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绪丁

作品数:237 被引量:548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9篇机械工程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8篇装载机
  • 25篇载荷
  • 20篇装载机工作装...
  • 20篇合金
  • 18篇耐磨
  • 17篇沥青
  • 16篇耐磨性
  • 15篇载荷谱
  • 14篇稀土
  • 11篇检测仪
  • 10篇路面
  • 9篇稀土元素
  • 9篇沥青路
  • 9篇沥青路面
  • 9篇共渗
  • 9篇仿真
  • 9篇高速钢
  • 8篇疲劳寿命评估
  • 7篇NURBS
  • 6篇离心铸造

机构

  • 216篇长安大学
  • 15篇江苏徐州工程...
  • 9篇西安公路交通...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福建船政交通...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台州学院
  • 4篇福州大学
  • 4篇洛阳理工学院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北京中冶设备...
  • 3篇交通大学
  • 3篇冶金部
  • 2篇西安公路学院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2篇中国建材检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235篇宋绪丁
  • 27篇贾洁
  • 24篇吕彭民
  • 14篇符寒光
  • 12篇霍亚光
  • 12篇员征文
  • 11篇闫畅
  • 9篇吴浩
  • 9篇陈乐乐
  • 8篇郁录平
  • 8篇王利捷
  • 8篇高晓伟
  • 8篇赵月玲
  • 7篇张磊
  • 7篇梁佳
  • 7篇刘海明
  • 6篇林小东
  • 6篇邢建东
  • 6篇曹蕾蕾
  • 5篇徐义库

传媒

  • 20篇热加工工艺
  • 10篇装备制造技术
  • 7篇机械制造
  • 6篇机械强度
  • 6篇筑路机械与施...
  • 6篇表面技术
  • 5篇现代制造工程
  • 5篇机械设计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南方农机
  • 3篇机械传动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起重运输机械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包装工程
  • 3篇材料导报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振动.测试与...

