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民

作品数:172 被引量:476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专利
  • 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建筑科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沉降
  • 20篇基坑
  • 14篇桩基
  • 13篇软土
  • 13篇深基坑
  • 13篇土工
  • 13篇孔隙水
  • 13篇混凝土
  • 12篇开挖
  • 11篇水压力
  • 11篇隧道
  • 11篇土体
  • 11篇孔隙水压
  • 11篇孔隙水压力
  • 8篇制样
  • 7篇土木
  • 7篇土木工程
  • 7篇基坑开挖
  • 7篇建筑
  • 7篇教学

机构

  • 155篇浙江大学城市...
  • 21篇浙江大学
  • 20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铁十七局集...
  • 3篇杭州民安检测...
  • 2篇新乡市市政工...
  • 2篇郑州成功财经...
  • 2篇杭州金锄市政...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 1篇浙江省交通工...
  • 1篇杭州市地铁集...
  • 1篇中铁十四局集...
  • 1篇浙江众城检测...

作者

  • 167篇张世民
  • 49篇孙苗苗
  • 46篇魏新江
  • 44篇崔允亮
  • 42篇王新泉
  • 29篇丁智
  • 24篇王霄
  • 23篇魏纲
  • 19篇蒋吉清
  • 16篇周联英
  • 13篇廖娟
  • 12篇张茹
  • 8篇黄英省
  • 8篇齐昌广
  • 7篇王秀婷
  • 6篇张世瑕
  • 5篇章健
  • 5篇朱浩东
  • 5篇潘峰
  • 5篇章劼

