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心宽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带血管
  • 2篇带血管蒂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蒂
  • 2篇移位术
  • 2篇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皮瓣
  • 2篇皮神经
  • 2篇皮神经营养血...
  • 2篇面神经
  • 2篇解剖学
  • 2篇肌蒂
  • 2篇肌骨
  • 2篇肌骨瓣
  • 2篇骨瓣
  • 2篇骨折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筋膜皮瓣

机构

  • 10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张心宽
  • 7篇彭田红
  • 4篇徐达传
  • 3篇欧阳四新
  • 3篇彭珍山
  • 3篇洪丽
  • 3篇范松青
  • 2篇刘增华
  • 2篇谭建国
  • 2篇谭文甫
  • 2篇安高
  • 2篇杨俊涛
  • 2篇曾效恒
  • 2篇陈胜华
  • 1篇丁红梅
  • 1篇原林
  • 1篇王泽军
  • 1篇黄凤玲
  • 1篇钟世镇
  • 1篇李学雷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血管蒂枕骨骨膜瓣行枕颈融合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为带血管蒂枕骨骨模瓣行枕颈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40侧经动脉罐注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和8例头颈铸型标本(5例保留骨胳)上,解剖并观测枕骨骨膜的血供情况,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枕骨骨膜血供丰富,枕动脉的枕支和降支及椎动脉第三段各发出到枕骨的骨膜支为11.0±1.5、 2.5±1.0、 3.8±0.9支,骨膜支的外径为0.3~0.8 mm,骨膜支相互吻合成网;枕动脉枕支可游离长度为3.7±0.3 cm,外径2.1±0.2 mm;枕动脉降支可游离长度为2.1±0.2 cm,外径1.5±0.2 mm;椎动脉可游离长度为3.6±0.2 cm,外径2.6±0.4 mm. 结论设计带血管蒂枕骨骨膜瓣转位行枕颈融合术具有可行性.
彭田红李严斌彭珍山欧阳四新洪丽张心宽王文军
关键词:血管枕颈融合
改良股四头肌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被引量:3
2001年
刘增华张心宽杨俊涛谭文甫
关键词:陈旧性髌骨骨折
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术的应用解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为鼻中隔严重出血功能性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 2 0侧成人鼻中隔的动脉。结果 :鼻中隔血供属多源性 ,主要来自鼻后中隔动脉上支、下支 ,筛前、筛后动脉 ,它们入鼻中隔处外径分别为 (0 .9± 0 .2 )、(0 .7± 0 .1)、(0 .4± 0 .1)、(0 .3± 0 .1)mm ,筛前、筛后动脉入鼻中隔处与鼻小柱前缘距离分别为 (5 .1± 0 .3 )cm和 (6.3± 0 .3 )cm ,入鼻中隔处与鼻小柱基底连线和鼻腔底壁的夹角分别为 (5 5 .5°± 4.4°)和 (4 5 .0°± 3 .5°) ,鼻中隔段主干长分别为 (1.3± 0 .4)、(1.0± 0 .2 )cm。筛前、筛后动脉主要分布于鼻中隔上部。结论 :功能性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具有可行性。
向宇燕徐达传黄凤玲张心宽欧阳四新彭田红
关键词:筛前动脉功能性鼻内窥镜鼻出血
胸大肌胸肋部肌蒂胸肋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为带胸大肌胸肋部肌蒂骨(膜)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胸大肌胸肋部的形态、血供及其与胸肋骨的关系。结果:胸肋部肌腹上缘长(18.8±1.3)cm,下缘长(19.5±1.4)cm,中部长(20.2±1.2)cm,止腱长)1.1±0.2)cm,肌蒂游离长度为(16.8±0.9)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其外径(1.8±0.2)mm,长度为(5.6±0.6)cm,其分支在肌内沿肌束走行。结论:可设计艺胸大肌胸肋部为蒂带肋软骨膜、胸骨骨瓣转位修复锁骨不连、锁骨肩峰端及顽固性肱骨骨不连。
彭田红彭珍山张心宽万炜谭建国曾效恒
关键词:肌骨瓣移位术
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5
1998年
