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志明

作品数:400 被引量:7,146H指数:5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0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2篇经济管理
  • 120篇农业科学
  • 35篇天文地球
  • 30篇社会学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水利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生物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马铃薯
  • 48篇人口
  • 32篇农业
  • 27篇自然资源
  • 22篇栽培
  • 20篇早熟
  • 20篇人口分布
  • 19篇载力
  • 19篇生态
  • 19篇土地资源
  • 19篇二季作
  • 19篇二季作区
  • 19篇承载力
  • 18篇资源科学
  • 17篇栽培技术
  • 17篇土地利用
  • 17篇资产
  • 16篇资产负债
  • 16篇负债
  • 15篇资产负债表

机构

  • 296篇中国科学院
  • 93篇石家庄市农林...
  • 8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国土资源部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石家庄市农业...
  • 5篇中国科学院西...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4篇襄樊学院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国土资源...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国家自然科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邯郸学院
  • 3篇国家计划委员...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98篇封志明
  • 109篇杨艳昭
  • 86篇张淑青
  • 86篇樊建英
  • 84篇李东玉
  • 35篇游珍
  • 30篇李鹏
  • 29篇姜鲁光
  • 25篇王海山
  • 18篇张景华
  • 18篇闫慧敏
  • 18篇麻永红
  • 13篇刘玉芹
  • 12篇王丽乔
  • 11篇潘韬
  • 10篇刘晓娜
  • 10篇张蓬涛
  • 9篇郑海霞
  • 9篇刘爱民
  • 9篇刘爱民

传媒

  • 52篇资源科学
  • 5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4篇地理学报
  • 14篇地理研究
  • 11篇蔬菜
  • 1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1篇Journa...
  • 9篇农业工程学报
  • 8篇中国瓜菜
  • 7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中国马铃薯
  • 5篇科技导报
  • 4篇经济地理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4篇现代园艺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黑龙江农业科...
  • 3篇地理学与国土...
  • 3篇人口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29篇2022
  • 16篇2021
  • 25篇2020
  • 20篇2019
  • 24篇2018
  • 33篇2017
  • 18篇2016
  • 13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17篇2005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交通通达度评价:从分县到分省被引量:76
2009年
从自身交通设施保障程度和与外界交流联系便利程度两方面,采用公路密度、铁路密度、与公路距离等8个指标,构建了交通通达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通达指数,集成中国分省通达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评价了中国交通通达水平。结果表明:⑴从分县尺度看,中国县域交通通达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呈明显"纺锤形"结构,呈现由沿海逐渐向内陆递减趋势,贫困地区与城市化地区交通密度差距显著;⑵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交通通达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通达指数差距明显,西部省份交通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偏低。因此,应大力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实现地区间和谐发展。
封志明刘东杨艳昭
关键词:交通运输GIS
广西能源作物木薯种植的可能规模:自然适宜性与社会限制性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木薯是我国的非粮作物,是生产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广西是木薯的传统种植区域,随着木薯需求量持续增长,其种植潜力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重视。本文从广西木薯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土壤适宜性、地形适宜性和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出发,较为系统地评估了广西木薯种植的自然适宜性和社会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广西木薯种植的土地潜力、可能规模及其地域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木薯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形条件,其次是土壤因素;若不考虑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限制性,广西3/5的土地适宜木薯种植;但考虑到土地利用的社会限制性,广西适宜木薯种植的土地则只有115.5万hm2;与目前已种植木薯22.3万hm2相比,尚有约4倍的土地种植潜力;从地域格局看,广西未来木薯发展的重点将在柳州和来宾地区。
王露杨海龙封志明吕耀
关键词:木薯层次分析法
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整个生长期浇水量控制在110m<Sup>3</Sup>/亩,分段浇水,具体为出苗50%时浇水16.5m<Sup>3</Sup>/亩;植株现蕾50%时浇水22m<Sup>3</Sup...
樊建英张淑青相丛超封志明李东玉贾明飞麻永红王海山高燕底翠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
封志明李飞刘爱民樊江文王智平田长彦王德健姚治君陈同斌李继由许毓英李季胡春胜吕昭智吕耀梁飙周健民曾江海黄文秀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隶属于国家“九五”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技术”项目中的专题研究成果。课题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中国的人口和资源的矛盾趋于加剧,特别...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资源
河北省二季作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灾害性天气应对等方面介绍了河北省二季作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樊建英张淑青麻永红李东玉封志明张庆银
关键词:二季作区早熟马铃薯栽培
石薯1号试管薯生产技术
2017年
随着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和消费量日益增加,为缓解每年5—7月的马铃薯供应淡季问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适时推出适宜河北二季作区种植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石薯1号,该品种2月底、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结合茎尖脱毒、试管苗培育、试管薯生产等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发挥石薯1号的早熟优势,为弥补夏季供应短缺、提高种植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樊建英张淑青麻永红张铁石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宋聚红
关键词:茎尖脱毒试管苗试管薯
关于资源科学发展与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1引言:发展中的资源科学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为解决当代复杂而严峻的人口剧增、粮食紧张、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和能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许多学科彼此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批交叉发展的新学科领域...
封志明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我国人口集聚地和铁路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运用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人口密度图和分形思想,划定我国三大人口密度等级体系。通过将现有铁路网线与人口集聚地图叠加,发现现有铁路在连接各人口集聚地上存在明显不足。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弥补现有铁路网的不足,使得我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葛美玲封志明
关键词:人口密度人口集聚铁路建设分形GIS
马铃薯试管苗夏季保苗技术
2018年
为了解决马铃薯优良种薯需求日益增大和试管苗夏季生产易受杂菌感染的问题,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采用较大培养器皿和严格组培室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减缓试管苗生长速度、减少转接次数、降低感染几率及防菌灭菌的目的,为马铃薯试管苗夏季保苗、安全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丛超樊建英李东玉封志明张淑青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苗夏季保苗
中国新增4000万公顷碳汇森林的空间格局模拟研究:2005-2020
吸收温室气体固碳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扩大人工造林面积能够提高森林碳汇能力。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代表...
姜鲁光封志明于秀波张景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地适宜性
文献传递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