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青

作品数:80 被引量:4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肠癌
  • 28篇细胞
  • 18篇大肠
  • 18篇大肠癌
  • 17篇肿瘤
  • 15篇解毒
  • 15篇解毒方
  • 15篇健脾
  • 14篇健脾解毒
  • 14篇健脾解毒方
  • 13篇胃癌
  • 10篇血管
  • 10篇癌细胞
  • 9篇蛋白
  • 9篇血管新生
  • 9篇直肠
  • 9篇直肠癌
  • 8篇信号
  • 8篇信号通路
  • 8篇中药

机构

  • 5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1篇上海中医药大...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市中医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宁波市第二医...
  • 2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奉化市中医院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80篇季青
  • 47篇李琦
  • 22篇刘宣
  • 18篇周利红
  • 14篇隋华
  • 11篇康向东
  • 10篇张隆
  • 10篇王炎
  • 9篇刘宁宁
  • 8篇倪振华
  • 8篇孙健
  • 7篇韩植芬
  • 7篇冯媛媛
  • 7篇赵晓艳
  • 7篇范忠泽
  • 6篇任建琳
  • 6篇朱惠蓉
  • 5篇殷佩浩
  • 5篇柴妮
  • 5篇张彦博

传媒

  • 15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上海中医药杂...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成药
  • 1篇肿瘤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7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金丸通过β-catenin/MMP-7信号通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金丸通过抑制β-catenin/MMP-7信号通路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以H pylori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
刘宣张彦博季青刘宁宁李琦
关键词:左金丸胃癌幽门螺杆菌Β-CATENINMMP-7
黄芪甲苷调控外泌体介导的JMJD3/H3K27me3/OPN通路抗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探索ASⅣ对外泌体介导的Jumonji结构域包含蛋白3(JMJD3)/第27位的赖氨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H3(H3K27me3)/骨桥蛋白(OP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38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MC38细胞外泌体(MC38-EVs)及ASⅣ干预后MC38细胞外泌体(ASⅣ/MC38-EVs),粒径鉴定后用于动物实验。选取C57BL/6J小鼠15只,建立结直肠癌原位肝转移模型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C38-EVs组、ASⅣ/MC38-EVs组,每组5只。模型组造模前1周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00μL/次,隔日1次,连续3周;MC38-EVs组和ASⅣ/MC38-EVs组造模前1周尾静脉分别注射0.1 g/L的MC38-EVs、ASⅣ/MC38-EVs,100μL/次,隔日1次,连续3周。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转移灶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转移灶中JMJD3、H3K27me3、OPN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肝转移灶中F4/80+、CD206+巨噬细胞的浸润和JMJD3、H3K27me3、OP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瘤体中JMJD3、OP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C38-EVs组肝转移灶数目和肝脏质量明显增加(P<0.05);与MC38-EVs组比较,ASⅣ/MC38-EVs组肝转移灶数目和肝脏质量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MC38-EVs组中肝组织F4/80+、CD206+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升高(P<0.05);与MC38-EVs组比较,ASⅣ/MC38-EVs组中肝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RT-qPCR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MC38-EVs组JMJD3、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C38-EVs组相比,ASⅣ/MC38-EVs组JMJD3、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SⅣ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其机制与调控外泌体介导的J
李玲季青周晶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转移黄芪甲苷外泌体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1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有别于其他小分子非编码RNA,是目前非编码RNA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肿瘤发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目前对细胞的结构网络和调控网络的认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为未来临床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本文对lncRNA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季青李琦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肿瘤
熊果酸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初探被引量:16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熊果酸(ursolic acid,UA)广泛存在于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中,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将UA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UA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Realtime-PCR检测细胞bax、bcl-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U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分别作用24、48、72h后半数抑制浓度依次为36.88、34.72、32.18μmol/L;UA能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于G2/M期;此外,其还可上调BGC823细胞bax及下调bc1-2mRNA表达,且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U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于G2/M期;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及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赵晓艳胡玉娜康向东张隆季青倪振华
关键词:熊果酸BGC823细胞凋亡BAXBCL-2
