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高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胰腺
  • 5篇肿瘤
  • 4篇消融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术
  • 3篇超声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肿瘤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猪胰腺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离体
  • 2篇扩散
  • 2篇肝肿瘤
  • 2篇CT引导
  • 2篇表观
  • 2篇表观扩散系数
  • 2篇超声检查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GE医疗集团

作者

  • 14篇张华高
  • 5篇李兆申
  • 4篇蔡全才
  • 4篇金震东
  • 3篇杨继金
  • 3篇陆建平
  • 3篇王东
  • 3篇陈士跃
  • 3篇江旭
  • 3篇杨朝爱
  • 3篇陈文会
  • 2篇马超
  • 2篇王雷
  • 2篇王凯旋
  • 2篇王鹤
  • 2篇刘敬禹
  • 2篇邓尚新
  • 2篇王卫星
  • 2篇李慧
  • 1篇詹茜

传媒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医院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马多在经皮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曲马多在经皮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RFA)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脏肿瘤患者,分为曲马多组(41例)和对照组(27例),经皮穿刺肝肿瘤RFA开始时均予地西泮10 mg及盐酸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曲马多组予曲马多1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术中记录病灶大小、位置,消融直径,加热时间,消融时间、温度、功率及术中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CLC分级、Child-Pugh分级、病灶位置、病灶大小、消融直径、加热时间、消融时间、温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水平上两组间年龄、影像引导设备和手术中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术中疼痛评分的影响并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VAS评分高于曲马多组,两组术中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肝肿瘤RFA治疗过程中,曲马多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陈文会杨朝爱杨继金江旭刘敬禹王卫星李慧张华高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曲马多疼痛
CT引导介入操作中患者有效辐射剂量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各类介入操作中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科CT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259例次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穿刺活检、引流、射频消融、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等6种方法。浏览PCAS系统上的医学信息和图像,并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介入诊疗方式、扫描时间、扫描次数、总毫安秒、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蒙特卡罗有效剂量转换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射频消融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引流、活检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是(25.62±10.43)mSv、(19.02±7.35)mSv、(18.69±6.39)mSv、(16.22±5.60)mSv、(10.66±4.51)mSv和(9.67±3.81)mSv,粒子植入术的有效辐射量明显高于其他介入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单次介入操作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并发症的危险小,但多次介入治疗累积的有效辐射剂量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陈文会江旭杨继金邵成伟杨朝爱王卫星张华高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介入治疗
某医院门诊医患双方对预约挂号需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患双方对于门诊服务中各环节的满意程度和预约挂号的需求和偏好,为促进医院预约挂号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利用自设问卷收集资料,现场调查1000名门诊就诊患者、200名出诊医生对于门诊服务各环节满意程度和对于预约挂号的需求和偏好。结果:患者对于候诊时间与等待时间有关的服务环节满意度较低,医生对门诊服务流程满意度也较低;医患双方对医院现行预约挂号服务总体比较满意,但仅有35%的受访患者使用过预约挂号服务,54%的患者使用现场预约方式;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挂号方式的偏好并不完全一致,对时间成本比较敏感的职业和年龄群体更倾向于能自主选择就诊时段的分时段预约挂号方式;超过90%的医生认为有必要提供各种形式的专家门诊预约挂号;仅57%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在普通门诊开展复诊预约挂号。结论:候诊时间长已成为影响门诊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继续提高预约挂号比例,预约挂号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杨骅蔡全才王铁军张银娟张华高
关键词:医患双方预约挂号满意度
