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令令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对苯二酚
  • 2篇学成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化学成分
  • 2篇二酚
  • 2篇苯二酚
  • 1篇电子自旋
  • 1篇电子自旋共振
  • 1篇毒性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正构烷烃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法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燃烧

机构

  • 6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上海市针灸经...

作者

  • 6篇洪宗国
  • 6篇张令令
  • 3篇吴焕淦
  • 3篇吕丰
  • 2篇魏海胜
  • 1篇郭金云
  • 1篇窦传字
  • 1篇余莹莹
  • 1篇吴超群

传媒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蕲艾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产于湖北蕲春的艾叶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LH-20、MCI gel CHP-20、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UV、1 H-NMR、13 C-NMR及二维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蕲艾叶中分离到6个黄酮单体化合物,分别为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1)、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2)、5,7,4′,5′-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3)、芹菜素(4)、木樨草素(5)和槲皮素(6)。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魏海胜吕丰张令令洪宗国吴焕淦
关键词:蕲艾化学成分黄酮化合物
艾叶燃烟自由基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自由基再现技术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艾烟自由基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再现产生自由基,选用L6、HepG2和A549与其作用,通过MTT法、荧光染色观察法判定待检样品是否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并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在12.5~200μmol/L浓度下,相同浓度对苯二酚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细胞毒性作用的强弱不同。对苯二酚在偏酸性条件下,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大,细胞毒性小;对苯二酚在偏碱性条件下,IC50值小,细胞毒性大,且碱性组较酸性组毒性增加明显,P〈0.05或P〈0.01。结论: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的细胞毒性作用远远强于其在偏酸性条件下,参与其细胞毒性的物质包括半醌自由基、对苯二酚及对苯二酚聚合物。研究艾烟的毒性作用不仅要考虑艾烟中的稳定物质,还要考虑到艾烟中的不稳定物质——自由基。
张令令余莹莹朱乃甫洪宗国
关键词:对苯二酚MTT法细胞存活率
不同燃烧温度下艾灸补泻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艾灸的补法和泻法机制.方法:运用艾炙温度测量仪,测定无风条件下、不同风力、不同风向、不同储存年份条件下艾条最高燃烧温度的差异.结果:无风条件下,艾条最高燃烧温度为848℃;15cm距离、45°角吹风、三年期艾条最高燃烧温度最优,最高温度达到981℃,比无风条件下高133℃;无风燃烧情况下,燃烧温度较低,艾灸的功效表现为温补作用,主要适用于寒症患者;而吹风富氧情况下,燃烧温度大大升高,产生通透能力更强的近红外光辐射,进而实现疏通经络,治疗瘀症的温通效果.意义:解释了艾灸补法和泻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艾灸选材及手法选择、艾灸理疗仪器改进、制定市场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洪宗国朱乃甫吕丰张令令吴超群
关键词:艾灸最高温度
不同采集期艾叶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艾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6种采集期不同的艾叶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6种采集期艾叶中挥发油质量分数分别为0.607%,0.750%,0.953%,0.884%,0.751%,0.680%,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数目依次为29,32,29,27,34和28种,有17种相同的化合物被检出.通过比较艾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如1,8-桉叶油素、樟脑、龙脑、4-萜烯醇等时发现,6月2日采集的艾叶中的挥发油含量最高,品质最好,6月上旬为艾叶的最佳采收期.
洪宗国魏海胜张令令吕丰吴焕淦
关键词:挥发油GCMS化学成分
半醌自由基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半醌自由基及其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BL21大肠杆菌3种菌的抑菌活性。方法: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检测半醌昆自由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应用打孔法,研究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对MRSA、MSSA、BL21大肠杆菌3种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了96孔板法研究其对这3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通过测量这3细菌的生长曲线来比较对苯二酚在pH=7.5与pH=6条件下的抑菌活性。结果:半醌自由基抑菌作用较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的最终产物都强。对苯二酚碱溶液对MRSA、MSSA、BL21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081、0.081、0.649mg/mL,而对苯二酚水溶液对MRSA、MSSA、BL21的MIC值分别为0.325、0.325、1.298mg/mL。结论: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的抑菌作用远远强于其在中性或者偏酸性条件下。
郭金云洪宗国张令令吴焕淦窦传字
关键词:对苯二酚电子自旋共振高效液相色谱法打孔法抑菌活性
不同采集期艾叶正构烷烃成分和含量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从6种不同采集期的艾叶中提取正构烷烃,并比较其成分和含量,寻找艾叶的最佳采收期,采用梯度溶剂萃取法提取了艾叶正构烷烃,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6种不同采集期艾叶的正构烷烃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C31,不同正构烷烃含量呈明显的奇偶优势分布,3号和4号长链正构烷烃含量较高.故6月上旬为艾叶的最佳采收期.
洪宗国张令令吴焕淦
关键词:正构烷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