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证”的证候分布及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肝癌)与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探讨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肿瘤指标等临床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运用《中医肝癌与大肠癌病例汇报表(CRF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客观指标等,分析肝癌与大肠癌的证型分布及各证型在临床客观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及"异病同证"的规律。结果 460例肝癌和759例大肠癌患者具有肝肾阴虚、脾虚、瘀血、湿热、实热、气虚、阴虚、隐证8种单证及各种兼证,其中脾虚证(27%)、肝肾阴虚证(12%)、隐证(11%)、湿热证(9%)、肝肾阴虚兼脾虚证(8%)为肝癌和大肠癌临床较为常见的五种中医证型。血常规HB、肝肾功能TBIL、ALB和GGT在五种证型间整体分布有显著差异(P <0.05),AFP在肝癌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肠癌证型间差异显著(P <0.001)。但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在上述五种证型间整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兼脾虚证、隐证、湿热证是肝癌与大肠癌证候分布的前五位,其证候分布与HB、TBIL、ALB、GGT和AFP存在关联,提示这些临床实验室指标可能作为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证"辩证的参考依据。
杨梦蝶陈晓乐谢小峥周汶君呼雪庆季青季青李琦王鹏孟志强苏式兵
关键词:肝癌大肠癌证候分布
健脾解毒方对结直肠癌细胞RUNX2及其下游ITGB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β-catenin通路下游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整合素β样因子1(ITGBL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抑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LoVo细胞分为健脾解毒方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组,各组分别予以相应浓度的醇提物溶液。干预48 h后,PCR检测RUNX2、ITGBL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UNX2、ITGBL1的蛋白表达。(2)构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UNX2基因沉默LoVo细胞。将转染细胞分为对照组(shRNA/NC)、健脾解毒方(中药)组(shRNA/NC+200μg/ml健脾解毒方醇提物)、RUNX2基因沉默组(shRNA/RUNX2)、RUNX2基因沉默+中药组(shRNA/RUNX2+200μg/ml健脾解毒方醇提物),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细胞培养48 h后,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PCR检测ITGBL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TGBL1的蛋白表达。结果:(1)健脾解毒方能够明显抑制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分子RUNX2、ITGBL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RUNX2基因沉默可抑制LoVo细胞迁移,与对照组相比,迁移细胞数和ITGBL1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RUNX2基因沉默+健脾解毒方组与RUNX2基因沉默组比较,迁移细胞数和ITGBL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UNX2是健脾解毒方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转移的关键靶点,健脾解毒方通过抑制RUNX2,下调ITGBL1表达,进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作用。
季青吴新楠李瑞晓李琦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结直肠癌RUNX2
髓样分化因子88与胃癌细胞BGC823紫杉醇耐药性关系研究
张隆魏涛倪振华季青赵晓艳康向东
滋阴化痰方调控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对HUVECs管样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滋阴化痰方(Ziyin Huatan Recipe,ZYHT)调控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Exo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管样分化的影响。方法:(1)将2种不同剂量的ZYHT分别与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共培养48 h,使其主动进入细胞内,收集细胞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膜表面标志性蛋白TSG101和CD81,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分析外泌体粒径分布范围。(2)PKH67荧光标记外泌体,并与HUVECs共培养,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能否被HUVECs摄取。(3)通过体外Matrigel基质胶实验,观察含不同剂量ZYHT的SGC-7901-Exos与MGC-803-Exos对HUVECs管状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上述实验以等量PBS作为对照。结果:(1)经鉴定从胃癌细胞上清液中提取的外泌体为形态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表达标志性蛋白TSG101和CD81,粒径范围30~200 nm。(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被HUVECs摄取。(3)在体外Matrigel胶成管实验中,随着外泌体浓度的增加,实验(含ZYHT高、低剂量)组分支总长度明显少于对照(PBS)组。结论:ZYHT可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外泌体进而抑制胃癌血管新生。
李晶晶季青刘煊李琦岳小强
关键词:胃癌细胞株外泌体
血浆外泌体VPS37C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碱性磷酸酶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估血浆外泌体液泡蛋白分选蛋白37C(VPS37C)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在区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nmCR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经病理学及影像学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mCRC患者46例、mCRC患者39例。另选取17例同期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鉴定血浆中分离的外泌体。检测循环血浆外泌体VPS37C和血清CA125、ALP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这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CRC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血浆外泌体VPS37C、血清CA125、血清ALP在mCRC患者中均升高(P<0.05,P<0.01);三者在结直肠癌TNMⅣ期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0~Ⅲ期患者(P<0.05,P<0.01);3个指标两两联合或三者联合对mCRC的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使用的效果,三者联合时的诊断效能最佳,特异度为90.91%,准确度为78.69%,AUC为0.8139(95%CI 0.6970~0.9307,P<0.0001)。结论循环外泌体VPS37C可能是有价值的m CRC诊断标志物,并且联合血清CA125及ALP对于mCRC具有更佳的临床诊断价值。
荣汶青邵诗芸浦匀舟季青朱惠蓉
关键词:外泌体糖类抗原125碱性磷酸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HBI在胃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组织的表达比在癌旁组织中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对照胃肠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发现低分化胃癌组织中PHBI的表达比中分化胃癌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季青张隆孙健康向东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胃肠肿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