姜资源的国内专利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姜的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而文章期望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状况、姜资源分布与应用状况,得到姜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基于SooPAT专利数据库,对生姜药材相关的国内专利进行整理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技术领域分布、技术生命曲线及专利申请人等角度分析,阐述生姜目前专利活动特征。并结合生姜的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及应用实例分析,揭示生姜产业的发展状况。生姜相关专利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姜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力不足,生姜丰富的资源未能完全转变为其产业优势。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姜资源产业化发展可以从姜的不同品种出发,充分利用药用姜、菜用姜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同时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并充分利用姜植物资源,对其非药食用部位、药渣等进行转化开发利用,进而提高姜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邹冬倩严辉周桂生张振宇郭盛杨健
关键词:生姜资源产业化
梅花的本草考证被引量:3
2021年
梅花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梅原产中国,其栽培应用历史悠久,品种复杂繁多,现代研究将梅分为果梅与花梅两类,品种达数百个之多。但关于古代文献中统究竟以何种颜色梅花入药为佳,以及药用梅花类群与植物系统学的关联性等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正本清源,笔者对历代本草中梅花的基原、品质与产地变迁进行了考证,发现传统的药用梅花主要为绿萼梅和白梅花,并得出药用梅花来自真梅系花梅,其中绿萼梅属于绿萼品种群,药用白梅花则对应玉蝶品种群及单瓣品种群的结论。梅的产地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生汉中川谷",即今陕西南部地区。宋代之后,由于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梅的产地从陕西不断南移至长江、洞庭湖区域;至明清时期,广东、海南地区也有梅的分布的报道。至近现代,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药用梅花的产区已由四川及江浙一带,逐步变迁至目前的安徽皖南地区。该文对药用梅花的基原考证及产地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为梅花的正本清源、药用梅花类群的明确和其进一步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张振宇严辉郭盛汪英俊李思蒙詹志来段金廒
关键词:梅花本草考证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中药材产地溯源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0
2022年
中药材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应用规模的逐渐扩大,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药材质量是否优良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来源是否道地,中药材产地溯源工作对于保证中药材原产地真实性及品质疗效,减少不同产地中药材混用、掺假等现象有着重要作用。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农产品、食物等产地溯源的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多来源、多产地的名贵中药材产地溯源研究中,为规范中药材的产地来源,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质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文在介绍稳定同位素技术基本原理及常见稳定同位素特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轻、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中药材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该技术在全面追溯中药材产地来源,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关系,推动该技术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中药材产地溯源工作提供参考,促进稳定同位素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中药材产地溯源研究工作中,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余代鑫郭盛杨健严辉张振宇段金廒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中药材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干姜产地溯源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采自9个产区280批次干姜药材样本进行分析,获取其近红外光谱信息,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梯度提升(GB)等机器学习算法对干姜药材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显示,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结合一阶导数的光谱预处理判别准确率为93.9%,可用于判别模型的建立。PCA和PLS-DA结果显示,四川、山东、云南、贵州产区的干姜药材样本可实现有效区分,其余产地样本存在部分重叠。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产区样本进行建模并验证分析,结果显示KNN、SVM、RF、ANN、GB算法的AUC值分别为0.96、0.99、0.99、0.99、0.98,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3.3%、89.3%、90.5%、91.7%、89.3%,表明所建立模型可靠,提示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近红外光谱的产地识别方法可用于干姜药材产地溯源。道地药材川干姜与非道地产区干姜的OPLS-DA结果显示,道地产区的干姜药材可与其余产区干姜药材显著区分,并显示出较好的判别准确率,提示该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作为川干姜道地药材的鉴别手段。该研究为干姜产地溯源提供了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及可靠的数据分析方法,可望为中药材产地溯源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余代鑫郭盛张霞严辉张振宇李海洋杨健段金廒
关键词:干姜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机器学习算法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干姜质量快速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干姜中多指标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对不同产地干姜进行快速无损的质量评价,提高干姜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以其测定值为参比;采集不同产地干姜的近红外光谱,比较筛选出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最佳光谱区间,构建干姜各指标成分的最优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定量模型。结果 建立的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最佳PLSR定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_(C))分别为0.973、0.980、0.979和0.938,预测决定系数(R~2_(P))分别为0.926、0.920、0.883和0.781,4个定量模型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deviation,RPD)均大于2,表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所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可以实现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干姜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张振宇常相伟严辉余代鑫邹冬倩周桂生郭盛段金廒
关键词:干姜近红外光谱6-姜酚
王灿晖教授应用苦寒清热法治疗内伤杂病的研究
苦寒清热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治法之一。在以邪热亢盛为主要基本病理变化的温病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也是温病的重要治法。它与辛寒清气法、清营凉血法、通下逐邪法等虽均以清解热邪为目的,但具体作用则有所区别。本法的特点在于直清郁...
张振宇
关键词:证治经验内科病
文献传递
苦寒清热法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研究
苦寒清热法,源自中医八大治法中的清法(清热法)。在以邪热亢盛为主要基本病理变化的温病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也是温病的治疗大法之一。它与辛寒清气法、清营凉血法、通下逐邪法等虽均以清解热邪为目的,但具体作用则有所区别。本法的特点...
张振宇
关键词:内伤杂病中医疗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