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亚莉

作品数:147 被引量:1,30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天文地球
  • 21篇水利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2篇地下水
  • 28篇水资源
  • 21篇地质
  • 18篇地下水流
  • 15篇水文地质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 12篇MODFLO...
  • 11篇地面沉降
  • 9篇华北平原
  • 8篇地下水资源
  • 8篇水流
  • 8篇水流模拟
  • 7篇地下水流模拟
  • 7篇岩溶
  • 7篇水源地
  • 7篇盆地
  • 7篇黄河
  • 6篇地下水位
  • 6篇同位素

机构

  • 13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地质环境...
  • 7篇河南省地质调...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北京应用物理...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山东省鲁南地...
  • 4篇天津市地质调...
  • 4篇北京市水文总...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北京市水文地...
  • 3篇北京派得伟业...
  • 3篇北京市地热研...
  • 2篇核工业北京地...

作者

  • 147篇崔亚莉
  • 113篇邵景力
  • 15篇李慈君
  • 11篇张秋兰
  • 7篇张长春
  • 7篇贺国平
  • 7篇郝奇琛
  • 5篇程汤培
  • 5篇张德强
  • 5篇李玲
  • 5篇苏晨
  • 5篇李长青
  • 4篇田良河
  • 4篇饶戎
  • 4篇焦红军
  • 4篇徐映雪
  • 4篇黄林显
  • 4篇赵静
  • 4篇魏加华
  • 4篇刘新号

传媒

  • 27篇水文地质工程...
  • 8篇现代地质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工程勘察
  • 6篇地学前缘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干旱区地理
  • 4篇人民黄河
  • 3篇中国岩溶
  • 3篇长春科技大学...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2005年全...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水文
  • 2篇勘察科学技术
  • 2篇湘潭矿业学院...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水务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3篇2005
  • 9篇2004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特征被引量:16
2004年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该文阐述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即以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和水力联系为依据,一级地下水系统以黄河一级支流流域分水岭为边界,二级系统主要考虑含水介质的类型(孔隙、裂隙、溶隙)以及黄河支流流域的分布。根据划分原则,将研究区分为9个一级地下水系统,31个二级系统,并论述了各地下水系统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此外,该研究还对黄河下游地区和鄂尔多斯闭流区的地下水系统边界进行了讨论,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表闭流区内,同样存在有相应的浅层地下水闭流区系统;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段,则充分考虑了黄河作为分水岭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即以黄河对地下水的补给范围作为地下水系统划分的边界;在入海口地区,从地下水的生态作用出发,进行了单独的划分。
崔亚莉张戈邵景力
关键词:黄河地下水系统含水介质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特征
盘山山前地下水与矿泉水污染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揭示变量和样品之间在成因或空间上联系的对应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盘山山前地区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盘山山前存在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局部范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食品厂等企业的排污引起的,污染成分主要是Cl-和NO3—N,主要污染地区是塔院地区,其次是西大佛塔至南营,污染程度与至污染源的距离有关;大部分地区存在三氮面状污染,农业氮肥的施用是其主要原因。
李学美赵子军崔亚莉刘雪松卢长军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主成分分析
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预优并行GMRES(m)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大区域研究区由于涉及范围大、水文地质参数复杂多变,一直是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热点和难点。针对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特点,在MPI环境中对Krylov子空间GMRES(m)算法的并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并行实现策略,并对不同的预条件子的加速效果进行比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并行GMRES(m)算法在求解大区域三维地下水模型时可以显著的加快求解速度,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另外,Jacobi预条件子与GMRES算法的组合具有更优的加速比和执行效率,是一种求解大型化、复杂化地下水水流问题的可行方案。
黄林显邵景力崔亚莉程汤培李玲
包头市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多目标管理模型被引量:29
2003年
运用管理模型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优化调度 ,解决包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首先建立双层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 ,并求得地下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构建地下水 -地表水联合调度多目标管理模型。决策变量为潜水和承压水开采量、各地表水厂向各管理子区的供水量 ,主要目标为最大限度完成工业总产值、供水费用最小、最优控制地下水位和尽量满足农业灌溉用水。模型归结为求解线性目标规划问题。结果表明 ,优化总供水量为 6663 8 9× 1 0 4 m3·a- 1 ,其中地下水供水量为 1 3 5 0 6 2× 1 0 4 m3·a- 1 ;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规划需水量 ,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地下水开采量的控制 ,地下水流场趋于合理。
邵景力崔亚莉李慈君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调度
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模拟系统研究
从MODFLOW源程序入手,寻找到MODFLOW模型与GIS集成耦合的接口,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计算、成果可视化展示为一体的地下水模拟及地下水模型应用系统。本研究为合理实现GIS、数据库和地下水数值模型之间的耦合提供了参...
吴春艳崔亚莉邵景力徐映雪
关键词:地下水模型MODFLOW数据库
文献传递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被引量:82
2003年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原理的 FEFLOW软件 ,它的应用领域覆盖了水量、水质与温度的模拟 ,软件提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 ,能自动产生空间有限单元网格。FEFLOW程序包中配备了快速精确的数值算法来控制和优化求解过程 ,结果输出具有先进的图形视觉化效果 ,并能很好地处理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举例说明了
贺国平邵景力崔亚莉张德强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
浅谈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被引量:8
2000年
崔亚莉邵景力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管理
区域流场条件下抽灌模式对采能区地温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以河南郑州某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建立了三维地下水热耦合数值模型,通过实际水位水温观测资料校正了模型,并利用校正后的模型模拟和分析了有区域流场存在条件下不同抽灌模式对采能区地温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区域流场存在的条件下该实际工程不适合采用交替抽灌模式,在制冷期末该工程采用交替抽灌模式的抽水井温度比不采用交替抽灌模式上升了1.8℃,系统所能提供的能量负荷降低了22.76%.
赵静闫振鹏邵景力崔亚莉刘新号田良河
关键词:地温场数值模拟
甘肃北山新场——旧井地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以北京网格天地深探地学建模软件为平台,运用野外调查露头、钻井等资料,在数据解释、剖面恢复、虚拟井增加的基础上,建立了甘肃北山新场-旧井地区地层、构造、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较好地服务了研究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选址工作。
仝岩王黎栋邵景力崔亚莉李牧阳赵宇李露露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桥岩溶地下水区域模型与嵌套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如何评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西岸非完整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难点。通过建立区域模型(1km×km)和嵌套水源地模型(100m×100m),利用大尺度的区域模型为小尺度的精细水源地模型提供边界水头。通过6种不同的开采方案模拟的结果,分析了黄河西岸水源地开采对周边水源地和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天桥岩溶系统中各子泉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万家寨水库蓄水对地下水循环补给的影响,评价黄河西岸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为60×104m3/d。
董英田芳党学亚邵景力崔亚莉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鄂尔多斯盆地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