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殿武

作品数:133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电子电信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通信
  • 26篇信道
  • 19篇组码
  • 18篇分组码
  • 17篇纠错
  • 15篇纠错码
  • 15篇空时
  • 14篇密码
  • 13篇调制
  • 13篇空时分组
  • 11篇译码
  • 11篇无线
  • 11篇空时分组码
  • 11篇MIMO
  • 10篇多输出
  • 10篇多输入多输出
  • 10篇信道干扰
  • 10篇衰落信道
  • 10篇同信道干扰
  • 9篇频谱

机构

  • 96篇大连海事大学
  • 19篇南京邮电学院
  • 18篇东南大学
  • 14篇北京邮电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深圳信息职业...
  • 4篇大连科技学院
  • 3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北京通广龙电...
  • 1篇大连东软信息...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滑铁卢大学
  • 1篇赫特福德大学
  • 1篇曼尼托巴大学

作者

  • 131篇岳殿武
  • 12篇闫秋娜
  • 11篇胡正名
  • 8篇郭丽丽
  • 8篇王谦
  • 5篇张颖
  • 5篇贾亚男
  • 4篇徐峰
  • 4篇王莹
  • 3篇孙婷
  • 2篇那振宇
  • 2篇何荣希
  • 2篇毕胜
  • 2篇祁淑慧
  • 2篇符策
  • 2篇徐澄圻
  • 2篇李涛
  • 2篇汪洋
  • 2篇王光健
  • 2篇刘其中

传媒

  • 10篇通信学报
  • 9篇大连海事大学...
  • 6篇电子学报
  • 6篇电波科学学报
  • 6篇北京邮电大学...
  • 5篇电讯技术
  • 5篇电子科学学刊
  • 4篇无线电工程
  • 4篇天线学报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光通信研究
  • 3篇重庆邮电学院...
  • 2篇移动通信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2篇通信技术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信息安全与通...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估计被引量:4
2006年
基于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模型,利用矩量母函数(MGF)分析法,空时分组码STBC(Space-TimeBlockCoding)的误符号率是可以得到其准确闭式表达式的。对于独立同分布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采用M-PSK和M-QAM调制方案的不同空时分组编码矩阵误符号率的闭式解以及基于闭式解的解析性能结果,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闭式解的准确性。还从调制方案的角度对于几种新的空时分组码的性能进行了一些新的讨论。
王旭东岳殿武刘其中林斌
关键词:空时分组码误符号率
具有同信道干扰和噪声的MIMO莱斯信道遍历容量公式(英文)
王莹岳殿武
关于纠错码周期分布的一点注记
1995年
给出了一般纠错码的周期分布一般表示定理.在此定理下,求纠错码周期分布问题和文献[1]相比,能够得到一些简化.而且还给出了特殊情况下非循环码周期分布.
岳殿武
关键词:纠错码循环码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可见光定位被引量:13
2019年
采用接收信号强度(RSS)方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因受多径效应及噪声的影响,对距离估计不准确,定位精度不高。为提高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的距离估计方法。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经过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不易限于局部最优。再利用GA-BP神经网络对收发端之间的距离进行修正,使其接近于真实距离。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待定位点坐标,同时在不同定位范围和不同定位位置下,与传统RSS加权质心方法的可见光定位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5m×5m×3m的定位场景中,平均定位误差可以达到0.6428cm。与传统RSS加权质心方法相比,平均定位精度提高了约96.4%。且在不同定位范围和不同定位位置下,平均定位误差稳定在毫米级,尤其不随定位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有效地提高了室内定位精度和系统应用的普适性。
肖佳琳岳殿武赵政铎吴迪
关键词: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接收信号强度
关于Goppa码、BCH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研究了Goppa码、BCH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给出了Goppa码的广义Hamming重量的一个下界以及求该下界的一个算法;对于本原、狭义BCH码,给出了后面一些广义Hamming重量的确切值。
岳殿武胡正名
关键词:BCH码线性码
基于角度分集接收机的多小区多用户MIMO-VLC系统被引量:4
2019年
小区间干扰严重影响了多小区系统的性能,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的影响,研究了多小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MIMO-VLC)系统的性能,使用基于孔的角度分集接收机作为接收设备,通过选择合适的LED配置,对干扰区进行了优化,并讨论了2种多小区实现方案:第一种是动态小区划分;第二种是光电探测器选择(PDS)消除小区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当小区中有用户处于干扰区时,对于这个小区中的用户,动态小区划分方法的误码率(BER)性能更优,但这个小区中用户的位置会对其它小区中用户的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对于PDS消除小区间干扰方法,一个小区中用户的BER性能不受其它小区用户位置的影响,其计算复杂度较低;当用户都处于非干扰区时,这2种方法的BER性能相同。
刘建开岳殿武赵正铎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
基于智能反射表面大规模MIMO-NOMA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2022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引入了非正交多址(NOMA),然而当基站与用户之间的信道较差时,这很难保证用户的频谱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探讨了基于智能反射表面(IRS)的大规模MIMO-NOMA系统,来保证用户的频谱效率。具体地,首先考虑了IRS辅助的大规模MIMO-NOMA系统模型。然后根据簇头选择算法,为每个波束选择一个簇头来设计模拟预编码。之后,根据等效信道的相关性对用户进行分组,选择在每个波束中等效信道增益最强的用户来设计数字预编码。最后联合优化基站的功率分配和IRS的相移矩阵,来保证用户频谱效率的公平性,即最大化最小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没采用IRS的大规模MIMO-NOMA系统相比,IRS辅助的大规模MIMO-NOMA系统可显著改善最弱用户的频谱效率。
管伟岳殿武艾志杰曹学敏
关键词:预编码
基于不完美信道估计的闭环MIMO-MRC跨层设计被引量:2
2010年
为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MIMO-MRC(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ximalratio combining)跨层设计方案。该方案是联合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AM)和数据链路层的自动重传技术(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交互协作,发射端利用估计信道信息反馈,自适应调节调制模式,选择最优发射权矢量和自动重传发射数据。分析了估计误差对MIMO-MRC跨层系统的影响,给出了MIMO-MRC系统在信道估计存在误差时的频谱效率和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对比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跨层系统和Alamouti’s跨层系统,MIMO-MRC跨层系统的性能有明显提高,可获得约3 dB的分集增益。
郭丽丽岳殿武
关键词:跨层设计自适应调制自动重传最大比合并
MISO衰落信道中带有同信道干扰和噪声的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容量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s)是一种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信道获得分集的有效手段。在既有加性高斯噪声又有空间相关瑞利(Rayleigh)同信道干扰的情况下,文中考虑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瑞利衰落信道中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系统的容量问题,推导出其遍历容量和中断概率(容量分布)的精确表达式,并通过仿真观察了同信道干扰对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系统的遍历容量和中断容量影响。
岳殿武王谦
关键词:多输入单输出正交空时分组码同信道干扰加性噪声
分布式协作通信网络中一种新的跨层设计方案被引量:10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跨层设计方案,即选择中继重传方案(SN-RT,selective-node-based retransmission scheme).它把物理层中的协作分集技术和数据链路层中的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重传过程中,依据中继与目的节点间链路的瞬时信噪比选择一个最佳中继,联合源节点进行Alamouti空时编码.在Rayleigh衰落环境和MPSK调制下,给出了确切的吞吐量表达式.结果显示,相比于固定中继重传方案(FN-RT,fixed-node-based retransmission scheme),SN-RT跨层方案能明显进一步提升系统吞吐量.
徐峰岳殿武
关键词:协作通信跨层设计自动请求重传空时编码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