年份

  • 8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4篇2019
  • 16篇2018
  • 27篇2017
  • 23篇2016
  • 20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碳多元高强结构钢焊接接头疲劳强度试验及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对低碳多元高强结构钢焊接接头在应力比r=0.12下,采用单点试验法和小样子升降法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拉-拉疲劳强度试验。对焊接接头型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对接接头的疲劳极限σ0.12=230MPa;角接接头的疲劳极限σ0.12=130MPa;得到了两种接头型式的S-N曲线和P-S-N曲线方程。在应力水平250MPa、可靠度95%条件下,对接接头的中值疲劳寿命是角接接头中值疲劳寿命的6~18倍。疲劳断口分析认为,焊缝的焊趾和裂纹是影响高强钢疲劳强度的主要原因。
宋绪丁吕彭民
关键词:焊接接头高强结构钢疲劳断口
变速箱中间轴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包括:构建焊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模型确定各档位危险点处多轴应力分量及载荷路径;针对各档位所对应载荷路径,确定各档位考虑载荷路径的等效应力范围;根据各档位考...
曹蕾蕾康凡军郭城臣牛寅宋绪丁
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检测仪开发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面是路面结构的薄弱环节,路面层间抗剪强度是衡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检测路面层间抗剪强度,保证施工质量,设计开发了一套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检测仪,该检测仪采用蓄电池供电,不仅适用于实验室室内试验,还适用于施工现场的实时检测,不仅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并实时显示,还可看到剪切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测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主要介绍了该检测仪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该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
刘海明宋绪丁霍亚光周寅
关键词:沥青路面剪应力检测仪
热处理对Fe-B-C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研究含1.4%-2.0%B和0.4%-0.6%C的Fe-B-C合金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以及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B-C合金凝固组织由Fe2B、Fe3(C, B)和Fe23(C, B)6等硼化物及马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等金属基体组成。淬火后硼化物局部断网且无硼化物新相出现,基体全部转变成马氏体,硬度大于55 HRC。随淬火温度升高,Fe-B-C合金硬度增加,冲击韧性变化不明显。Fe-B-C合金在静载销盘磨损和动载冲击磨损条件下,都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符寒光宋绪丁刘海明雷永平成小乐邢建东
关键词:硼化物淬火温度力学性能耐磨性
装载机外载荷识别模型的载荷特性被引量:3
2018年
轮式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工作装置所受外载荷复杂,目前研究大多基于动力学仿真和理论分析来确定外载荷,所得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差距.以装载机铲斗为研究对象,根据力学平衡方程,推导斗尖外载荷与铲斗铰点力之间的力学关系,建立铲斗外载荷识别理论模型.基于铲斗各铰点处结构特点,设计铰点载荷采集传感器,并结合信号采集仪器,搭建基于铲斗外载荷识别理论模型的载荷测试系统.而后对工作装置进行静态加载实验,发现载荷大小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角度偏差在3°以内.选取大石方工况进行铲掘实验,对测得载荷进行了不同作业段下的载荷特性分析,发现铲掘段载荷的均幅值最大,均值达到了265kN;重载运输段和卸料段载荷载荷水平接近,其中重载运输段的大载荷比例和载荷频次要高于卸料段;轻载运输段载荷水平最低,其中约90%的载荷均值在50kN以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装载机外载荷获取问题,所得载荷特性数据可以为装载机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员征文徐雷徐雷宋绪丁郁录平宋绪丁
关键词:装载机载荷识别载荷特性
摊铺机装配生产线规划与平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某公司生产摊铺机原有的装配方式装配效率低、零部件配送复杂、生产过程管理困难等问题,根据摊铺机各装配任务的作业时间和优先顺序图,采用eM-Plant软件和遗传算法对作业内容进行再分配,对装配线进行了规划并针对装配线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实现摊铺机总装以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康淑秀宋绪丁刘兰艳岳近春
关键词:摊铺机流水线
2CrB钢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的研究及应用
1997年
通过对2CrB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离子SNC共渗和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三种工艺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工艺可有效地提高2CrB钢共渗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稀土元素的加入有利于γ′相的形成,减小ε相;明显地细化渗层组织;促进复合型(FeCr)_3(N,C)_2化合物弥散细小析出,弥散强化效果明显.2CrB鼓风机叶片经稀土催渗离子SNC共渗后,能够保证整个叶面的硬度HV_5≥800,渗层深度δ>0.25mm的技术要求.
宋绪丁王利捷王庆祝
关键词:稀土元素共渗催渗化学热处理
低合金铸铁共晶碳化物团球化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探讨了变质处理和热变形处理对共晶碳化物四球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共晶碳化物四球化对低合金铸铁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晶碳化物四球化有利于白口铸铁韧性和耐磨性的大幅度提高。
符寒光宋绪丁尹恩生
关键词:共晶碳化物团球化变质处理白口铁
桥梁防水层粘结强度检测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防水层粘结强度检测仪,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传动轴、套装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和滚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由齿条驱动向前移动的移动箱体及对作用在被检测防水层上的撕裂力进行实时检测的拉力传感器...
宋绪丁吕彭民吴浩
文献传递
圆弧齿线圆柱齿轮齿面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以弧线圆柱齿轮的啮合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的切削理论和相应设计方法,分析了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齿面成形原理。采用了双面刀盘展成法,将刀盘旋转而成的切削锥面作为假想齿轮的齿面,模拟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啮合过程,推导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齿面方程,对圆弧齿线圆柱齿轮齿面进行数值仿真并实现了可视化。生成有限元网格模型,并导入到ABAQUS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Hertz接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有限元模型合理。将分析结果与同尺寸圆柱齿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接触强度较直齿圆柱齿轮有所改善。此外,通过对刀盘半径的三组尺寸算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刀盘半径尺寸与应力大小的关系。
高晓伟贾洁闫畅宋绪丁
关键词:圆弧齿线圆柱齿轮ABAQUS接触应力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