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慧

作品数:58 被引量:37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食管
  • 33篇基因
  • 31篇多态
  • 26篇多态性
  • 24篇易感性
  • 20篇细胞
  • 19篇食管癌
  • 18篇易感
  • 18篇鳞状
  • 16篇基因多态性
  • 15篇食管鳞状
  • 15篇肿瘤
  • 14篇鳞状细胞
  • 13篇细胞癌
  • 13篇鳞状细胞癌
  • 13篇发病
  • 12篇遗传易感
  • 12篇遗传易感性
  • 11篇食管鳞状细胞...
  • 11篇发病风险

机构

  • 45篇河北省肿瘤研...
  • 3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张健慧
  • 35篇李琰
  • 30篇郭炜
  • 21篇王娜
  • 18篇王瑞
  • 16篇温登瑰
  • 15篇魏丽珍
  • 10篇陈志峰
  • 9篇王益民
  • 9篇葛晖
  • 8篇张立玮
  • 8篇王士杰
  • 7篇方淑梅
  • 7篇金霞
  • 6篇张秀凤
  • 6篇曹延延
  • 5篇侯浚
  • 5篇郭晓青
  • 4篇赵秀清
  • 4篇丛庆文

传媒

  • 8篇肿瘤
  • 8篇癌症
  • 8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国外医学(遗...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病案
  • 2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科协第1...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与肺癌患者P53基因多态性位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对揭示人类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起重要作用,尤其是与肿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倍受人们关注。p53基因由于在细胞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自然成为研究
李琰张健慧王瑞郭炜
文献传递
上消化道癌家族史发病年龄与食管鳞状上皮癌预后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经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的食管鳞状上皮癌患者首发年龄及预后的差别。方法:运用t检验、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校正Wald检验分析比较了河北医科大学四院胸外科1985~1994年间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n=495)和阴性(n=1297)的来自高发区的食管鳞状上皮癌两组之间发病年龄和生存曲线的差别,并研究了两组病例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尽管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的食管鳞状上皮癌患者与阴性者相比发病年龄显著提前(51.9±8.3比53.4±8.3,P<0.00),但前者的生存曲线低于后者,该生存曲线的差别在50岁以上组和UICC0~Ⅰ期组经Cox模型的校正Wald检验达显著水平(50岁以上组家族史阳性和阴性者相比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2比60.2、48.8比54.5、44.5比49.4,PWald=0.03;UICC0~Ⅰ期组家族史阳性和阴性者相比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5比94.7、87.5比91.6、87.5比91.6,PWald=0.02);按家族史分层分析年龄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家族史阳性组中50岁以下者生存曲线显著高于50岁以上者(两者相比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4比55.3、60.6比48.9、58.5比44.6,PWald=0.03);但家族史阴性组中50岁以下者与50岁以上者相比生存曲线无差别(二者相比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3比60.2、54.6比54.5、50.9比49.4,PWald=0.67),尽管两者平均发病年龄相差14.4岁。结论:就来自高发区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病例而言,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者比阴性者发病年龄显著提前,但预后较差,提示遗传背景对食管癌的发生和预后都有一定影响。另外发现家族史阳性组中50岁以下者的预后好于50岁以上者,提示早期发现可能有助于改善家族史阳性患者的预后。
温登瑰张立玮赵秀清魏丽珍张健慧王士杰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年龄预后
158例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随访结果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史.方法:对1992年11月和1997年4月普查确诊的158例为对象建立SPSS数据库,统计累积癌变率和已癌变病例的中位癌变时间;并以确诊后的第1年癌变仍生存患者为参照,分析各年癌变危险度,全部病程117个月.结果:10年累积癌变率81.66%;中位癌变时间59.4个月;第2年至第10年的癌变危险度和可信区间分别为:RR2=4.25(0.89~20.32);RR3=3.37(0.67~16.96);RR4=6.19(1.33~28.77);RR5=8.36(1.83~38.08);RR6=9.46(2.07~43.14);RR7=4.15(0.79~21.81);RR8=2.57(0.42~15.68);RR9=0;RR10=41.60(9.09~190.39).结论: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属高危人群,与早期食管癌关系密切.
陈志峰王国清侯浚张健慧宋国慧乔翠云李绍森陈超
关键词: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
PTE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PTEN基因失活的关系
目的:高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并引起肿瘤发病的主要原因,抑癌基因PTEN的甲基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PTE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PTEN基因的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
葛晖杨大运金普乐丁翠敏张健慧
关键词: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
文献传递
