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博文

作品数:52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盆地
  • 15篇地层
  • 12篇青藏高原
  • 10篇青藏
  • 10篇柴达木盆地
  • 9篇新生代
  • 9篇隆升
  • 8篇岩相
  • 7篇古地理
  • 7篇古近纪
  • 7篇沉积盆地
  • 6篇始新世
  • 5篇地层对比
  • 5篇地层格架
  • 5篇地质
  • 5篇岩相古地理
  • 5篇介形类
  • 5篇格架
  • 5篇大红
  • 4篇地层学

机构

  • 4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西安地质矿产...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52篇宋博文
  • 39篇张克信
  • 26篇徐亚东
  • 18篇骆满生
  • 16篇季军良
  • 14篇寇晓虎
  • 13篇陈锐明
  • 10篇何卫红
  • 9篇陈奋宁
  • 8篇张楗钰
  • 7篇王国灿
  • 6篇梁银平
  • 5篇江尚松
  • 5篇于洋
  • 4篇潘桂棠
  • 4篇韦一
  • 4篇王朝文
  • 4篇张雄华
  • 4篇张智勇
  • 4篇杨永锋

传媒

  • 8篇地质通报
  • 5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地球科学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晚始新世干旱化事件:改则盆地康托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记录被引量:4
2016年
改则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盆地内沉积物记录了高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改则盆地康托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改则盆地中-晚始新世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中始新世湿润气候下开放湖盆阶段:虽然碳酸盐岩δ^(18)O值在43层处向正值偏移,但整体^(18)O和^(13)C强烈亏损,并且该时期碳酸盐岩δ^(18)O值和δ^(13)C变化相关系数为R^2=0.082。表明该阶段的研究区虽然经历过短期蒸发作用增强或补给水减少,但整体是气候湿润条件下补给水丰富的开放型湖盆。2晚始新世干旱气候下封闭湖盆阶段:经过中新世晚期(63层)气候和湖泊水文状态的过渡,晚始新世^(18)O和^(13)C同位素富集,δ^(18)O值和δ^(13)C值变化相关系数为R^2=0.7762。表明该阶段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烈,湖盆萎缩成为封闭湖盆。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及北缘、东北缘在晚始新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干旱化事件。对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记录、全球海水Sr和大气CO_2记录,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和北部的干旱化事件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姜高磊徐亚东宋博文张克信罗亮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青藏高原隆升
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事件在广西全州地区的沉积学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广西作为中国南方泥盆纪沉积最为发育的地区,对该事件具有良好的记录。从广西全州地区东山剖面发育的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细颗粒陆源碎屑岩序列的岩相、沉积微相及生物化石入手,厘定研究区内弗拉阶—法门阶界线,揭示研究区内与弗拉期—法门期事件相关的沉积记录,进而探讨当时的海平面变化情况。综合剖面重点层位的化石类型及岩石沉积微相特征,将研究区内弗拉阶—法门阶界线限定在剖面第49~50层界线处,并认为研究区在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发生了2次紧邻的阶跃型海平面上升和阶跃型海平面下降过程,与全球多区域海平面变化趋势一致。
侯亚飞宋博文郭俊刚寇晓虎尹家一艾承志王嘉轩
关键词:岩相沉积微相生物化石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分区与序列及其对隆升的响应被引量:67
2010年
在系统查阅1996~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完成的177幅1:25万地质填图和前人已发表的新生代地层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古近纪-新近纪残留盆地共98个,归属为南疆-西昆仑、柴达木-祁连-西秦岭、羌塘-川西、扬子西缘、冈底斯-喜马拉雅-恒河共5个地层区,进一步细分为13个地层分区.通过对各个地层分区的残留盆地类型、形成构造背景、各分区内的岩石地层序列及其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时代确定依据与沉积演化过程的描述,将青藏高原新生代的隆升及其沉积响应划分为3大阶段、8个亚阶段:一是俯冲碰撞隆升阶段(65~34Ma),含3个亚阶段:(1)65~56Ma:印度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恒河前陆盆地和成都、塔里木压陷盆地形成.(2)56~45Ma: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高峰期,高原北部柴达木-可可西里-羌塘压陷盆地和东北缘的兰州-西宁压陷盆地形成.(3)45~34Ma:约40Ma左右藏南新特提斯残留海消亡,印度与欧亚板块全面完成碰撞;高原东缘走滑拉分盆地初始发育.约40Ma以来喜马拉雅沉积缺失,标志喜马拉雅初始隆升;约36Ma以来冈底斯带区域不整合面发育,标志冈底斯初始隆升.二是陆内汇聚挤压隆升阶段(34~13Ma),含3个亚阶段:(1)34~25Ma:沿冈底斯分布日贡拉砾岩,是冈底斯持续隆升的产物.高原东北缘出现临夏-循化新的压陷盆地.(2)25~20Ma:沿冈底斯带南缘广布大竹卡组砾岩.可可西里-沱沱河地区角度不整合面发育和盆地内的古近纪地层抬升变形,指示可可西里-沱沱河发生较大幅度隆升.约23Ma时塔里木海相沉积结束,高原及周边不整合面广布,标志高原整体隆升.(3)20~13Ma:高原内及周边大型盆地全面发展,盆内发育持续湖侵充填序列,高原及周边出现最大湖泊扩张期;高原东缘走滑拉分盆地发育进入鼎盛期.三是陆内均衡调整隆升阶段(13Ma以来),含2个亚阶段:(1)13~5M
张克信王国灿季军良骆满生寇晓虎王岳明徐亚东陈奋宁陈锐明宋博文张楗钰梁银平
关键词:残留盆地地层分区青藏高原
