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
- 2005年
-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Ⅰ~Ⅱ级高血压病人175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组(107例)和非杓型组(68例).并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非杓型组的纤维蛋白原(Fg)、红细胞比容(Hot)、全血粘度值(ηb)、血浆粘度值(ηp)、全血低切还原粘度(ηre)、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自变量(Fg)对因变量(血压昼夜节律)的回归系数为-4.094,对因变量的OR值为0.017.结论: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 陈解忠丁志坚刘敏范莉张宇燕蒋建光孙勇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血液流变学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装置,包括螺纹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管、连接杆、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管、电动伸缩杆和按摩滚筒,在所述第二套管的两端均滑动插接有第二伸缩杆,处于所述第二套管内部的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套接...
- 张宇燕朱傲霜葛继勇
- 文献传递
-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体会(附4例报告)
- 2001年
- 赵建中邹瑞秀孙云张宇燕盛贻陈云雷周荣初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心肌梗死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和单个核细胞 (BMMNCs)经冠状动脉 (冠脉 )移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0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 ,通过冠脉转运将BMMNCs植入心肌梗死区 ,术前和术后 6个月分别行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3例患者因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狭窄小于 5 0 %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仅移植干细胞。余 7例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开通后注入干细胞。 10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较术前平均增加 10 5 % (4 0 %~ 18%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术前平均减少 2 2mm(- 4mm~ 8mm) ,99mTc MIBI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 6~ 12月均无心律失常和其它合并症发生。结论 自体BMSCs和MMNCs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 ,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 ,改善心脏功能。
- 周芳张馥敏杨志健徐清斌朱铁兵王连生陈波李传富哈团柱顾翔丁志坚张宇燕汪承亚费小明徐兆强周蕾马文珠曹克将
- 关键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个核细胞移植冠心病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临床应用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ICS)治疗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 41例 (47支狭窄的冠脉 ,均行经皮冠状动腔内成形术 (PTCA)之后置入支架 5 0枚 ,均为denovo支架植入。结果 84%A型病 ,14%B型病变 ,2 %C型病变 ,5 0枚支架全部植入成功 ,无一例发生支架血栓形成和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后随访 10个月~ 4年 ,仅 1例心绞痛复发 ,经冠脉造影(CAG)证实支架部位无狭窄 ,为支架远端血管病变加重所致。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 ,denovo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 赵建中孙云张宇燕丁志坚周荣初邹瑞秀孙云雷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冠心病
- ^(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在心肌梗死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1~35个月的患者(细胞移植组8例,常规治疗组6例),于术前和术后3、8个月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用半定量法观察分析图像。结果移植组中,6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后3、8个月心肌双核素显像缺损区占整个心肌面积由术前的45.5%减少至39%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后改变不明显。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心肌双核素显像缺损区占心肌面积减少,术后8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能较好地观察和评价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改善程度。
- 徐龙宝张宇燕丁志坚杨艳文赵峻万仁明黄曙新刘剑文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24例分析
- 2001年
- 赵建中邹瑞秀陈解中孙云张宇燕周荣初陈云雷
- 关键词:急性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 1999年
- 赵建中孙云张宇燕周荣初丁志坚邹瑞秀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心病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代谢及收缩功能的变化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单个核细胞(BMMNCs)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移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近、中期心功能、心肌代谢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史1-35个月的患者。细胞移植组8例,通过冠脉系统将BMSCs和BMMNCs植入心肌梗死区,余6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3,8个月行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移植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开通后注入干细胞,8例心功能从Ⅱ-Ⅳ级提高至Ⅰ-Ⅱ级,6min步行试验从(320.72±60.47)m提高至(406.88±68.31)m,6个月后又提高至(484.79±81.00)m。6例前壁心梗患者3,8月后LVEF由术前的42.5%提高至49.5%和54%;术后3,8月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整个心肌体积由术前的45.5%减少至39%和2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月EF较术前提高,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心肌体积减少,术后8月与术后3月无明显改变。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干细胞移植临床效果不明显。结论:自体BMSCs和BMMNCs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代谢。
- 张宇燕丁志坚张馥敏杨志健王新陈解中孙勇徐龙保徐宇红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病变的稳定程度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8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阴性对照组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的Gensini积分分成<30分组和≥30分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和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的脂联素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30分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30分组(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伴随。
- 孙云张宇燕丁志坚于静萍丁奉吴江王新陈解忠孙勇
- 关键词:脂联素血管造影术GENSINI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