传媒

  • 6篇岩土力学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低温建筑技术
  • 3篇浙江建筑
  • 3篇土木建筑与环...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工程力学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科教导刊(电...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16篇2019
  • 28篇2018
  • 16篇2017
  • 24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竖向静载荷试验桩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载荷试验桩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装置包括承压板,在承压板的上方安装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承压板的下方通过调平装置安装桩头承压套箍,在承压板上千斤顶的两侧对称布置水平仪,千斤顶的上方设有荷重传感器,荷重传感...
王新泉魏新江张世民陈永辉章劼刘安远齐昌广陈龙章健朱浩东潘峰叶丰
后压浆桩抗压与抗拔现场对比试验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建筑高度不断突破,其基桩承载力越来越大,可以通过成桩后压力注浆方式满足抗压和抗拔承载力的高要求。通过对后压浆法钻孔灌注桩进行现场抗压与抗拔的对比试验,对后压浆法施工钻孔灌注桩力的传递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抗压桩与抗拔桩桩周摩擦力与承载能力的差别,明确了抗压桩与抗拔桩荷载传递路径与桩在破坏过程中力的发挥方式。研究表明:桩端与桩侧压浆技术提高了桩端的承载力与桩周的桩-土摩擦力,运用桩侧压浆技术使得桩在发挥效应时存在一种机械咬合力,增加了桩的竖向承载力,尤其是提高了抗拔桩的承载力。研究结果为以后更进一步研究在不增加桩长条件下利用机械咬合力提高抗拔桩承载力提供参考。
张世民王虹波张四凤景峰卫李宗帅
关键词:后压浆回弹率荷载传递机理摩擦力
用于水下桩基检查与测量的简易可拆装排水帷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桩基检查与测量的简易可拆装排水帷幕,包括合页、防水橡胶和薄板;所述每个薄板的一端为Z形,另一端为L形,底部均有锯齿,相邻两个薄板的Z形端与L形端分别连接;所述合页由销、带孔半合页、不带孔半合页和...
张世民宋王杰李浩轩嵇宇阳俞嘉彬潘凌捷李哲辉卓建华何奇威杨番孙银锁
文献传递
一种岩土工程多功能试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岩土坑、压板、千斤顶、承载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岩土坑底部设有压板、油压泵和滑轨,压板上设有千斤顶,千斤顶上部设有电子秤,所述千斤顶通过导线与油压泵连接,油压泵上接有压力表,千斤...
张世民王虹波张世瑕张振雷张四凤斯林康何奇威李宗帅竺晨笑
文献传递
考虑渗流影响的盾构出洞灾害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对盾构出洞口涌水、涌砂灾害问题作了分析,建立了地下水绕加固土体下卧层及井壁间隙渗流计算模型,利用半承压含水层渗流理论对一算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假定在井外加固土体完全隔水情况下,洞门涌土灾害的发生与否受到土体加固范围、井外地下水位及井壁间隙宽度等因素影响;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加对工程安全有利,但成本较高;土体加固深度应根据具体工况经计算后确定,过深并不合理;井壁与加固土体之间的间隙控制也是工程安全进行的关键。各因素相互制约,需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和工期等来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
魏新江郭志威魏纲张世民
关键词:盾构出洞渗流土体加固
单柱高架桥弯道处防侧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柱高架桥弯道处防侧翻装置,包括卡口K构件和卡钩G构件;所述卡口K构件与单柱高架桥立柱连接,所述卡钩G构件与单柱高架桥弯道处桥面底部连接;卡口K构件上端与卡钩G构件下端相连;桥墩处钢筋混凝土卡口K构件为...
张世民李浩轩李煜俞定万寅陈浩周联英孙苗苗
文献传递
一种变截面式空心U型预制板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式空心U型预制板桩,包括空心的整体式U型面板和实心的分离式矩形面板;U型面板位于预制板桩上部,U型面板顶部贯穿板壁均匀设置水平连接钢筋,两连接翼板侧端分别设置半椭圆形凹凸企口,凹凸企口后部对称设...
王新泉王哲彬张世民杨正丁智朱颖佼
文献传递
考虑异形效应Y形桩侧摩阻力产生附加应力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Y形桩作为一种新型反拱曲面异形桩,侧土压力和侧摩阻力具有沿桩周不均匀分布的特性,虽将侧摩阻力假定为均匀分布与假定为集中力相比,附加应力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分布规律,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建立了Y形桩桩侧侧土压力的不均匀分布模型,进而建立了侧摩阻力的不均匀分布模型,并用于附加应力的计算。以主要影响因素外包圆半径R、模板弧度θ为变量,分别对比研究了将Y形桩侧摩阻力假定为集中分布、均匀分布和考虑异形效应不均匀分布三种模式下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将考虑异形效应的侧摩阻力产生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用于沉降计算,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数据验证,考虑异形效应的侧摩阻力产生附加应力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沉降值与实测值吻合度更高。
王新泉张世民崔允亮周星德
关键词:岩土工程侧摩阻力附加应力系数
一种土工模型试验大量无气水快速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模型试验大量无气水快速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无气水制备主体和抽真空部分;无气水制备主体包括无气水制备罐体、加热底座、带搅拌的顶盖;抽真空部分包括抽真空中转装置和带真空压力控制阀的真空泵;本实用新型采...
章丽莎张世民魏纲孙银锁王霄孙苗苗崔允亮
文献传递
砂性土层中静压桩的荷载传递和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某砂性土场地内一组H型钢长桩的原位试验,分别以2倍和2.5倍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进行压桩,同时,以一根类似土层中的锤击桩作为对比试验,并沿桩身安装频振型应变计考察桩在载荷试验过程中的荷载传递性状。试验结果显示:静压桩的荷载传递性状表现为端承摩擦桩,而锤击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则表现为摩擦端承桩。以最终贯入度收桩的锤击桩,其桩端深度大于以超载预压法收桩的静压桩。静压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其曾经历的最大压桩力紧密关联。当静压桩的最大压桩力达2.5倍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时,虽然其桩端较锤击桩而言置于较浅并较软的土层上,但极限承载力并不小于锤击桩。原因在于,较高的压桩力可能降低了桩在高荷载条件下的蠕变沉降,从而增加了桩的极限承载能力。
张世民俞峰
关键词:静压桩砂性土载荷试验荷载传递承载力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