洋板块地层在造山带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自元古宙以来地球表面洋陆位置不断变化,洋的面积总比陆地面积大.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区的古缝合带是古大洋或古大陆边缘小洋盆消亡的残迹,是洋板块地层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占中国陆域3/5面积的造山带洋板块地层分布区,提出一级(称"构造-地层大区")和二级(称"构造-地层区")构造-地层的区划准则.将洋板块地层分为对接带型和叠接带型两大类,分别对应于构造-地层大区和构造地层区.对接带型以含N-MORB型蛇绿岩为标志,是古大洋消亡的残迹;叠接带型以含SSZ型蛇绿岩为标志,是古大陆边缘小洋盆消亡的残迹.对接带内的洋脊(蛇绿岩)、洋岛海山、洋内弧等亚型建造因卷入俯冲带内被肢解,多数呈残缺不全的岩块包裹在强烈构造剪切形变的远洋细碎屑和海沟浊积岩建造(称为基质)之中,呈俯冲增生杂岩带展布,对应于构造-地层区;对某些形体巨大的亚类(巨大的洋岛海山、裂离地块、大面积的深海平原硅质岩等建造),进入海沟俯冲带内很难被完全肢解,呈逆(仰)冲地质体大面积分布,可归为构造-地层区.叠接带型可进一步划分出与弧前盆地、火山弧(含弧间和弧背盆地建造)和弧后盆地等二级构造-地层区划单元.
张克信何卫红J.S Jin.王嘉轩徐亚东张雄华于洋林启祥骆满生季军良宋博文寇晓虎韩风禄
关键词:构造地质
西藏改则盆地扪挡勒剖面陆相红层时代归属再限定及其地层学意义
2022年
由于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及定年材料,青藏高原腹地陆相红层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困难。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测年与微体化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改则盆地扪挡勒剖面红层地层序列的沉积时代进行约束。结果显示红层中上段砂岩最年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6±1 Ma,约束了该段地层的年龄下限。红层上段地层获得的轮藻化石2属2种(含1未定种),具有中—晚始新世的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因此,结合最年轻碎屑锆石和微体化石组合,综合研究区红层下伏美苏组和上覆那丁错组及唢呐湖组地层的时代限定,将扪挡勒剖面红层地层序列的时代限定为中—晚始新世。
韩芳姜高磊李莎韦一王嘉轩宋博文张克信
关键词:碎屑锆石微体化石始新世
介形类、稳定同位素和风化记录对柴达木盆地中中新世干旱化加剧事件的约束
宋博文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近纪古流向与物源分布对隆升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11个新近纪沉积盆地的沉积相演化、古流向和物源演变的详细对比研究,揭示了研究区新近纪4次沉积演变与构造隆升的响应。①中新世早期(23~19.5Ma):阿牙克库木湖、柴达木、德令哈和酒泉盆地的古流向和物源分析表明东昆仑和阿尔金已经抬升成剥蚀区。循化、贵德和临夏等盆地物源和古流向指示西秦岭和拉脊山也已成为隆起区。区域上整体地势差异不显著。②中新世早中期(17.5~15Ma):区域湖盆面积扩大,阿牙克库木湖、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的资料反映东昆仑、阿尔金和祁连山已经全面隆升,贵德-循化、临夏盆地的古流向反映为盆地周缘型,指示西秦岭和拉脊山明显抬升,区域差异隆升造成盆地凹陷扩张进入湖泛期。③中新世中晚期(10~7Ma):阿牙克库木湖、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沉积物的粒径和沉积速率增大,与热年代学证据一致,揭示出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进一步快速隆升。贵德、循化和临夏盆地古流向和物源反映为显著的多源性,除西秦岭和拉脊山外,位于循化和临夏两盆地间的积石山也开始隆起。④上新世(5.3Ma以来):索尔库里、柴达木和酒泉盆地古流向没有明显变化,沉积速率和粒径继续增大,阿尔金和祁连山加速隆升为高海拔地貌。贵德盆地主物源区是拉脊山。区域上,地势差异加强,湖盆被肢解后逐步萎缩消亡。
杨永锋张克信徐亚东宋博文张楗钰骆满生季军良陈奋宁陈锐明
关键词:古流向隆升青藏高原东北部
青藏高原东北部古近纪─新近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隆升响应研究
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新生代循化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全面收集研究区所有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学、沉积学和盆-山耦合的调查与研究材料,以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高原隆升的关系为主线,精细分析了古近纪-新近纪7个时段的新生代构...
骆满生张克信徐亚东宋博文陈锐明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隆升青藏高原东北部
文献传递
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裂解转换期(820-720Ma)的中国原型盆地
徐亚东张克信Timothy Kusky于洋寇晓虎宋博文王丽君何卫红
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用,并提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定义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地质发展阶段(如新元古代,寒武纪等)内形成的地层,通过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沉积和气候环境、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记录的综合调查分析对比后,所进行的地层地理分布划分.根据新含义,本文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实例,拟定出构造-地层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洋陆重建分布、地层建造大类、基底和盖层地层序列和洋陆转化时间、地层序列完整性与接触关系、地层岩性岩相序列对比、造山带对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造山带叠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生物古地理区系、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分区、区划边界11条识别标志.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姚华舟张雄华林启祥季军良骆满生宋博文于洋韩凤禄寇晓虎王嘉轩王丽君
关键词:寒武纪地层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