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彦彬

作品数:3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
  • 8篇手术
  • 7篇脑出血
  • 6篇高血压
  • 6篇高血压脑出血
  • 5篇脑损伤
  • 4篇动脉
  • 4篇预后
  • 4篇外科
  • 4篇颅脑
  • 3篇凋亡
  • 3篇入路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疗效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
  • 2篇动脉瘤
  • 2篇血肿
  • 2篇引流

机构

  • 28篇榆林市第一医...
  • 4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绥德县医院

作者

  • 30篇宋彦彬
  • 17篇郝东宁
  • 14篇刘琦
  • 13篇车震
  • 10篇周峰
  • 9篇刘彦西
  • 6篇郑虎林
  • 6篇高建忠
  • 6篇李军
  • 6篇马肃
  • 5篇马瑞
  • 5篇杨建龙
  • 5篇吴浩
  • 4篇李涵
  • 4篇李乔
  • 3篇何华
  • 3篇王永
  • 2篇康娜
  • 2篇马刘佳
  • 1篇张剑宁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改良Goel技术手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Goel技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7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用改良Goel技术手术治疗的58例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得到3~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患者功能评价(Odom评级):优23例,良32例,可2例,差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无力均恢复正常。术后影像学复查:完全复位32例,近完全复位26例;小脑下疝及脊髓空洞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均恢复和缩小。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出院4个月后发现内固定松动,做了翻修手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脱位现象。结论应用改良Goel技术对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进行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周峰郭胜利刘琦宋彦彬郝东宁乔广宇
关键词:寰枕融合寰枢椎脱位内固定植骨融合
氨溴索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气功能及IFN-γ、HIF-1α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通气功能及干扰素-γ(IFN-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早期气管切开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_(2)、SaO_(2)、OI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FN-γ、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白三烯B4(LTB4)、降钙素原(PC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TB4、PCT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应用于早期气管切开sTBI患者中,可有效改善通气功能,调节IFN-γ、HIF-1α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吴浩刘琦宋彦彬周峰马肃
关键词:氨溴索通气功能干扰素-Γ
脑囊尾蚴病4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郑虎林李军高建忠张剑宁刘彦西车震宋彦彬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围手术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2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围术期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02例,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后预后良好(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并减少并发症。
宋彦彬郝东宁马瑞车震周峰刘琦马肃杨建龙李乔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疗法
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MIG)和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纳入的164例患者进行临床基线特征测定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IMT值以及MIG和IP-10血清水平;分析MIG和IP-10血清水平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IMT最大值0.991±0.127 mm,平均值0.796±0.136 mm。血清MIG和IP-10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血清MIG或IP-10水平与随访期间IMT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当调整混杂因素和药物因素后,血清MIG独立与颈动脉IMT相关(max-IMT:β=0.198,P=0.010;mean-IMT:β=0.186,P=0.017)。结论血清MIG水平与颈动脉IMT具有独立相关性,这可能预示着血清MIG水平检测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方面的潜在临床意义。
马刘佳康平宋彦彬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干扰素诱导蛋白1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经纵裂腁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COS预后分级,观察组23例患者为V级,18例患者为IV级,6例患者为III级,3例患者为II级;对照组10例患者为V级,7例患者为IV级,15例患者为III级,14例患者为II级,4例患者为I级。观察组患者GOS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能够有效清除脑室出血,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宋彦彬郝东宁车震周峰李涵杨建龙李乔
关键词:预后
多甲氧基黄酮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因其抗氧化、抗癌、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多甲氧基黄酮处理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初步探讨PMFs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方法:不同浓度(0,20,40,60,80,100μg/mL)的PMFs处理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不同时间后,分别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MTT法检细胞活力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多甲氧基黄酮的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诱导细胞大量凋亡,促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2/M期;此外,多甲氧基黄酮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结论:PMFs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的,同时显著诱导细胞瘤的凋亡和侵袭能力,提示PMFs可能对神经胶质瘤的高增殖性和侵袭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能具有成为治疗神经胶质瘤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车震康娜郝东宁马瑞宋彦彬
关键词:胶质瘤凋亡增殖
通窍活血汤治疗重度颅脑损伤42例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吸氧、低温处理、降颅内压、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内服或鼻饲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觉醒人数;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昏迷程度进行评估,并对预后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意识恢复时间更快,觉醒人数更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精神状态评分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有所下降,昏迷GCS评分有所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静脉注射治疗利于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改善其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宋彦彬郝东宁马瑞车震周峰刘琦马肃杨建龙李乔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通窍活血汤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
血糖水平对行机械通气的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行机械通气的急性脑损伤(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34例ACI患者分为生存组(60例)和死亡组(74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血糖水平以及ICU住院时间,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生存组APACHEⅡ评分0~14分、GCS评分13~15分的比率及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死亡组,而生存组APACHEⅡ评分≥25分的比率、GCS评分3~8分的比率、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患者GCS 13~15分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GCS 9~12分,GCS 3~8分的患者[Log Rank(Mantel-Cox)=7. 08,P=0. 031],而血糖为110~149 mg/d L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血糖为150~179 mg/d L,≥180 mg/d L的患者(Log Rank(Mantel-Cox)=18. 18,P=0. 00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GCS 3~8分和血糖水平150~179、≥180 mg/d L是患者的显著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显著负相关(r=-0. 305,P=0. 014)。结论:高血糖水平可作为行机械通气的ACI患者预后评估的显著危险因素。
宋彦彬马刘佳
关键词:血糖机械通气急性脑损伤预后
双侧脑室外引流双侧注药治疗脑室出血58例临床观察
2003年
高建忠刘彦西李军郑虎林车震宋彦彬
关键词:脑室出血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地塞米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