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华

作品数:240 被引量:5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50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理学
  • 5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化学工程
  • 10篇电气工程
  • 8篇机械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电子电信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6篇气凝胶
  • 70篇溶胶
  • 55篇纳米
  • 30篇溶胶-凝胶
  • 29篇多孔
  • 24篇纳米多孔
  • 23篇SIO2气凝...
  • 21篇碳气凝胶
  • 18篇氧化硅
  • 17篇光学
  • 17篇保温
  • 17篇常压
  • 15篇二氧化硅
  • 14篇溶胶-凝胶法
  • 14篇隔热
  • 13篇溶胶凝胶
  • 12篇英文
  • 12篇五氧化二钒
  • 11篇衍射
  • 11篇全息

机构

  • 239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井冈山大学
  • 3篇纳诺科技有限...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市纺织科...
  • 2篇上海市特殊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江苏安惠生物...
  • 1篇广东平易环保...
  • 1篇上海暄洋化工...

作者

  • 240篇张志华
  • 195篇沈军
  • 148篇周斌
  • 132篇吴广明
  • 90篇倪星元
  • 74篇杜艾
  • 19篇祖国庆
  • 19篇高国华
  • 18篇王文琴
  • 16篇徐翔
  • 16篇刘春泽
  • 15篇方恺
  • 15篇王珏
  • 15篇夏长生
  • 14篇王晓栋
  • 14篇朱秀榕
  • 12篇邹丽萍
  • 11篇赫丽
  • 10篇李宇农
  • 10篇许维维

