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丽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血栓
  • 6篇血栓栓塞
  • 6篇血栓栓塞症
  • 6篇栓塞症
  • 6篇肺栓塞
  • 5篇正压通气
  • 5篇综合征
  • 4篇睡眠
  • 4篇睡眠呼吸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通气
  • 4篇通气治疗
  • 4篇阻塞性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栓栓塞
  • 4篇静脉血栓栓塞...
  • 3篇正压通气治疗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气道正压

机构

  • 20篇烟台市烟台山...

作者

  • 20篇康丽君
  • 10篇费建文
  • 10篇唐燕
  • 5篇于鹏飞
  • 3篇戴红
  • 2篇杨海燕
  • 2篇王国英
  • 2篇林娟
  • 2篇于凤霞
  • 2篇郭红
  • 1篇王文利
  • 1篇朱明哲
  • 1篇郭方明
  • 1篇孔令亭
  • 1篇慕宏杰
  • 1篇夏爱君
  • 1篇韩进
  • 1篇邹慎春
  • 1篇王国英
  • 1篇邹渤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岱宗学刊(泰...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OSAS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给予PSG检查,对诱导痰中标志物水平以及空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ODI、Sa O2、REM、AHI以及觉醒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诱导痰中TNF-α、IL-6、8-异前列腺素、硝基酪氨酸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的硝基酪氨酸、8-异前列腺素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还能减少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但对全身炎性反应的改善情况并不显著。
李丰环林艳妍康丽君
关键词:炎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综合诊断(包括核素肺灌注扫描或CT血管造影)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46例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直接检出右室内血栓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血栓5例。右心异常改变者26例(包括超声直接检出血栓的6例),其中右房室增大19例;右室收缩功能减退21例;室间隔左移、左室短轴切面室间隔向左室膨突呈"D"型改变1例;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13例;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增宽22例;三尖瓣中量以上返流23例;肺动脉收缩压增高23例,范围在33~81mmHg(62.87±23.46mmHg),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范围在21~52mmHg(34.26±13.52mmHg)。结论:动态经胸超声检查是急诊诊断和治疗急性肺栓塞中重要无创影像诊断手段。
康丽君费建文唐燕陈晓伟夏爱君郭方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检查肺栓塞
不同溶栓方案对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溶栓方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12 h溶栓组、尿激酶2 h溶栓组和rt-PA 50 mg溶栓组。结果 (1)3种溶栓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各组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2)rt-PA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呼吸困难的改善较尿激酶2 h组、尿激酶12 h组明显;(3)溶栓后4 h、8 h、12 h各时间点,尿激酶2 h组与尿激酶12 h组D-二聚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A组与尿激酶12 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三种溶栓方案的疗效(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安全性(主要是出血率)相仿;(2)从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D-二聚体所显示的溶栓速率等方面来看,rt-PA组治疗肺栓塞略优于尿激酶2 h、尿激酶12 h组。
康丽君费建文唐燕于鹏飞
关键词:肺栓塞溶栓尿激酶
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面临考研及择业双重压力,学习积极性差,实习质量低;新实习方法能明显提高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实习兴趣,改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医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提高。对传统五年制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实习质量及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戴红于鹏飞康丽君费建文李丰环邹慎春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模式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使用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BiPAP呼吸机对提高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肯定,对CO2潴留患者上机1天后PaCO2有所下降,上机3天后可见PaCO2有显著下降(P<0.05)。2例COPD肺心病重症呼衰患者通过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取得成功,配合纤支镜吸痰并适量呼吸兴奋剂有助于提高疗效。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肯定,减少了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但其不能完全替代有创通气,须配合其他有关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李丰环康丽君唐燕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血压的影响,将60例符合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苯那普利(洛汀新...
李丰环康丽君唐燕
文献传递
呼吸科1343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呼吸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43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3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438例,占32.6%,分离出病原菌4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2株,占80.7%,革兰阳性菌68株,占14.8%,真菌21株,占4.6%;病原菌排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6.7%、鲍氏不动杆菌占18.2%、肺炎克雷伯菌占13.4%、大肠埃希菌占11.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1%,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好,耐药率均<9.5%;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0。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康丽君高惠敏王国英于鹏飞于潮晓
关键词:呼吸科肺部感染耐药性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增龄性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调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增龄性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142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原发疾病等危险因素进行统计。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1445例(1.27%).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1.25%(1433例),肺血栓栓塞症发病率0.13%(153例),肺血栓栓塞症病死率11.11%(1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共1348例(94.1%),两侧肢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血栓49例(3.4%);盆腔静脉23例(1.6%);上肢13例(0.9%)。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51~60岁,434例(30.0%)。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创伤(1107例,76.6%)、手术(903例,62.5%)等;男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分别为866例(59.9%)、859例(59.4%)和94例(6.5%);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分别为579例(40.1%)、574例(39.7%)和59例(4.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男女性别无差异;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增长;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心肺疾患、增龄、深静脉炎、长期吸烟、恶性肿瘤、妊娠与分娩、制动、静脉血栓栓塞症既往史等。
康丽君费建文于鹏飞唐燕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烟台山医院骨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调查了2002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146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VTE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伴随疾病等危险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共发现1134例(5.63%)VTE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病率5.58%,肺血栓栓塞症(PTE)患病率0.48%,PTE病死率13.40%。(2)DVT发生于下肢1068例(94.9%),下腔静脉34例(3.0%),盆腔静脉15例(1.3%),上肢8例(0.7%)。下肢DVT发生于肌间静脉391例(34.8%);其次为胫静脉273例(24.3%)。左侧589例(55.1%)与右侧568例(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9,P>0.05)。(3)VT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4±10.5)岁,发病高峰在51~60岁(28.8%)。男女VTE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45,P>0.05)。(4)VTE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1060例,93.5%)、创伤(1035例,91.3%)、手术(943例,83.2%)、卧床≥5d(613例,54.1%)、吸烟≥400支/年并且戒烟<5年者(485例,42.8%)、合并内科疾病(83例,7.3%)。结论 (1)VTE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VTE患病率男女性别无差异;(3)DVT好发于下肢,且多发生于肌间静脉,其次为胫静脉;(4)VTE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高龄、制动、长期吸烟、心肺疾患、恶性肿瘤、VTE既往史等。
费建文姜军艳唐燕周冬梅康丽君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流行病学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康丽君费建文林娟朱明哲王国英郭红邹渤鹿理友
任务来源:本课题为自选课题。  应用领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领域。  技术原理:本课题就我院2002年6月~2008年6月外科、骨科、妇产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以及ICU等科室收治的114200例住院患...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