叶酸摄入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叶酸摄入与胰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关于叶酸与胰腺癌发生关系的前瞻性及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version 11.0软件对胰腺癌发生风险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及3项病例-对照研究,2 209例患者。分析提示:从食物中获取叶酸的最高摄入量人群与最低者相比,前组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28%,在以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值的队列研究中这种降低趋势更明显[合并RR=0.51,95%CI(0.29,0.89),P=0.0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优势比(OR)=0.79[95%CI(0.66,0.94),P=0.008];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最高组人群与最低者相比,胰腺癌罹患风险统计学上明显降低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并OR=0.53[95%CI(0.30,0.96),P=0.036]。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总叶酸摄入量(来源于食物及补充的叶酸)及食物来源叶酸摄入量是胰腺的保护因素。
杨鸣邓尚新付新新张华高朱伟蔡全才
关键词:叶酸胰腺肿瘤META分析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术前良、恶性与浸润性预测因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分析术前预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与浸润性的因子,及不同病理类型IPMN的手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1993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手术切除的78例IPMN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CEA、CA19-9、影像学征象等在术前判断IPMN良、恶性与浸润性的价值,分析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黄疸、急性胰腺炎、血CA19—9〉37U/ml、AKP、肿块边界不清为恶性及浸润性预测因子;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直径〉30mm、出现壁节结等为恶性预测因子;CEA〉6ng/ml为浸润性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边界不清为恶性及浸润性预测因子;急性胰腺炎为浸润性预测因子。良性IPMN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0%;恶性IPMN的2年生存率为78.9%、5年生存率为68.5%,其中浸润性IPMN的2年生存率为64.6%、5年生存率为43.1%。结论肿块边界不清为IPMN恶性预测因子,急性胰腺炎、肿块边界不清是IPMN的浸润性预测因子。
王雷金刚王莉郑建明金震东邹多武张华高蔡全才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肿瘤存活率
正常胰腺小视野高分辨DWI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正常胰腺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图像质量、ADC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胰腺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上腹部自由呼吸触发的SS-EPI DWI和rFOV DWI检查(b=600s/mm2)。从形态学方面,分别计算两种方法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FOV DWI及SS-EPI DWI图像分辨力分别为0.55mm×0.55mm和1.56mm×1.56mm。②SS-EPI DWI获得正常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分别为(1.61±0.37)×10-3、(1.93±0.43)×10-3和(1.77±0.36)×10-3 mm2/s;rFOV DWI获得正常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分别为(1.10±0.48)×10-3、(1.21±0.38)×10-3和(1.11±0.34)×10-3 mm2/s。符号秩检验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5,P=0.700>0.05)。③Wilcoxon秩和分析表明SS-EPI DWI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6,P=0.045<0.05),而rFOV DWI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0,P=0.373>0.05)。结论:rFOV DWI较SS-EPI DWI图像分辨力高,且胰腺组织及总管显示更为清楚;统计学分析表明rFOV DWI获得的胰腺ADC均值不随胰腺形态学区域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SS-EPI DWI获得的ADC均值在胰头部最小,胰体部最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较高分辨力和稳定的ADC测量值,将使rFOV DWI在胰腺疾病早期及准确诊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士跃马超李子文金爱国王鹤张华高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内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离体猪胰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功率、时间下,射频消融对离体猪胰腺的消融范围,建立关于射频对离体猪胰腺消融的回归方程.方法 在射频消融的两个参数(功率、时间)可取值的范围内(5~20 W,20~240s),取功率参数4个,时间参数11个,组成44种不同组合,每种组合执行2次,建立一个包含88种参数组合的随机化表,共对离体胰腺进行88次消融实验.观察消融过程中的声像图变化,测量消融灶的宽度(Y),并行病理学检查.利用逐步回归法对2个参数的9个指数的9个项(时间、功率、时间×功率、时间的平方项、功率的平方项、时间的平方根项、功率的平方根项、时间的对数项、功率的对数项)进行选择,获取最佳模型,并制定回归方程.结果 启动射频消融后,声像图上可见沿导管工作区域逐渐出现长条形的回声增强区域,并逐渐增宽.消融灶形成以消融探头为中心线的近似圆柱体,灰白色,与周边正常胰腺组织境界较清晰,射频功率为15、20 W时可出现碳化坏死组织.最优的逐步回归模型显示,功率的平方项与时间的对数项均与消融宽度呈正线性相关关系,模型的回归决定系数为0.71,拟合图和残差散点图均显示拟合效果较好.最终建立了关于消融宽度的回归方程:Y =0.005×E2+0.9374×In(t)-0.6943.结论 建立了不同功率、时间参数组合下射频消融效果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方程式,为临床内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提供实验基础依据.