目的:为股部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股部主要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经墨汁灌注,皮肤脱水透明后观测各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①股外侧皮神经有营养动脉2~6支,超始外径1.0±0.4mm,其筋膜皮支分布达神经内侧4.1cm,外侧5.9cm;②股前皮神经有营养动脉1~5支,外径1.0±0.3mm,其筋膜皮支分布达神经内侧2.4cm,外侧3.4cm;③股后皮神经有营养动脉1~3支,外径0.9±0.3mm,其筋膜皮支分布达神经内侧3.9cm,外侧3.2cm。
张心宽徐达传钟世镇
关键词:股部皮神经血供营养血管皮瓣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为该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使用24侧上肢标本和5具新鲜整尸标本,通过大体解剖、铸型和动脉造影等方法,研究前臂后皮神经及其 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规律。结果 前臂后皮神经起自桡神经,至前臂部主要分 为两支,分布于前臂后部桡侧2/3,其营养血管平均为7.2支,其中第一支最粗,并伴行最远,并和其他营养动 脉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结论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筋膜皮瓣,可用于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 织缺损。
陈胜华谭建国唐茂林王莉张心宽彭珍山王泽军
关键词:筋膜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解剖学基础营养动脉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改良的方法对面神经的额支进行体表定位,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适用的寻找面神经额支的方法。方法:对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测量在耳轮上点与外眦上点的连线上和耳屏上切迹点与外眦点的连线上,面神经的额支所经过的相对位置。结果:额支在耳轮上点-外眦上点的连线后段(3/10~4/5)±1/10的范围内跨过,在耳屏上切迹点-外眦点的连线后段(1/5~1/2)±1/9的范围内跨过。结论:面神经额支在两条标志线的特定区域跨过,手术中,切口应避开该危险区域。
洪丽安高范松青张心宽彭田红
关键词:面神经
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并腓骨下段骨折的治疗
2008年
踝关节前脱位并腓骨下段骨折临床比较少见,早期多以手法或牵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我科自1993年3月-2003年4月对收治的4例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并腓骨下段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刘增华杨俊涛谭文甫谭光华刘琴张心宽
关键词:腓骨下段骨折外固定治疗牵引复位手术治疗
胸大肌胸肋部肌蒂骨(膜)瓣修复肱骨骨不连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为带胸大肌胸肋部肌蒂骨(膜)瓣转位修复顽固性肱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胸大肌胸肋部的形态、血供及其与肋胸骨的关系。结果 胸肋部肌腹上缘长18.8 cm,下缘长19.5 cm,肌蒂游离长度可达16.8 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其外径1.8 mm,长度为5.6 cm,其分支在肌内沿肌束走行。结论 可设计以胸大肌胸肋部为蒂带肋软骨骨膜、胸骨骨瓣转位修复顽固性肱骨骨不连。
彭田红范松青张心宽丁红梅陈胜华曾效恒
关键词:肌骨瓣移位术
带血管蒂下颌骨瓣转位上颈椎融合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1996年
目的:为上颈椎植骨融合术提供带血供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颈标本上,对颏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进行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术式设计;②测量30块成年干燥下颌骨有关数据。结果:①颊下动脉恒定由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级附近发出,起始外径为1.8±0.4mm、长度2.5±0.5cm,沿下颌骨下缘前行,在正中线处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沿途发出皮支、肌支、腺支及骨膜支等。其中下颌骨膜支2~5支,外径0.3±0.1mm,供骨面积为2.6cm×5.4cm。结论:可以面动脉为蒂带颏下动脉设计下颌骨瓣转位行上颈椎植骨融合的术式。
郑和平张心宽徐达传吴增辉钟世镇
关键词:下颌骨颏下动脉面动脉植骨融合转位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