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 作品数:43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柞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以22个柞蚕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其线粒体DNA(mt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测定5’端485bp的核苷酸序列,并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个柞蚕品种可分成2组,2组之间只在294bp处有一个差异位点。从GenBank中调取柞蚕豫早1号品种Cytb基因的5’端相应序列(AY242996),与本试验测得的柞蚕青黄1号和青6号对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青黄1号和青6号的同源性达99.8%,青黄1号和豫早1号的同源性达98.6%,青6号和柞早1号的同源性达98.8%。可见,不同柞蚕品种的表型虽然不同,但在Cytb基因水平上其核苷酸序列的组成却是高度一致,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较高。
- 孙玲王凤成王秋实刘彦群仝振祥冀万杰张博王学英
- 关键词:柞蚕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 柞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
- 2010年
- 建国前,我国对柞蚕种质资源研究近乎空白。各地农家仅以柞蚕表现型为依据留种,自繁自育,形成了具有一定差异的地方种群。如山东的"客岭庄"、河南的"鲁山种"和辽宁的"云爱阳种"等,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品种,而且这些农家种性状表现驳杂、产量极不稳定。建国初期,为迅速扭转柞蚕生产的衰败局面,
- 王凤成仝振祥冀万杰张博姜德富
-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柞蚕生产自繁自育性状表现农家种表现型
- 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及综合评价
- 柞蚕(Antheraea pernyi)起源于中国,已有2 000多年的驯化历史。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不同血统、各具特色的品种资源,这些品种资源对柞蚕的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柞蚕的许多经济性状...
- 张博谌苗苗赵春山王凤城冀万杰李喜升徐亮
- 关键词:柞蚕性状相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不同柞蚕品种的热应激行为表现及2个热激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
- 野外放养柞蚕经常会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不同柞蚕品种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地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5个柞蚕品种或品系5龄幼虫在42℃、45℃胁迫1~-4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高温胁迫后的...
- 谌苗苗冀万杰钟亮张博赵春山李喜升王凤成
- 关键词:柞蚕品种资源热激蛋白基因
- 柞蚕的热应激行为表现及2个热激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野外放养柞蚕常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柞蚕5龄幼虫经39℃、42℃、45℃高温胁迫1~3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恢复能力和转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均表现出随温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蚕体热激反应加剧、恢复能力降低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对3个高温胁迫试验组的柞蚕5龄幼虫,每隔0.5 h取脂肪体提取RNA并逆转录合成c DNA,经qRT-PCR检测热激蛋白基因Ap HSP70与Ap 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幼虫的Ap 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虫(53~777倍),39℃与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期间该基因的表达均逐步上调至峰值后再下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1.5 h时该基因的表达即达到最大值,基因表达量变化差异更为显著,45℃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初期该基因的表达快速上调后再缓慢下降;高温胁迫后幼虫Ap HSP90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幼虫(6~45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2 h时该基因的表达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Ap HSP70与Ap HSP90基因可能在柞蚕幼虫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性中起重要作用。
- 张博谌苗苗钟亮冀万杰赵春山李喜升王凤成
- 关键词:柞蚕高温胁迫热激蛋白基因
- 不同柞蚕品种热激处理后F1代幼虫的ApNPV抗性研究
- 高温干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大规模柞蚕病害严重制约了柞蚕产业的发展,对柞蚕进行耐热性特征研究和ApNPV抗性研究,将会对柞蚕的繁殖驯养、引种推广和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对柞蚕种质资源评价内容的补充具有一定意义。为此,本研...
- 张博谌苗苗冀万杰赵春山李喜升王凤成
- 关键词:柞蚕
- 柞蚕幼虫腹足趾钩的初步研究及主成分分析
- 2018年
- 调查了20个柞蚕品种幼虫腹足趾钩的数量、长度及其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和趾钩长度品种间差异显著,趾钩数量雌雄间差异不显著,但趾钩长度雌雄间差异极显著。趾钩数量和长度与多数经济性状呈较弱的负相关,表明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和趾钩长度可为柞蚕育种提供依据。对21项经济性状和趾钩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趾钩数量及长度对柞蚕分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张博王凤成冀成杰谌苗苗赵春山仝振祥
- 关键词:柞蚕主成分
- 辽宁柞蚕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 柞蚕种质资源是开展柞蚕育种、遗传学研究和柞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柞蚕种质资源的保 护性研究、实用基础性研究、创新利用研究及资源的规范性与数字化研究等4个方面较系统地概述了辽宁的研究 进展与研究成就, 论述了柞蚕...
- 王凤成仝振祥冀万杰李喜升朱有敏张博
- 关键词:柞蚕种质资源
- 主成分分析法在柞蚕品种资源经济性状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茧丝效率因子、生命力因子和茧丝产量因子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主要经济性状信息总量的83.068%,其中包含有关茧丝性状的信息较多。基于4个主成分值的聚类分析,可将16份柞蚕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主成分在各类群的表现:综合产量因子为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茧丝效率因子为第4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生命力因子为第4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而茧丝产量因子在各类群的排列规律不明显。依据4个主成分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三里丝和定州1号排列前位。
- 仝振祥王凤成冀万杰张博
- 关键词:性状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浅谈构建柞蚕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必要性
- 2010年
- 基于柞蚕在我国的特殊资源优势,以构建柞蚕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作为目标,通过对柞蚕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实现柞蚕育种突破、解决柞蚕品种的分类和鉴定、以及柞蚕品种资源的有效保存与高效利用等问题,同时,图谱也将成为一种验证手段,有效维护柞蚕种子的产权.从而提高柞蚕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 张博冀万杰
- 关键词:柞蚕品种资源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