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义
- 作品数:40 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80年代我国布氏菌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80年代我国布氏菌病(下简称布病)在临床表现上呈现新特点,即临床经过非典型性。所谓非典型性,是指布病患者临床经过偏离了经典描述的过程。当前人们已注意这一特点,发现非典型病例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多。非典型性主要表现在病程短症状轻,淋巴结、肝、脾肿大和骨关节变形强直者明显减少。低热、乏力、关节痛成为布病最常症状。1 热型的改变 发热可见于各期布病患者,但多见于急性期病人,在我国不论80年代前还是80年代,发热仍是急性期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据河北、内蒙、
- 张士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补肾壮力胶囊治疗慢性布病性功能减退病人(男性)临床观察被引量:3
- 1997年
- 慢性布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常有相当数量的男性病人表现为性机能减退。作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研制了补肾壮力胶囊,对慢性布病表现有性机能减退的病人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根据卫生部、农业部主编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中的布病诊断标准,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具有不同程度性功能减退的慢性布病男性病人66例,年龄25~55岁,平均44岁,不合并其它内分泌疾病,未用过激素类药物。另设健康成年男性47例对照,平均年龄为42岁。
- 何玉萍王大力李铁峰李安娜王季秋丛显斌张士义李淑芹郭凯达胡野军吴莹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性功能减退
- 亚急性期布氏菌病雄性豚鼠性腺轴功能状态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布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布氏菌对人及豚鼠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甲状腺系统功能状态改变已见报道,但对性腺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布氏菌感染雄性豚鼠,观察感染后3个月血清T、LH、FSH和E_2水平的变化,以便了解布氏菌对机体性腺功能的影响。
- 王季秋王大力李铁峰李安娜何玉萍张士义丛显斌
- 关键词:性腺功能雄性
- 急性期布氏菌病豚鼠(雄性)性腺轴功能状态的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布氏菌所致人及豚鼠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对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已见报道。为揭示布病对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本文对布氏菌感染豚鼠(雄性)性腺系统的功能状态进行了观察。1 材料及方法1.1 试验动物 选用重350~450g(5~8月龄)健康雄性豚鼠72只,由长春生物制品所动物室提供。1.2 布氏菌株 本所实验室冻干保存的羊种菌16M(批号92,1)、牛种菌BA19(批号92,1)标准菌株。均经1‰的三胜黄素凝集试验检查无变异。
- 王大力何玉萍李安娜王季秋李铁峰丛显斌张士义戴杰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数学模型在全国布病监测点疫情监测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7年
- 根据1990~1995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羊、牛、猪、人的血清学阳性率资料,利用灰色模型和加权平均法,建立了两种数学预报模型,将两种预报值取算术平均进行综合后,给出了1996~1997的布病阳性率预报值。
- 李仲来吕景生赵永利冮森林佟建冬张士义吴福林毛开荣夏业才
- 关键词:布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率数学模型
- 慢性布鲁氏菌病(男性)性功能低下发病机理及治疗方剂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性功能低下的发病机理及有效治疗方剂。方法:通过测定66例慢性布病患者及感染布氏菌后不同病期实验豚鼠,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胞生成素(FSH)、雌二醇(E_2)和睾酮(T)含量,并与正常组对比,观察其性腺系统的功能状态;通过用补肾壮力方剂(胶囊或煎剂),治疗本组具有性腺系统功能减退病人和实验豚鼠(感染后6个月),观察该方剂对改善性腺系统功能的治疗效果。结果:慢性布病人及不同病期实验豚鼠(甲、乙组),血清中LH、FSN、E_2和T含量出现明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经用补肾壮力胶囊或煎剂治疗后,病人及实验豚鼠血清中T和E_2含量增高,LH和FSH含量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治疗病人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性腺(睾丸)功能减退,是慢性布病人(男性)性功能低减的重要原因。补肾壮力方剂,对慢性布病(男性)性功能低下病人有较好疗效,其疗效是通过作用和调节性腺系统功能而获得的。
- 张士义王大力李安娜李铁峰王季秋何玉萍丛显斌聂志文赵永利吕景生冮森林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性功能低下发病机理
- 慢性期布氏菌病豚鼠(雄性)性腺轴功能状态的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慢性期布氏菌病多累及全身各系统和多个脏器。而慢性期布病患者(男性),多有性功能低下的症状。有的学者认为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可能参与布病的发病机理,有关报道甚少,作者以豚鼠(雄性)做动物模型,攻击布氏菌强毒株(16M)和弱毒株(19Ba)6个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豚鼠血清中FSH、LH、T、E_2这四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以探讨慢性期布病性功能低下与性轴功能状态的关系。
- 李安娜王季秋何玉萍王大力李铁峰张士义丛显斌
- 关键词:布氏菌病动物模型雄性性腺轴垂体
- 1990~1992年布鲁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为了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预测布病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制措施,推动全国布病防制工作的深入发展,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自1990年在全国14个省(区)的15个地(市、州、盟)设立布病监测点。3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卫生、畜牧部门的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的监测任务,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张士义吕景生赵永利王季秋吴福林周齐黄海波毛开荣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
- 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被引量:15
- 1999年
- 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7年连续8年,在14个省(自治区)的15个地(市、州、盟)布病全国监测点,开展了监测工作,同时全国各省(市、区)均开展了疫情调查工作,现将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报道如下。1 监测工作1.1 主要成绩1.1.1 建立健全全国布病监测系统 监测工作开展8年来,各监测点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卫生、畜牧部门共同协商,成立了相应的布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队,并据当地疫情现状。
- 张士义吕景生赵永利冮森林吴福林毛开荣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实验性豚鼠布病甲状腺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 1989年
- 布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国内外学者对布病的病理组织学和发病机理作了许多研究。但还没有揭示全部病变及其发病机理,尤其是人和动物布病的甲状腺病变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为此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的研究基础上从光镜和电镜的水平对实验性豚鼠布病甲状腺的病变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 崔城洛尹正日金青松金英绵权伟舒光亚张士义刘春光杨跃清李安娜张桂珍张新飞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甲状腺病理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