传媒

  • 23篇稀有金属材料...
  • 16篇原子能科学技...
  • 11篇物理实验
  • 9篇功能材料
  • 8篇物理与工程
  • 7篇强激光与粒子...
  • 6篇材料导报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塑料工业
  • 2篇大学物理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2007全国...
  • 2篇TFC’05...
  • 2篇中国真空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9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28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 11篇2005
  • 19篇2004
  • 13篇2003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制备块状锂基气凝胶被引量:6
2008年
以无机锂盐(LiCl)的醇溶液为前驱体,聚丙烯酸(PAA)既作为分散剂又为凝胶引导剂,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块状锂基醇凝胶,经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工艺,得到白色锂基气凝胶块体样品,其密度约为150 g/m3。用透射电镜(TEM)对气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气凝胶样品由线性骨架构成网络结构。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及XPS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样品中主要含有锂、碳元素。由BET测试结果可知,样品比表面积达18.9 m2/g。
肖淑芳周斌万慧军杜艾徐翔杨小云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关键词:聚丙烯酸环氧丙烷
密度渐变多层碳气凝胶靶型的制备被引量:3
2011年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不同厚度和密度的碳气凝胶薄片,采用密度为10 mg.cm-3的SiO2溶胶为"粘合剂",获得单元薄片厚度在100~580μm,密度在50~4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5层密度渐变碳气凝胶靶型。重点研究了该特殊靶型内部C/SiO2气凝胶层间界面情况。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相衬成像仪等对靶型整体结构及碳气凝胶单元薄片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粘层SiO2气凝胶厚度约为15μm,厚度一致,远小于碳气凝胶层厚度且与碳气凝胶薄片的胶粘程度较好,界面平整,靶结构均匀。
钟艳红周斌归佳寅杜艾吴广明张志华沈军
关键词:冲击波粘合剂
一种基于多个单层膜堆叠的新型镀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个单层膜堆叠的新型镀膜方法,该方法是先在多个基底上分别镀上单层膜,然后通过反向堆叠使其中两个单层膜上下堆积,经热处理后,再腐蚀掉上层基底,制得复合双层膜,通过反向堆叠使复合双层膜上再堆积一个单层膜,经...
马汉青欧阳一平徐僖禧李志远沈诗雯孙哲张志华
纯水体系SiO2纳米多孔材料的低成本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0
2015年
以低成本工业级硅溶胶为硅源,水为溶剂,在常压条件下干燥后制备出纳米多孔Si O2块体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少样品在干燥过程中开裂和收缩,避免了繁琐的溶剂替换过程。所制备的Si O2块体密度为150~260 mg/cm^3,比表面积为91~140 m^2/g,平均孔径为15~27 nm,其室温热导率可达0.048 W/(m·K)。该方法大大缩减了制备Si O2纳米多孔材料的成本,并降低了操作工艺难度和危险,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硅纳米孔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赵晶晶沈军邹丽萍王文琴祖国庆张志华
关键词:硅溶胶常压干燥表面活性剂
纳米复合光学薄膜的结构控制与光损伤研究
沈军吴广明周斌倪星元王珏姚兰芳马建华张志华杨帆付甜王珊肖轶群
结构可控的气凝胶薄膜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折射率连续可调、比表面积大、重量轻、热导率低、高激光损伤阈值,易于低成本工业化生产等特点,不仅可用于大屏幕显示器、阴极射线管等各种玻璃显示系统作为宽带减反射涂层,而且也可用于太阳...
关键词:
关键词:光损伤
355nm ZrO_2凝胶色分离光栅的设计和衍射效率测量
2010年
基于光敏凝胶法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设计制作了ZrO2介质色分离光栅。使用白光干涉仪和椭圆偏振光谱仪分别测试了光栅的几何结构参数和折射率;编制程序计算了光栅的理论衍射效率;搭建光路实测了光栅在设计波长的分频效果,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波长为355nm的激光,光栅的零级效率接近70%,而对1064nm和532nm的激光,其残留约13%,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周昌鹤周斌刘春泽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关键词:衍射效率ZRO2溶胶-凝胶
一种基于化学交联的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石墨烯复合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学交联的高比面积高电导率石墨烯复合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在间苯二酚和甲醛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调节pH值,经溶胶‑凝胶反应得到化学交联的氧化石墨烯/RF有机湿凝胶,通过酸洗、溶剂替换和二氧化碳超...
孙巍杜艾刘银丹周斌高国华吴广明倪星元张志华沈军
文献传递
块体氧化钽基气凝胶成型过程中的分散/络合效应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DIS法),以TaCl_5乙醇-水混合溶液、聚丙烯酸(PAA)和环氧丙烷为反应物,一步反应制备了块体氧化钽基凝胶和相应的气凝胶。并采用环氧化物添加法(EA法,不添加PAA)合成了氧化钽基气凝胶作为参比样品。对2种方法制备气凝胶的实验现象、外观、密度、收缩率、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DIS法合成的气凝胶相比EA法合成的气凝胶具有更低的密度、更佳的成型性、更小的收缩率、更疏松的结构和更多的胶体成分。EA气凝胶的密度约为720 mg/cc,合成过程中收缩和开裂严重;而DIS气凝胶的密度约为390 mg/cc,成型性较好。EA法制备的氧化钽基溶胶的粒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变化,而DIS法制备的溶胶粒径则集中分布在儿纳米。DIS气凝胶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钽基化合物和PAA的衍生物,而EA气凝胶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钽基化合物。此外,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凝胶化机制。发现PAA在形成块体氧化钽基气凝胶的过程中表现出分散/络合的协同效应。
杜艾周斌陈珂李宇农高国华张志华沈军吴广明倪星元
关键词:氧化钽气凝胶块体聚丙烯酸
一种行李箱用省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用省力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工字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两工字支架之间的两平行挡板轴以及设置在两工字支架顶端的把手,所述的两工字支架的腹板上沿工字支架长度方向分别对称设有两腰形开口,所述的挡板轴的两端分别...
谈论李志远秦子栋李啸宇张志华
文献传递
表面修饰剂对常压制备SiO2气凝胶疏水性、弹性以及热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不同的表面修饰剂对常压制备三氧化硅气凝胶疏水性、弹性以及热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一步法,以正硅酸甲酯(TMOS)为硅源,乙醇(EtOH)为溶剂,氢氟酸(HF)为催化剂制备得到了氧化硅气凝胶,其典型的反应各组分配比为TMOS:EtOH:HF=1:3:0.05。选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3利修饰剂对二氧化硅湿凝胶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观测仪、FT-IR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和Hotdisk热分析仪分析得到了不同修饰剂得到的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TMCS修饰的气凝胶疏水角最大(149°).MTMS修饰的最小(136°)。不同修饰剂得到的气凝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差别不大,都能保持很好,弹性模量可达到3.85 MPa,热导率低至0.029 W/(m·K)。
隗小庆倪星元祖国庆沈军张志华
关键词:二氧化硅气凝胶修饰剂接触角杨氏模量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