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伟
- 作品数:49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医用传染科隔离区域警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传染科隔离区域警示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两个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内铰接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两段反向螺纹分别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分别铰接连接板的一端,...
- 岳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医用脂肪肝患者锻炼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脂肪肝患者锻炼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右方钢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左方钢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右链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承座中;所述左链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承座中;所述链条安装在右链轮、左链轮上...
- 岳伟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治疗前后重乙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对照组为16例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结果人工肝治疗且治疗前、后血清IL-18含量分别为499·11±230.24和313.78±83.28(t=3.211,P<0.05)。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但γ-球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8含量分别为433.57±214.50pg/ml和398.15±225.14pg/ml,经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8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技术可有效的清除重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及胆红素等毒性物质,减轻肝脏炎症,改善重肝患者的预后。
- 陈青锋郭振华杨彦麟肖萍岳伟
-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疗法IL-18
- Platelet count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for assessing chronic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 AIM:To identify whether platelet count can assess liver function and predict liver fibrosis.METHODS 941 patien...
- 杨亚婷闫立婷岳伟田爱平元媛周伟高鹏毛小荣李俊峰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机制变化。结果:在血浆置换前...
- 陈红张立婷赵正斌岳伟何瑜
-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内脏利什曼病62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比较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等指标。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50.0%),其中儿童38例(61.3%),成人24例(38.7%)。长期居住于陇南市者32例(51.6%),居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者11例(17.7%),47例(75.8%)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畏寒,34例(54.8%)有乏力、纳差,30例(48.4%)有咳嗽、咳痰,10例(16.1%)有头痛、头晕;45例(72.6%)出现脾肿大,40例(64.5%)贫血,29例(46.8%)肝肿大;32例(51.6%)并发呼吸道感染,11例(17.7%)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16.1%)并发肝功能异常。60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4例经治患者入院前接受过至少1个疗程的锑剂单药治疗后复发。46例接受标准锑剂方案单药治疗,14例接受标准锑剂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其中13例因肾功能受损而停用两性霉素B,50例患者随访至少半年无复发。儿童脾肿大和肝肿大比例分别为86.8%(33/38)和65.8%(25/38),高于成人患者的50.0%(12/24)和1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14.26,均P<0.050);儿童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者为33例(86.8%),而成人为14例(58.3%),两组患者中不同发病至确诊时间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11)。儿童患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升高比例均高于成人患者[76.3%(29/38)比45.8%(11/24)、94.3%(33/35)比71.4%(15/21)、73.9%(17/23)比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89、7.82,均P<0.050)。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并发症较多且重,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不良结局的重要措施。锑剂治疗失败患者可考虑两性�
- 岳伟杨建全元媛蒋妮廖承瑾李金洲王晓锋
- 关键词:利什曼病内脏两性霉素B锑剂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期望对断流术后降低消化道再出血机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3年12月-2013年12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术后再出血组(n=32)及无出血组(n=206),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诸多因素进行对比,用t检验或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2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引起出血1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胃黏膜病变、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合并糖尿病在再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对术后再出血影响显著的独立因素为:合并糖尿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见肝硬化程度、弥漫性胃黏膜病变、PT、APTT。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针对可能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防止再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磊岳平宋晓静岳伟李汛袁宏邓婉蓉
- 关键词:肝硬化手术后出血脾切除术
- 人工肝技术治疗前后慢性重症乙肝患者血清IL-18、总胆红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检测人工肝治疗前、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总胆红素、γ-球蛋白(γG)水平的变化,分析人工肝技术清除病理性有害物质的功能。方法: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18例为人工肝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内科综合治疗;16例为对照组,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血清IL-18、总胆红素及γG的水平,分别采用ELISA法、Beck-manCX4生化仪及Sebia电泳仪进行检测。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的含量分别为(499.11±230.24)ng/L和(313.78±83.28)ng/L,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的含量分别为(477.89±163.79)ng/L和(373.73±148.41)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55.01±17.81)μmol/L和(305.92±62.19)μmol/L;差异显著(P<0.05)。血清γG均值分别为(23.8±12.41)g/L和(22.47±2.28)g/L,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43.12±21.77)μmol/L和(513.55±15.58)μmol/L;血清γG均值分别为(21.66±13.48)g/L和(21.96±5.88)g/L,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技术可有效地清除重肝乙肝患者体内IL-18、总胆红素等病理性物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为肝移植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 肖萍杨彦麟郭振华陈青锋岳伟
- 关键词: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疗法IL-18总胆红素
- 免疫因素及cccDNA与HBV的持续感染被引量:1
- 2014年
- 由于乙肝疫苗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的流行已经下降,但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作为原始转录模板,逃避机体免疫及抗病毒药物清除,在HBV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调节患者对HBV的免疫功能研究新的治疗策略以清除细胞核内cccDNA可能成为根除HBV持续感染的途径。
- 柳鹏程陈默岳伟邵远张岭漪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免疫CCCDNA
- 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难治性黑热病4例报告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葡萄糖酸锑钠(锑剂)治疗难治性黑热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收治的4例锑剂治疗后复发或耐锑剂(又称抗锑性)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院外诊疗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4例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复查骨髓涂片均未检出利杜体,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可成功治疗难治性黑热病。
- 岳伟张建萍李金洲王晓锋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两性霉素B葡萄糖酸锑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