中国人肺癌易感性与Cyclin D1(A870G)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人对肺癌的易感性与CyclinD1基因第 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 ,检测 93例肺癌及 12 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CyclinD1(A870G)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肺癌组与对照组CyclinD1(A870G)A/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6 0 .75 %、39.2 5 %及 5 1.6 4 %、4 8.36 % ,两组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6 )。肺癌组与对照组的A/A、A/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8.71%、4 4 .0 9%、17.2 0 %及 2 3.77%、5 5 .74 %、2 0 .4 9%。两组间A/G及G/G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肺癌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8)。肺癌组与对照组A/A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肺鳞癌组的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4 0 3) ,而肺腺癌组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7)。与A/G及G/G基因型携带者之和相比 ,A/A基因型携带者患肺腺癌的校正相对风险度 (OR)为 2 .4 3,95 %CI =1.74~ 4 .77。结论 CyclinD1(A870G)A/A基因型是中国北方人患肺腺癌的危险因素 ,而肺鳞癌的易感性与CyclinD1(A870G)多态性无关。
王瑞张健慧李琰温登瑰魏丽珍
关键词:中国人肺癌易感性CYCLIND1遗传多态性
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与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人食管癌、贲门癌的易感性与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基因第 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 ,检测了 12 0例食管癌、5 8例贲门癌及 12 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CyclinD1(A870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食管贲门癌组与对照组CyclinD1(A870G)A/G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75 )。非吸烟的肿瘤患者CyclinD1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吸烟并携带A/A基因型可使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性增加 2 5倍 ,其校正比值比为 2 5 7,95 %可信区间为 1 19~ 5 5 7。携带G/G基因可降低食管癌发病的风险 ,其校正比值比为 0 39,95 %可信区间为 0 18~ 0 82。贲门癌患者组携带A/A基因型的频率 (34 4 8% )高于对照组 (2 3 77% ) ,但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2 8,P =0 131)。结论 在中国北方人 ,吸烟并携带CyclinD1(A870G)A/A基因型是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因素 ,而CyclinD1G/G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发病可能具有防护作用。
王瑞张健慧李琰温登瑰何明魏丽珍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性PCR-SSCP
XRCC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XRCC2参与同源重组修复,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基底细胞癌等肿瘤易感性有关。本研究探讨中国北方人群中XRCC2 C41657T、G4234C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99例...
王瑞曾辉李琰王娜彭伟张健慧刘俊锋
关键词:肺癌XRCC2基因多态性肿瘤易感性
文献传递
p7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背景与目的:p7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第二外显子非编码区存在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G4C14-A4T14),可以形成茎环结构而影响基因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这两个连锁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48例食管癌患者、259例贲门癌患者和630例健康对照者的p73基因多态性。结果:具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明显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状况校正的OR值分别1.68(95%CI=1.28~2.20)和1.68(95%CI=1.24~2.26)。p73G4C14-A4T1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贲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中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亚组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OR=1.71,95%CI=1.14~2.57),而其他亚组中未见p73G4C14-A4T14多态性增加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结论:p73G4C14-A4T14多态性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人群贲门癌的发病风险。
葛晖王益民曹延延张秀凤李琰郭炜王娜张健慧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P73基因多态性肿瘤易感性
中国人食管癌及肺癌发病风险与p53基因多态性被引量:43
2003年
目的 比较中国北方人对食管癌及肺癌的易感性与p5 3基因第 72密码子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以PCR方法检测 173例食管鳞状上皮癌、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的p5 3基因第 72密码子的基因型。结果 食管癌与肺癌组p5 3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食管癌和肺癌组的Pro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分别为 0 .0 2 4及0 .0 2 7)。Pro/Arg及Arg/Arg基因型频率在两肿瘤组及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食管癌和肺癌组的Pro/Pro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分别为 0 .0 4 1及 0 .0 2 6 )。Pro纯合子患食管癌与肺癌的风险较Arg纯合子高 2倍左右 [校正比值比分别为 2 .12 (95 %CI=1.13~ 4 .0 1)和 2 .30 (95 %CI =1.13~ 4 .93) ],且与吸烟无协同作用。结论 Pro/Pro基因型为中国北方人患食管癌及肺癌的独立易感因素 ,两种肿瘤的发病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张健慧李琰王瑞温登瑰吴明利何明
关键词:食管癌遗传易感性P53基因
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腺上皮患病普查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陈志峰侯浚靳国梁张健慧郭翠兰白文龙李绍森乔翠云孟凡书高峰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腺上皮患病情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