潘鹏王东李兆申王雷张华高祁可金震东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导管消融术胰腺
胰腺不同部位表观扩散系数正常值初探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随胰腺形态学变化的特征。方法对393例胰腺正常的志愿者行上腹部横断面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DWI,扩散敏感因子值为0,500s/mm2)。依据DWI计算出相应的ADC图,测量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3例正常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平均值分别为(1.52.4±0.29)×10—0、(1.644±0.34)×10-3、(1.67±0.35)×10-3、(1.58±0.31)×10-3mm2/s。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胰腺不同部位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8748,P〈0.0001);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胰腺头与颈部、头与体部、头与尾部、颈与尾部和体与尾部的ADC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08、0.0062、〈0.0001),而颈与体部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1)。结论正常胰腺ADC随胰腺形态结构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特征可为DWI及ADC在胰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潘春树马超汪剑王鹤陈士跃张华高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表观扩散系数
离体猪胰腺钬激光消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能量、频率、时间的钬激光对离体猪胰腺的消融范围,建立钬激光对离体猪胰腺消融的回归方程,为临床内镜超声引导下钬激光对胰腺肿瘤的消融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根据预实验确定钬激光能量、时间、频率3个参数可取值的范围,每个参数分别取5个数值,设计一个包含125种不同组合的随机化表,每个组合参数进行一次离体猪胰腺的消融实验,共125次.应用内镜超声探头观察消融灶的声像图,测量消融范围,切下消融部位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超声见消融部位呈云雾状高回声区.肉眼观消融灶截面近似椭圆球体,中间为碳化,外层为灰白色坏死区域.镜下见消融灶中间为“水池样”空腔,周围为胰腺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外周有炎症细胞浸润,边缘为正常的胰腺组织.钬激光的作用时间、频率、能量均呈正方向影响消融范围,其中频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时间,再次是能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最优的参数组合是25 s,25 Hz,1.8J.建立一个包含能量、时间及频率的回归方程,ln(消融体积)=β0+β1×时间+β2×频率+β3×能量(β为回归系数).结论 钬激光作用于离体猪胰腺可产生明显的组织坏死,所建立的钬激光消融回归方程可指导临床实践.
邢铃王东王凯旋张晓兰张华高金震东
关键词:胰腺消融技术
吸烟与结直肠癌诊断年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国外研究发现吸烟的结直肠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显著低于不吸烟的结直肠癌患者,而国内相关报道尚少。目的:分析不同吸烟变量与结直肠癌诊断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面访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628例连续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先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与男性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年龄相关的吸烟变量.再采用协方差分析均衡混杂因素,比较各吸烟变量不同暴露水平间诊断年龄的差异。结果:男性结肠癌患者中,吸烟者的诊断年龄较不吸烟者提前6.0岁(P=O.031)。吸烟状态、开始吸烟年龄和吸烟年限这三个吸烟变量与诊断年龄相关;均衡混杂因素后,与从未吸烟者相比.开始吸烟年龄≤16岁和吸烟年限15-34年的男性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年龄分别提前7.89岁(P=O.0420)和5.1l岁(降0.0127)。结论:男性较早开始吸烟和长期吸烟与结直肠癌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生年龄提前相关。在普通危险人群中.对于开始吸烟年龄≤16岁或吸烟年限15-34年的男性,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应提前5-10岁。
殷杰邓尚新安薇高杰徐晓东于恩达张华高李兆申
关键词:吸烟结直肠肿瘤发病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